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毛振璽:推行合作社扶貧模式戶戶有分紅
2016-12-04 10:0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王明菲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4日訊(記者 陳顯春 王明菲 莊園)齊齊哈爾市克山縣河南鄉華安村第一書記毛振璽,在扶貧工作中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按照貧困戶的個性需求和共同特征,深入分析、精准施策,確立多方面的扶貧措施,通過推行合作社養殖和合作社種植分紅模式,讓本村所有貧困戶均有分紅。

  接受記者采訪時,朱維蘭對毛振璽贊不絕口。

  克山縣河南鄉華安村休閑廣場。

  毛振璽和貧困戶交流。

  『三年沒看電視了,打個電話毛書記給送來了』

  2015年11月,時任克山縣招商局副局長的毛振璽被選派到河南鄉華安村任第一書記。第一次走進華安村,毛振璽驚呆了:村委會破敗不堪,道路是那種晴天灰雨天泥的泥路,尤其是村民收入,平均不足3000元。

  『一定要改變華安村的面貌、提高村民收入,』毛振璽暗暗發誓。

  調查走訪,掌握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及思想狀態,是毛振璽的首要工作。在一次走訪中,他來到68歲的朱維蘭家,三個孩子都不在身邊,又要照顧殘疾哥哥朱維亮,日子過得很艱難。在了解到了朱維蘭家的情況後,毛振璽留下電話號碼一臉真誠地說:『以後你老人家有事,就給我打電話。』

  『當時以為毛書記就是拉拉花架子,我也沒當真,』11月9日,朱維蘭受訪時說,『有一天,我擔水拉傷了肌肉,腰疼得動不了,我就想起了毛書記給他打電話,過一會他就來了,馬上把我送進縣城的醫院治療。』

  在朱維蘭住院的半個月時間裡,毛振璽一天兩趟去看望她,而且每隔三五天就去她家為朱維亮做飯。朱維蘭說:『毛書記看見我腰疼得難忍,他也跟著落淚。』後來,朱維蘭的女兒給她打電話,朱維蘭告訴女兒:『你們不用惦記我,有毛書記照顧我,比你們都強。』

  此後,每當有事,朱維蘭首先想到的是毛書記。朱維蘭三年沒看電視了,她想讓毛振璽找地方幫忙修理下家裡壞了的電視。三天後,毛振璽把自己家的電視給朱維蘭送來了。

  『合作社分紅,戶戶有收入』

  華安村貧困戶81戶、貧困人口267人。

  河南鄉仁發合作社黃牛扶貧項目,采取『合作社+養殖場+貧困戶+股金分紅』的方式,引領全村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9月末,合作社向華安村267名貧困人口兌現分紅,人均569元。

  貧困戶宋清傑因小腿潰爛,剛剛打完針。據他介紹,他不但參與了分紅,還分得3000元利潤。毛振璽了解到宋清傑的病情後告訴他,他聯系克山縣建一醫院免費給宋清傑治療。

  因病致貧,可以讓一個家庭沒落。毛振璽靠著個人關系聯系建一醫院到華安村開展義診活動並結下幫扶對子,已免費體檢300人次,免費發放藥品價值8000多元,48人接受免費入院治療。

  毛振璽聯系周邊有種植合作社的村屯,幫助貧困戶承包流轉土地。僅此一項,帶動16戶貧困戶。貧困戶宋清海種植了50畝雜糧,收入比一般農作物高。毛書記幫他從農資商店賒了15000多元的肥料,『沒有毛書記,土地可能就包不到了,即使包到土地也不一定能種得上。』宋清海的話語中,滿是感激。

  毛振璽到村僅一年時間,累計為華安村爭取200萬元資金,用於修路、修休閑廣場、修村委會辦公室、巷道綠化、改造泥草房等等。

  2016年年末,華安村將有228人脫貧,至2017年末,267人將全部脫貧。

  河南鄉黨委書記趙景瑞說,毛振璽在精准扶貧、項目建設、危房改造等等工作中均發揮了作用,看到了效果,同時也起到了帶頭作用,切實負起了為貧困戶解懮之責。

  第一書記扶貧日記摘錄

  毛振璽  克山縣河南鄉華安村第一書記毛振璽

  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晴

  這一天,村裡的工作很多,特別是貧困戶調查統計工作,我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專門對貧困戶進行細致調查、整理和篩選,把真實的情況反映上來,做到真實、透明,給真正的貧困戶建檔,一個也不能落下。

  通過此項工作,看到了華安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加班加點不辭辛苦的工作。特別是老會計都65歲了,還和年青人一樣,讓我感動的是從早上晚上就吃了一頓飯,還連夜加班,為了完成工作任務,雖然工作任務繁重,但都沒有怨言。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村乾部大局意識強,能夠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這兩天很累,累的不是身體,初到基層感覺自己的擔子很重。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從大局出發,全局考慮,站到一定的高度,要從集體利益出發,公平、公正纔能深得民心,纔能讓以後的工作能更好的開展。

  雖然基層工作很繁重,但我想在班子成員的大力度配合下,自己的努力下,再艱巨的任務也要拿下。這也是考驗自己鍛練自己的一個好機會。雖然忙但很充實,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付出一定會把工作做好。

  記者手記:從大城市到小鄉村的距離

  毛振璽在機關工作19年,其所從事的招商工作,幾乎全在大城市和大老板打交道。別說在村裡的工作經驗,就連下到村裡都少之又少。

  身上的擔子雖重,『一定要做點事』的決心,隨著走訪入戶調查,毛振璽的心中像有一團熊熊的火焰在燃燒:『上要對得起黨組織,下要對得起群眾,中間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年來,毛振璽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的熱情都投入到華安村這片熱土上,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有的貧困戶把自家產的雞蛋送給他吃,他拒收,『我怎麼咽得下去』;有的貧困戶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他欣喜,『有事就叫我』。

  毛振璽說,『第一書記兩年屆滿後,華安村村民村貌能有所改善,我就心滿意足了。』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