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4日訊 三江治理工程的建設任務主要包括沿黑龍江、松花江、嫩江和胖頭泡蓄滯洪區等三江一區,建設總長度2929公裡的堤防和相關建築物。堤防共保護面積6292萬畝,耕地3867萬畝,人口1074萬人,工程總投資約為226億元——
即便是已經過去了三年的時間,回憶起2013年8月那次抗洪搶險的經歷,鶴崗市水務局工程師老蘭仍然感到驚心動魄。當時正是黑龍江下游蘿北縣抗洪搶險最危急的時刻。『雖然全力加固了堤防,但是洪水來得太猛烈了,再加上堤防基礎實在太差,肇興柴寶段堤防被洪水撕開了160米決口,淹沒土地30萬畝、村莊3個,堤防超保證水位2米多。那時候,水都到房檐上了,江心島淹得只剩個尖兒。』
三年之後,再次來到蘿北縣肇興柴寶段堤防,記者看到被洪水衝開的堤防已經重新修建起來,高大堅固的新堤防取代了原來的土壩。說起三年間的改變,這裡的人們無不交口稱贊,是及時開展的三江治理工程使他們重返家園,並且不再有被洪水侵襲的後顧之懮。
2013年,一場歷史罕見的流域性大洪水侵襲我省,不僅使我省水利工程損毀嚴重,也充分暴露出我省防洪體系缺乏系統治理,主要江河防洪體系建設滯後等問題。與全國其他主要江河相比,我省三江堤防建設水平明顯落後,已成為全國大江大河治理的突出薄弱環節。
面對災害,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出將我省三江流域防洪工程建設作為全國大江大河治理的重點,力爭用3到5年時間全面提高三江乾流防洪標准和堤防標准,從根本上增強區域防洪排澇綜合減災能力。省委省政府對三江治理工程高度重視,將其列為當前和今後幾年全力推進的1號水利工程。明確指出:『要抓住國家政策機遇,打造利民便民的交通堤、景觀堤,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樣板工程,切實提高防洪標准和能力。』
在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今天,三江治理工程無疑是一場與時間的比拼。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受益。在這個我省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面前,全省上下?力齊心謀推進,協同作戰挑戰困難。
從工程開工至今,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多次去國家部委溝通協調工程相關事項,省直各廳局協同作戰,各地市積極開展征林征地等工作,我省專門成立了三江工程建設管理局,承擔三江治理工程項目的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項目資金管理、生產安全管理等建設管理工作,對工程統一概算、統一標准、統一施工、統一驗收。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松花江、嫩江、黑龍江的大部分堤防已經煥然一新,胖頭泡蓄滯洪區的建設也初具規模。新修築的堤防上,新鋪就的雷諾護坡在迎水面抵御水流風浪侵襲,堅固平整的水泥堤頂取代了原來的砂基砂壩,經過綠化背水坡在美化堤防的同時還保護了環境。
記者從省三江工程管理局了解到,從2014年正式開工至今,三江治理工程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黑龍江乾流、松花江乾流、嫩江乾流治理工程和胖頭泡蓄滯洪區建設全面推進,建成堤防2929公裡、建築物416座,按照批復工期,三江治理工程需要3至4年的時間建設,在2018年完成。現在看,預計今年底黑乾、嫩乾和胖頭泡工程基本完成,松乾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整體工程將完成90%以上,工程進度超過預期。今年是三江治理工程建設的關鍵之年,也是主體工程建設的收官之年,工程建設管理任務繁重復雜。工程年度投資計劃達到59.5億元,佔我省重點水利建設年度投資計劃的二分之一。為有效推進建設進度,三江治理工程在今年嚴格把握『工程4月上旬全面開工,5月末土方工程基本完成,6月末迎水側防護工程達到設計洪水位以上,8月末實施堤頂路面工程,11月上旬完成主體工程』等重要時間節點,強化措施推進,並利用黃金施工期開展施工大會戰,50天完成投資23億元。為確保質量安全,工程全面落實質量終身責任制,實現三方共同質量檢測,開展質量巡查、檢查20餘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截至目前,工程質量、進度等各項工作均達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