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殘疾人攝影大賽參賽選手周浩: 鏡頭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2016-11-16 15:4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吳瓊 許諾 王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6日訊(記者 楊帆 吳瓊 許諾 王輝)『藝術是寬容的,也是真誠的,藝術不是健全人的專利,只有寧靜毫無狹隘的心便會體悟到藝術的靈魂。』這是來自大興安嶺加格達奇的殘疾人周浩在QQ日志裡寫下的一段話。全省殘疾人美文攝影誦讀演講大賽啟動後,周浩馬上報名參加了攝影大賽。瀏覽周浩的QQ空間、微信朋友圈記者注意到,周浩是一個擅繪畫、愛文學、懂攝影的『文藝男青年』,記者對他進行了電話采訪。

  大興安嶺地區攝影愛好者周浩。

  擺水果攤影樓做後期 用雙手改變生活

  35歲的周浩小時候就患上了腦癱,由於醫療條件有限,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如今周浩的左手會經常顫抖,左腿走路也有一些不便,乾一點體力活就會滿頭大汗,與人交流也並如常人順暢。盡管如此,他依舊積極樂觀的努力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著生活。畢業後,因身體狀況不好找工作,他便跟母親一起擺水果攤。整日早出晚歸很辛苦,但周浩覺得自己能幫家裡解決生計問題,心裡很知足。

  周浩作品。

  周浩作品。

  有一天周浩突然意識到,一直這樣下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於是,平面設計專業畢業的他到廣告公司應聘,做起了平面設計工作,上下班時間不固定,沒多久周浩就有些體力不支了。後來,他又到影樓工作,負責後期制作,但是表達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向顧客介紹自己的想法,這份做了近兩年的工作也『被迫』辭職了,他即便不捨,也只能繼續跟母親賣水果。

  當生活向他關上一扇門,卻似乎有一束光照進他的生活。2010年大興安嶺地區殘聯給了他一個好消息,按照相關文件規定,殘疾人可以到殘疾人公益崗位工作,周浩在殘聯做起了圖書管理員。這樣,他也能跟普通人一樣,過上上班族生活了,還整日還和書在一起,他感覺幸福來得太突然了。而這段工作經歷也讓他的生活充實了起來。

  影樓工作結緣攝影 圖書館結緣文學

  在影樓做後期圖片處理工作的兩年裡,周浩特別羡慕那些拿著照相機的攝影師。『我那時候就夢想著有一臺我自己的照相機,而它對我來說太昂貴、太遙遠。』2012年,在做圖書館管理工作兩年後,周浩用攢下來的2000元錢買了一臺二手的佳能500D相機並陪伴他至今,開啟了他色彩斑斕的夢想。

  周浩作品。

  周浩作品。

  當記者問起周浩第一次的拍攝經歷時,周浩回憶說,他清楚得記得自己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是虛的,由於左手的經常性顫抖他拿不穩相機,對他而言,端穩相機是第一步。他也考慮到使用三腳架,然而三腳架太沈他便用木棒支橕,後來為了讓周浩方便拍照,周媽媽用塑料管做了一個簡易的三腳架,外面還貼心地縫上了一層保暖套,現在他用一個經過改裝的架子做支橕。

  後來,周浩加入了大興安嶺攝影愛好者群,周末和攝友一起去拍照,在攝影前輩的攙扶幫助下,周浩用鏡頭記錄不一樣的世界,跋山涉水只為遇到更美的風景。他還喜歡在生活中抓拍日常的生活場景,修自行車的大伯、市場裡玩耍的孩子、熱鬧的年貨集市都成為他的拍攝對象,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記錄傳遞給人們溫暖與感動。在圖書館工作的日子,他經常翻看自己的攝影作品,那些作品似乎成了他百看不厭的『孩子』,『人生什麼都可以擁有,但不能有悲觀;人生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自尊。』這是周浩的人生信條。

  當被問到有沒有開一間屬於自己攝影工作室的想法時,周浩告訴記者,資金有限、身體條件有限或許很難實現,但自己很知足當下的生活,在圖書館與書為伴,周末與朋友出去拍照,鏡頭和圖書都讓他看到了不一樣世界,他覺得這便是生活給我最大的禮物。

  記者手記:誠實生活不逃避、不自欺,我與周浩未曾謀面卻通過他的文字、攝影作品感受到了他的堅韌、溫暖與善良,願歲月能溫柔善待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們。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文化照亮生活 閱讀助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