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1月21日電 幾場初雪後,三江平原冰封大地。在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創業潮湧動,轉型熱在寒冬中透著暖意,釋放出老工業基地艱難轉型的積極信號。
今年以來,雙鴨山市在經歷低谷後終於實現了財政收入正增長,經濟發展趨勢總體向好。在東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背景下,這座老煤城實現『逆生長』,背後有哪些密碼?
新華社記者近日走進雙鴨山市,親歷老煤城轉型艱難之痛,見證煤城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再創業激情。
密碼一
老產業『發新芽』
『嗚……嗚……』清晨5點多鍾,伴著火車的汽笛聲,雙鴨山中心火車站裡早已人頭攢動。礦工們要趕發往礦上的早班車。早出晚歸,是幾代礦工的工作常態。
100年前,當地農民從事副業生產時發現了露頭煤。從此,這裡先有煤礦,再有城市。雙鴨山市煤炭儲量居黑龍江省首位,成為我國重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
據了解,雙鴨山市城區有50萬左右人口,其中煤炭行業從業人員就有30萬人左右。煤炭價格好時,礦工上班出力,下班喝酒、打牌,『睡一宿覺眼瞅著煤價往上漲』。
在當前煤炭行業面臨整體困難背景下,當地主要企業龍煤集團雙鴨山公司由於歷史積累的管理問題和人員嚴重錯配、地面人員嚴重富餘形成困局,企業效益下滑嚴重,曾經『一煤獨大』的雙鴨山市經濟下行壓力陡增。
數據顯示,去年雙鴨山煤炭產業增加值下降6.4%,帶動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3.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負36.1%。
雙鴨山面臨的困難是黑龍江乃至東北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縮影。由於計劃經濟沈?造成的體制機制制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深層次矛盾再次集中顯現,經濟下行引發各界關注。2015年,主要經濟指標雖有趨穩跡象,但黑龍江、遼寧、吉林經濟增速分別為5.7%、3%和6.5%,連續兩年墊底全國後5位。
如何走出困局,東北各地艱難破題。
對於『老煤城』雙鴨山來說,轉型意味著『傷筋動骨』。當地乾部說,面對結構調整,不少人發出疑問:『老產業到底該怎麼轉型?』像許多傳統資源型城市一樣,雙鴨山在痛中求新、求變。
在龍煤天泰煤制10萬噸芳烴項目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凜冽寒風中進行收尾工作。這個項目是雙鴨山市『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延長煤炭產業鏈的突破口,全部投入生產後有望將煤炭『吃乾榨淨』,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多億元。
『三江平原的胡蘿卜賣到深圳了。』不起眼的胡蘿卜經過加工包裝,將運到千裡之外的深圳菜市場銷售。在雙鴨山市四方臺區太保鎮,太保胡蘿卜合作社理事長白雲龍說:『今年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利潤預計能達到三四百萬元。』
在三江平原黑土核心區,傳統農業則逐漸從『種得好』向『賣得好』延伸。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以太保胡蘿卜為代表的一批綠色產品為老煤城染上一抹新色,龍頭加工企業不斷壯大,產品加工逐漸向精深轉變。
『煤炭、農業等「老產業」要振興,必須「發新芽」走深加工、市場化的道路。』雙鴨山市長宋宏偉說,雙鴨山要創新發展煤電、煤化工、綠色食品加工等產業,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為雙鴨山轉型提供動力支橕。而新發現的石墨資源有望形成新的產業,讓轉型發展『多條腿走路』。
密碼二『群蜂出巢』攪熱創業潮
『樓裡已經人滿為患,就快坐不下人啦!』站在雙鴨山市電子商務創業園走廊內,孫曉輝望著來回穿梭的創業者說。這位電子商務工作辦公室主任,『恨不得把自己的辦公室也騰出來』。
