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8日訊 看著自己精心侍弄的小雞雛一天天長大,姜自強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姜自強,雙鴨山林業局三岔河經營所職工,退伍後回到家鄉,用自己在部隊學到的養殖技術,走出了一條發展自營經濟、尋找脫貧致富途徑的新路。
在雙鴨山林業局,同姜自強一樣,大家乾事創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今年,三岔河經營所成立了愛心協會,用以物扶貧的方式幫助職工致富。目前,已發放了十組獺兔給貧困職工。楊寶紅就是受益者之一,楊寶紅曾是護路工,由於健康原因無法繼續護路。去年,她養起了獺兔,收入還不錯。今年,經營所又給她送來了5只。她信心滿滿地要擴大兔捨面積、增加數量,她說:『林業局大力扶持,我一定要把獺兔養好,也做個致富帶頭人。』
說起這些獺兔的來源和銷售,就不能不提七星河兔業種兔繁育基地專業合作社。三岔河經營所愛心協會以物扶貧的兔源就來自七星河合作社。
七星河合作社走種兔繁育、商品兔養殖、兔肉食品加工、兔皮深加工的產業化發展道路,搭借森工綠色食品旗艦店的平臺,與全國市場對接,帶動全局各林場(所)和周邊地區發展獺兔養殖業。
發展自營經濟是增加職工經營性收入的有效途徑。一年多來,雙鴨山林業局結合林場實施『一場一品、一場幾品、幾場一品』的種植養殖產業發展模式,已形成規模性種植養殖業基地17處,發展以營林產業園林下雞養殖、大葉溝木耳栽培和山參種植為代表的轉型替代產業,林區家庭個體養殖業、種植業遍地開花,產業基地建設不斷發展壯大。
今年,林業局要求每個林場都要確定1個立場項目,每戶職工都要有自己的致富項目。圍繞土地做文章,做精種植業。大力推進科學種田,調整種植結構,種植適銷對路產品,發展訂單農業,做好市場對接。拉動大葉溝的木耳、山參,嶺東、青山的蔬菜,嶺東的食用菌,寶石的果樹及各林場的綠色糧豆種植,促進種植業發展。
在青山綠水上做文章,做精養殖業。爭取並利用好扶持發展資金,推動七星河源、三岔河的兔業合作社發展,帶動安邦河、寶山、青龍的生態豬,七一、上游的大鵝,南瓮泉的七彩山雞等養殖業發展。
圍繞綠色拓發展,做活森林食品產業。充分依托雙鴨山市的地緣優勢,建立綠色產品銷售平臺,為每個林場設立一處銷售專櫃,經營自產的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
發展自營經濟,雙鴨山林業局找到了轉型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