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5日訊(謝文艷 記者郎艾迪) 25日,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公司乙烯產量再次跨越100萬噸關口,實現年產乙烯100.17萬噸,百萬噸產量周期由350天縮短至329天。投產30年來,大慶石化累計為國家生產乙烯1400餘萬噸,為我國石化工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2016年以來,面對市場需求多變、創效任務艱巨等嚴峻考驗,大慶石化在集團總部的指導下,在兄弟企業大力支持下,瞄准達產達標目標,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加大溝通協調力度,利用內外部資源,保證優質乙烯裂解裝置原料『吃飽喝足』,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
大慶石化科學調整石腦油、輕烴和柴油的比例,優化乙烯原料結構,提高雙烯收率;優化裂解爐操作,延長裂解爐運行周期;不斷完善設備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包機包區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精心操作,全力以赴保證裝置長周期經濟穩定運行。
化工一廠充分把握裝置大檢修後的首個運行年這一有利契機,進一步統籌優化資源配置,以精細化管理促創效、以節能減排促增效、以技術創新促高效,全力以赴打好穩增長攻堅戰,保持了兩套在運乙烯裝置日均3044噸的乙烯高產,實現了生產經營平穩受控,主要業績指標持續向好的良性運轉趨勢。
與此同時,進行大乙烯上產總動員,使達產達標的觀念、思路和目標深入人心,讓每名員工認識到,只有優質高效生產,企業纔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為提昇巡檢工作質量,推行『無責獎勵』,鼓勵員工及時發現隱患並避免事故發生,一線員工認真巡檢、排查隱患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提昇。
化工一廠認真開展對標分析,多次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同行業先進生產裝置『取經』,正視自身短板,明確瓶頸成因,開展技術攻關,優化原料、運行管控和產品結構調整。在裝置平穩運行的基礎上,以高效、長周期為目標,進行靶向攻關,提昇企業核心競爭力。9月,該乙烯車間第五QC小組通過合理調整裂解爐風門開度、提高燒焦空氣用量、縮短裂解爐低溫燒焦時間等一系列措施,優化裂解爐燒焦操作,降低了裝置能耗、延長了裂解爐運行周期。除此之外,還采取火炬氣壓縮機冷卻介質改造、裂解爐防焦蒸汽改造、稀釋蒸汽發生系統優化等措施,使裝置運行質量得到顯著提昇。
進一步深化以『三級巡回檢查、兩級變更、一級要素控制』為主要內容的生產運行標准化管理體系,推行工作臺歷化,提昇工作標准,實現巡檢等日常工作由傳統經驗型向科學化、數據化、標准化轉變。
在保證產品質量平穩的基礎上,努力增產創效,規定崗位員工在日常調整中嚴格執行車間級工藝內控指標,並對關鍵參數點實施更為嚴格的『窄點控制』,確保產品質量全部達到優質標准。至11月25日,生產丙烯47.99萬噸,丁二烯14.49萬噸,25項經濟技術指標中,23項超計劃完成,6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為完成全年生產110萬噸乙烯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