就在一年多前,孫曉輝還在為雙鴨山市沈悶的電商發展氛圍發愁。當時,他和同事走訪了本市2000多家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發現竟然只有一家電商。他們沒有想到,在當下這個電商如火如荼發展的時代,這座老煤城卻仍幾乎是一塊『處女地』。
很快,雙鴨山市啟動電商發展戰略,派出兩批基層乾部走進杭州『淘寶大學』取經,還把電商運營專家請進煤城,對電商創業者和市域各類企業展開培訓,6000多人的『電商神經』受到觸動。
33歲的賈曉平,是個『礦二代』,曾經開有網店『小打小鬧』。入駐創業園後,他立刻享受到入園和培訓雙免費的待遇,創業成本大大降低。他創辦的公司主營紅小豆等當地健康食品,一度使紅小豆的月度銷量居於全國前列。
在賈曉平的公司裡,幾個『80後』『90後』創業者圍坐在電腦前緊張忙碌。他們在電商平臺上歷練,成長為『行業帶頭人』。1992年出生的劉欣夢,因為平臺銷售業績優異而成為培訓講師。幾堂課下來,這個『90後』講師收獲了熱烈的反響。『可能是因為我講的都是實際操作經驗。』劉欣夢靦腆地說。
付慧子放棄了在大連日企的高薪工作,返回家鄉雙鴨山市集賢縣創業。她和20多個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年輕人一起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他們借助互聯網平臺發展訂單農業,拉動信息閉塞農戶的糧食和果蔬銷售,帶動一批農戶致富。
在付慧子帶動下,張晶波也辭去了在海口的工作,返鄉創業。通過創業培訓和學習,張晶波對電商產業有了新的認識。『市場復雜,但憑借我們對本地農業的了解,我們仍具有地區優勢,必須走自己的路。』張晶波說。
『做電商,俺們煤城沒有鯨魚、大象,難道還沒有蜜蜂嗎?』孫曉輝喜歡用這個比喻形容『蜂群』一般湧入的創業者,依托其他電商平臺學習發展是『借巢引蜂』,打造自己的電商創業園為『築巢養蜂』,放手成型的創業者走出創業園帶動更多人創業則為『引蜂出巢』。
密碼三新速度、新環境、新思維
一個投資35億元的項目,從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了40天,被當地乾部稱為『雙鴨山速度』。在寶清萬裡潤達糧食倉儲加工項目現場,糧食收儲已經開始,供糧戶免費就餐的食堂也已開灶,辦公區內井然有序。負責這項工程的副總經理姜立新說:『項目的推動讓企業感受到政府服務的高效。』
『寶清縣創造這樣的「雙鴨山速度」來之不易。』寶清縣縣委書記尚德龍說,在項目建設期,縣主要領導『一天一會』進行督戰,發改局等縣有關部門到現場辦公,對企業遇到的困難實時進行解決。該項目目前已解決當地400餘人就業,其中不少是當地的大學畢業生。項目完成後預計能安排1300餘人就業。
盡管眼下不是旅游旺季,但在雙鴨山的國家一類口岸饒河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區,依舊能看到熙熙攘攘的購物人群。從雙鴨山主城到黑龍江沿邊撫遠、同江等多個重要對俄口岸直線距離幾乎相等,呈『扇形』分布。這座老煤城正在構建以對俄開放為重點的全方位、多層次開放新格局。
抵御住煤炭市場的衝擊,以及一系列新舉措、新產業的推動下,雙鴨山終於迎來『春江水暖』。據介紹,今年1至9月,雙鴨山市財政收入出現正增長,經濟發展總體趨勢向好。
『以前是「一煤獨大」,現在是「多業並舉」。』雙鴨山市委書記孫?說,煤炭、鋼鐵、電力、綠色食品加工、煤化工、對俄貿易、電商等一批產業的發展讓老煤城轉型『多輪驅動』。雙鴨山乾部群眾克服轉型重重壓力,最終在轉型路上邁出第一步。
經濟回暖跡象卻仍未能讓煤城的乾部群眾『松口氣』。當地乾部告訴記者,雙鴨山這樣的傳統資源型城市轉型是一個『長期、艱難和脫胎換骨』的過程,必須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延續好的發展態勢穩步向前。
新華社哈爾濱11月21日電
幾場初雪後,三江平原冰封大地。在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創業潮湧動,轉型熱在寒冬中透著暖意,釋放出老工業基地艱難轉型的積極信號。
今年以來,雙鴨山市在經歷低谷後終於實現了財政收入正增長,經濟發展趨勢總體向好。在東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背景下,這座老煤城實現『逆生長』,背後有哪些密碼?
