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訊(記者 王春穎 陳顯春 王明菲 莊園)11月5日,東北網『第一書記「扶貧計」』報道組來到海倫市共榮鄉民強村采訪第一書記耿立國。他到任後發現很多村民對扶貧抱著『政府養』的心態,他決定先從村容村貌上下功夫,著力改善村內文體基礎設施,以此改變村民思想。

耿立國翻閱貧困戶檔案。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耿立國工作照。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耿立國探望其資助的小牧瑤。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關乎村民民生的事,都不是小事』
11月5日,入冬以來第一場小雪飄落海倫大地,去往共榮鄉民強村的路有些濕滑。耿立國從海倫市文體局被派駐民強村任第一書記以來,這條路,寒來暑往,他不知走了多少次。
『牧瑤奶奶,學校要是收取孩子的校車費用,你先不要交,我去幫你們協商解決,千萬記住了……』前腳剛踏出村裡貧困戶老劉家的大門,耿立國似不放心的把邁出的腳又收回到了門內,囑咐著老人家。
每天,在耿立國心上諸如此類的瑣碎小事很多,村東老徐家大姐的醫藥費給沒給報銷,村西老韓家的大娘得病怕花錢去沒去住院,小牧瑤的冬衣還保不保暖……用耿立國自己的話說:『這些事小是小,但是關乎村民民生,也是我應盡的義務。』
『耿書記……』、『小耿啊……』走在民強村的村捨間,很多村民與耿立國熱情地打著招呼。村支部書記高樹彥說:『也許耿書記叫不齊村裡所有村民的名字,但是所有村民都認識他,因為只要他一來,就能解決問題!』
正說著,耿立國走進路邊一戶人家,並對戶主道:『許大姐,你家這棚子漏成這樣,冬天還怎麼儲糧?還有,上次你住院的醫療費用報銷了沒有,沒報的話,這次拿給我,我去縣裡幫你辦。』許大姐聽後回答道:『醫療費用報完了。這棚子漏的有段時間了,我沒忍心麻煩你,我想著開春了自己補一補。』耿立國聽了不以為然道:『這怎麼行,你家就你一個人生活,最晚下周我們就過來補漏,我自掏腰包也得修補上,不然怎麼過冬!』說著話,耿立國又奔向了下一家農戶。

耿立國為村內老年人普及醫療保險知識。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耿立國為農戶解決塌陷儲糧棚問題。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民強村新建的橋。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奶奶說,這孩子算是耿書記的孩子了』
民強村共有70多戶因大病致貧家庭,面對如此多的貧困戶,耿立國認為,其致貧根源在於他們的思想局限於醫療費用,很多村民不了解合作醫療的優勢,因此不去就醫,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延誤病情,導致病重失去勞動能力,從而致貧。耿立國到任後,向村民們積極普及合作醫療和大病救助等醫療保險知識。在耿立國的努力下,民強村全體村民已實現全部繳存合作醫療保險,實現了『全民醫保』。
『每次一進村,耿書記就紮進農戶家裡,最頻繁的時候,他一天要往返五六次,』高樹彥說道。正說著,耿立國跟記者說要去看看小牧瑤,惦記著她入冬了棉衣穿著什麼。小牧瑤的家是村裡的重點貧困戶,由於父母喪失勞動能力,爺爺奶奶照顧著小牧瑤。初見小牧瑤,靈動的大眼睛瞄到了記者身後走著的耿立國,就跑過來親切地喊著『耿叔叔』。看到小牧瑤身穿著去年自己買給她的羽絨服,耿立國為小牧瑤整理了下衣領說道,『叔叔給你買了個書包,還有兩件羽絨服,一會兒拿給你。』小牧瑤奶奶看到這一幕笑著說:『這孩子算是耿書記的孩子了!』由於家裡債務纏身,耿立國除了資助小牧瑤上學和衣食住行外,還為小牧瑤家聯系購置了羊羔崽,如今小牧瑤家的羊羔養殖在村裡也算是小有規模了。
據耿立國介紹,駐村後他發現扶貧工作很多村民還是抱著『政府養』的心態。於是,耿立國開始琢磨怎樣能從根本上帶動村民們積極向上生活,增強自信心。很快,他決定先從村容村貌上下功夫,著力改善村內文體基礎設施。兩年來,民強村新建了一處5000平方米的文體休閑廣場和一處文化活動室,健身器材、圖書、電腦一應俱全;10月末剛剛完工的後屯危橋,修繕資金也是在他不懈努力下爭取的;他還邀請中科院省農業研究所專家來村裡進行科普知識講座,通過科學種植、養殖增加收入,加快脫貧步伐。
『無論是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還是村基礎設施建設,耿立國充分發揮第一書記應盡職責,在精准扶貧中起到積極作用,』海倫市共榮鄉副鄉長馬祥雲說,耿立國到任『第一書記』的第一天,曾到過他的辦公室了解民強村基本情況,當時,耿立國說了一句令馬祥雲至今都記憶猶新的話,耿立國說:『實在乾事,不乾事就不佔著位置糊弄事!』目前,除三戶因大病致貧外,民強村已基本脫貧。
第一書記扶貧日記摘錄
耿立國 海倫市共榮鄉民強村第一書記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陰轉晴
自被選派為共榮鄉民強村第一書記已過去近一年的時間了,我心裡感觸頗多。從市直機關一名普通的文體乾部轉變為基層農村第一書記,工作環境和對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壓力和責任更重。
駐村後,在村『兩委』班子的幫助下,我通過入戶走訪、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進行了村情調研。按照海倫市脫貧目標,經過多方面努力,截至目前,民強村已經基本脫貧,僅剩3戶因病沒有脫貧(李福德、李國權、曲艷東),我們將根據三戶實際制定具體的措施:一是協調合作醫療、民政等部門進行幫助一戶,二是倡議乾部職工進行捐資、基層單位捐資幫助一戶,三是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幫助一戶。
為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未來我們將成立加快攻堅脫貧領導組,將每戶分解到局長、副局長,並由我具體溝通聯系,及時將情況匯報到局長辦公會,特殊問題特事特辦,加大宣傳,形成共識,力爭年末全部實現整村脫貧。
記者手記:心裡裝著群眾冷暖
耿立國是我們采訪組一行碰到的最耐寒的一位書記。運動員出身的耿立國,瘦瘦的身軀,身著一件夾克,在凜冽的寒風中,穿梭於民強村的農戶間。
當我笑問著耿書記冷不冷的時候,他的回答出乎意料:『走農戶家,我不用穿那麼多,就像回家一樣,走進誰家,都會熱情地拉我上火炕坐一坐。有時給多家農戶辦事,穿這麼多還出汗呢!』
在走訪中,記者看到了耿立國推廣合作醫療保險的艱難,也注意到很多老齡村民對於保險認識的局限。全村村民都投保了合作醫療,但是怎麼用如何報銷,很多村民亟待指導。村西韓大娘得了呼吸道疾病,這病好像得在了耿立國身上,他隔三差五地就要去韓大娘家裡坐坐,跟大娘說一說住院出院報銷的流程,還承諾韓大娘出院以後的報銷手續由他代辦。
當第一書記不難,做村民心頭的『第一』書記纔最難。耿立國做到了,為他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