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訊 李女士原本是工作悠閑的上班族,看到不少朋友利用微信朋友圈做微商賺了錢,她也動了兼職賺些零花錢的心思。
為了成為一級代理,拿到相對便宜的進貨價格,李女士一次性投入6萬元,囤了10箱貨物。然而,當自己的6萬元錢變成了十大箱貨物後,李女士纔發覺,想賣出這些貨並沒有之前想的那麼容易,到了最後,甚至只能賠錢出售。

兼職做微商賺零花錢
薩爾圖區居民李女士是典型的上班族,平日裡工作也相對悠閑,工作之餘常常翻看朋友圈來打發時間。2016年年初,李女士在翻看朋友圈時,發現自己的不少朋友都在做微商,為了給朋友捧場,她也會偶爾買一些朋友們出售的產品,其中一款改善內分泌、對便秘者效果不錯的食品,李女士在嘗試後感覺確實不錯。為了驗證這種食品的效果,李女士特地買回家給家人吃,反映都不錯。
對這款食品產生興趣後,李女士發現不少微商都在做這款產品,也聽說有人賺了不少錢。李女士想著如果自己能做微商,還能賺些零花錢。
看到李女士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前就開始做微商的一些朋友也開始積極勸說,在大家的描繪下,李女士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做微商做得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滿。
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李女士開始了自己的微商之路,所做的產品就是她之前看好的對治便秘有效果的一款食品。
為低價拿貨投資數萬元
詳細了解之後,李女士纔知道,並不是所有微商的拿貨價格都是一樣的,投入越多拿貨價格越低。拿她出售的那款售價198元/盒的產品來說,代理商如果一次性訂購貨物50箱,就可以以55元/盒的價格計算,售價的近四分之三都是利潤空間,每賣出一盒都能賺到143元。如果只想成為三級代理,雖然投資可以少很多,但每盒產品的進貨價就提高到了110元/盒,利潤空間自然也就小很多。
對於成為幾級代理的事情,李女士著實考慮了一段時間,想拿到較低的進貨價,又擔心投資太多有風險。
今年2月份開始,李女士首次投入兩萬多元購買產品,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微商。但隨後不長的一段時間內,李女士又先後多次投資購貨,共投入6萬元,成了一級代理商,拿貨價格為65元/盒。
65元/每盒的價格雖然不是最低的,但是相對於售價而言,也有三分之二的利潤空間,如果產品都能順利賣出去,這6萬元錢的貨至少能賺數萬元。
『微商沒之前想的好做』
李女士花6萬元訂購的10箱產品,陸續到了7箱,她也開始像模像樣地做起了微商。
剛開始做時,李女士熱情很高,一有時間便會更新自己的朋友圈,以各種方式在朋友圈中宣傳自己代理的這款產品,對朋友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認真解答。李女士稱,因為經過親身體驗,所以她一直認為自己代理的產品確實很不錯,所以對於代理這款產品的前景非常看好,信心滿滿。
但是不久之後,李女士發現,微商並沒有之前她想像的那樣好做。就拿產品的價格來說,雖然之前聲稱統一售價是198元/盒,但微商們為了要銷量,甚至都在低於這個價格出售,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以140元/盒的價格出售。
面對這種情況,李女士也只能將自己的產品售價調整到140元/盒。即便是降低了銷售價格,產品的銷量也並不好。
看著滿滿7大箱數百盒產品,李女士開始覺得有壓力了,想各種辦法把產品賣出去,卻總是收效甚微。
李女士聽與她做同款產品的其他微商稱,竟有人以60元/盒的價格在銷售,這樣一來,整個市場就亂了,大家手裡的產品就更不好賣了。
沒賺反賠想盡快退出
除了產品的銷量不好之外,李女士說,自己在做微商的過程中,還經歷了不少煩心事兒。她說,不知道為什麼,她的上線此前給她發過來的貨都是舊包裝產品,新包裝產品出廠後,舊包裝產品就更難賣了,她就此事與自己的上線多次溝通,但這個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
11月8日,李女士接到快遞公司打來的電話,稱她另外的三箱貨到了,通知她去取貨,李女士得知這三箱貨物仍是舊包裝後,便沒有去取。
李女士稱,為了盡快將自己手裡的產品處理掉,她大多是將產品賠錢轉讓給了其他微商,一箱產品賠了大約1000元錢。除了賠錢轉讓的產品,李女士稱,剩下的產品如果實在處理不掉,就只能留著自己和家人使用了。
據李女士介紹,與她做同款產品的不少微商都和她一樣並沒有賺到錢,有些微商甚至還賠了不少錢,而那些所謂賺到了錢的,賺的也並不多。
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女士稱,這次微商經歷讓她很苦惱,當時覺得自己是看好了產品,看好了公司纔決定投資做的,卻沒想到,忙活了那麼久,不僅沒有賺到錢,卻以賠錢收場。李女士稱,自己現在就想盡快處理好剩下的三箱貨物,退出微商圈子,不想再做微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