新華社記者近日走進雙鴨山市,親歷老煤城轉型艱難之痛,見證煤城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再創業激情。
密碼一
老產業『發新芽』
『嗚……嗚……』清晨5點多鍾,伴著火車的汽笛聲,雙鴨山中心火車站裡早已人頭攢動。礦工們要趕發往礦上的早班車。早出晚歸,是幾代礦工的工作常態。
100年前,當地農民從事副業生產時發現了露頭煤。從此,這裡先有煤礦,再有城市。雙鴨山市煤炭儲量居黑龍江省首位,成為我國重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
據了解,雙鴨山市城區有50萬左右人口,其中煤炭行業從業人員就有30萬人左右。煤炭價格好時,礦工上班出力,下班喝酒、打牌,『睡一宿覺眼瞅著煤價往上漲』。
在當前煤炭行業面臨整體困難背景下,當地主要企業龍煤集團雙鴨山公司由於歷史積累的管理問題和人員嚴重錯配、地面人員嚴重富餘形成困局,企業效益下滑嚴重,曾經『一煤獨大』的雙鴨山市經濟下行壓力陡增。
數據顯示,去年雙鴨山煤炭產業增加值下降6.4%,帶動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3.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負36.1%。
雙鴨山面臨的困難是黑龍江乃至東北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縮影。由於計劃經濟沈?造成的體制機制制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深層次矛盾再次集中顯現,經濟下行引發各界關注。2015年,主要經濟指標雖有趨穩跡象,但黑龍江、遼寧、吉林經濟增速分別為5.7%、3%和6.5%,連續兩年墊底全國後5位。
如何走出困局,東北各地艱難破題。
對於『老煤城』雙鴨山來說,轉型意味著『傷筋動骨』。當地乾部說,面對結構調整,不少人發出疑問:『老產業到底該怎麼轉型?』像許多傳統資源型城市一樣,雙鴨山在痛中求新、求變。
在龍煤天泰煤制10萬噸芳烴項目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凜冽寒風中進行收尾工作。這個項目是雙鴨山市『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延長煤炭產業鏈的突破口,全部投入生產後有望將煤炭『吃乾榨淨』,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多億元。
『三江平原的胡蘿卜賣到深圳了。』不起眼的胡蘿卜經過加工包裝,將運到千裡之外的深圳菜市場銷售。在雙鴨山市四方臺區太保鎮,太保胡蘿卜合作社理事長白雲龍說:『今年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利潤預計能達到三四百萬元。』
在三江平原黑土核心區,傳統農業則逐漸從『種得好』向『賣得好』延伸。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以太保胡蘿卜為代表的一批綠色產品為老煤城染上一抹新色,龍頭加工企業不斷壯大,產品加工逐漸向精深轉變。
『煤炭、農業等「老產業」要振興,必須「發新芽」走深加工、市場化的道路。』雙鴨山市長宋宏偉說,雙鴨山要創新發展煤電、煤化工、綠色食品加工等產業,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為雙鴨山轉型提供動力支橕。而新發現的石墨資源有望形成新的產業,讓轉型發展『多條腿走路』。
密碼二『群蜂出巢』攪熱創業潮
『樓裡已經人滿為患,就快坐不下人啦!』站在雙鴨山市電子商務創業園走廊內,孫曉輝望著來回穿梭的創業者說。這位電子商務工作辦公室主任,『恨不得把自己的辦公室也騰出來』。
就在一年多前,孫曉輝還在為雙鴨山市沈悶的電商發展氛圍發愁。當時,他和同事走訪了本市2000多家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發現竟然只有一家電商。他們沒有想到,在當下這個電商如火如荼發展的時代,這座老煤城卻仍幾乎是一塊『處女地』。
很快,雙鴨山市啟動電商發展戰略,派出兩批基層乾部走進杭州『淘寶大學』取經,還把電商運營專家請進煤城,對電商創業者和市域各類企業展開培訓,6000多人的『電商神經』受到觸動。
33歲的賈曉平,是個『礦二代』,曾經開有網店『小打小鬧』。入駐創業園後,他立刻享受到入園和培訓雙免費的待遇,創業成本大大降低。他創辦的公司主營紅小豆等當地健康食品,一度使紅小豆的月度銷量居於全國前列。
在賈曉平的公司裡,幾個『80後』『90後』創業者圍坐在電腦前緊張忙碌。他們在電商平臺上歷練,成長為『行業帶頭人』。1992年出生的劉欣夢,因為平臺銷售業績優異而成為培訓講師。幾堂課下來,這個『90後』講師收獲了熱烈的反響。『可能是因為我講的都是實際操作經驗。』劉欣夢靦腆地說。
付慧子放棄了在大連日企的高薪工作,返回家鄉雙鴨山市集賢縣創業。她和20多個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年輕人一起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他們借助互聯網平臺發展訂單農業,拉動信息閉塞農戶的糧食和果蔬銷售,帶動一批農戶致富。
在付慧子帶動下,張晶波也辭去了在海口的工作,返鄉創業。通過創業培訓和學習,張晶波對電商產業有了新的認識。『市場復雜,但憑借我們對本地農業的了解,我們仍具有地區優勢,必須走自己的路。』張晶波說。
『做電商,俺們煤城沒有鯨魚、大象,難道還沒有蜜蜂嗎?』孫曉輝喜歡用這個比喻形容『蜂群』一般湧入的創業者,依托其他電商平臺學習發展是『借巢引蜂』,打造自己的電商創業園為『築巢養蜂』,放手成型的創業者走出創業園帶動更多人創業則為『引蜂出巢』。
密碼三新速度、新環境、新思維
一個投資35億元的項目,從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了40天,被當地乾部稱為『雙鴨山速度』。在寶清萬裡潤達糧食倉儲加工項目現場,糧食收儲已經開始,供糧戶免費就餐的食堂也已開灶,辦公區內井然有序。負責這項工程的副總經理姜立新說:『項目的推動讓企業感受到政府服務的高效。』
『寶清縣創造這樣的「雙鴨山速度」來之不易。』寶清縣縣委書記尚德龍說,在項目建設期,縣主要領導『一天一會』進行督戰,發改局等縣有關部門到現場辦公,對企業遇到的困難實時進行解決。該項目目前已解決當地400餘人就業,其中不少是當地的大學畢業生。項目完成後預計能安排1300餘人就業。
盡管眼下不是旅游旺季,但在雙鴨山的國家一類口岸饒河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區,依舊能看到熙熙攘攘的購物人群。從雙鴨山主城到黑龍江沿邊撫遠、同江等多個重要對俄口岸直線距離幾乎相等,呈『扇形』分布。這座老煤城正在構建以對俄開放為重點的全方位、多層次開放新格局。
抵御住煤炭市場的衝擊,以及一系列新舉措、新產業的推動下,雙鴨山終於迎來『春江水暖』。據介紹,今年1至9月,雙鴨山市財政收入出現正增長,經濟發展總體趨勢向好。
『以前是「一煤獨大」,現在是「多業並舉」。』雙鴨山市委書記孫?說,煤炭、鋼鐵、電力、綠色食品加工、煤化工、對俄貿易、電商等一批產業的發展讓老煤城轉型『多輪驅動』。雙鴨山乾部群眾克服轉型重重壓力,最終在轉型路上邁出第一步。
經濟回暖跡象卻仍未能讓煤城的乾部群眾『松口氣』。當地乾部告訴記者,雙鴨山這樣的傳統資源型城市轉型是一個『長期、艱難和脫胎換骨』的過程,必須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延續好的發展態勢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