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韓博:產業轉型助力精准扶貧
2016-11-29 10:3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陳顯春 王明菲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7日訊(記者 陳顯春 王明菲 莊園)11月25日,東北網第一書記『扶貧計』報道組來到延壽縣中和鎮勝利村采訪第一書記韓博。韓博自2015年9月16日到任後,一方面加強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積極研究通過產業轉型為精准扶貧助力,切實解決貧困村民的致富夢想。

  2016年11月,勝利村獲評全省十佳村屯。韓博在頒獎現場。

  韓博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韓博考察養驢項目。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韓博與省農科院土肥所簽署『村所共建』協議。資料片

  韓博在貧困戶泥草房改造現場。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王安植飼養的大鵝。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韓書記來了,我看到希望了』

  韓博是省發改委移民辦主任科員,到中和鎮勝利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勝利村是個外債多、缺少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的貧困村。全村共有貧困戶257戶,貧困人口688人。

  三年前,村民朱成財騎摩托車意外摔傷,20多萬元的醫療費讓這個家庭陷入了貧困之中。朱成財告訴記者,到現在他大小便仍不能自理,需要妻子不離身邊照料,沒有經濟來源。

  韓博了解到朱成財一家的情況後,為他家制定了發展庭院養殖脫貧的措施。在今年春天,韓博為朱成財家送來了20只鵝雛,讓他的妻子孫玉玲飼養。朱成財對記者說,『今年養的鵝都賣了,來年韓書記還要讓我家養雞、養豬。韓書記來了,我看到希望了。』

  2016年,韓博協調幫扶單位為40戶貧困戶提供1000只鵝雛飼養。目前,大鵝均已出售。

  貧困戶楊喜民說:『韓書記為我們做了很多好事、實事,養鵝這種扶貧方式就很實用,來年我准備多養一些。』

  『家裡吃上自來水了,既方便又安全』

  吃水問題關乎村民的日常生活和飲用水安全,自來水一直是村民最關心的問題。長期以來,由於多種原因,勝利村超過一半人口吃不上自來水。

  經過細致調研,韓博發現造成這一問題的癥結在於,十年前打的井出水不好加之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嚴重,更有部分管線連接處腐爛,水有異味,使部分家庭放棄了吃自來水。

  掌握情況後,韓博多次召集村乾部會議,研究如何解決吃水問題並制定解決措施。最終爭取到120萬元資金為村裡重新打井、鋪管線、安裝淨水器,還為每戶安裝了水表,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供水。

  目前,勝利村3個自然屯中,勝利屯在11月初就吃上了自來水,天臺屯和向陽屯在11月末也將接通自來水。勝利屯村民王安植說:『我們以前喝水都是在院子裡抽小井水,水不好喝而且不安全,現在純淨的自來水直接引到了家裡,很方便,安裝水表後我們享受24小時供水待遇了。』

  勝利村會計楊文君深知能吃上自來水有多不易:『如果不是韓書記解決了資金問題,都不敢想象能吃自來水的事。』

  『一定在我的任期內,把這件事乾成』

  韓博到任勝利村後,建設100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場所,集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村衛生室為一體,農家書屋已添置2000餘冊書籍;中心屯主街改造,更換千米柵欄和步道板,沿街增設30個垃圾箱,美麗鄉村面貌顯現。向上爭取300多萬元,明年項目實施後,3個自然屯的通屯路和屯內巷道將全部進行硬化。

  韓博十分關注紅樹莓種植項目。目前,延壽縣周邊這幾年紅樹莓種植規模越來越大,農民帶地入社按股分紅,效益穩定。去年冬季韓博多次跟村民分析玉米市場行情,建議調整種植結構,可那時大家還下不了決心。今冬,有農民主動找到韓博,表達了改種紅樹莓的願望,希望幫助提供技術和市場銷路。為此,韓博召集村裡有改變種植結構意願的農民一起開會研究,明年優先選擇300畝土地作為第一批紅樹莓種植示范基地,並且成立紅樹莓專業種植合作社,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按股分紅。韓博還計劃申請產業扶貧資金在勝利村建設一座冷凍庫,可解除百姓的後顧之懮並帶動周邊村屯擴大紅樹莓種植產業規模。

  『沒有產業或依靠傳統種植方式,很難闖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經赴山東、樺南等地考察研究,韓博確定在勝利村建設肉驢養殖園區,采取『養殖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養驢產業,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金540萬元,其中招商引資260萬元。

  『500頭養殖規模,小了不行,這個項目絕對是好項目,』談及養驢項目,韓博說,『目前正在征地建廠房階段,在我任期內,一定要把這個項目做成,讓全村貧困戶早日脫貧。』

  中和鎮黨委書記劉宏偉告訴記者,韓博到任以來,真正做到了腦動、身動、腿動、口動,解決了行路難、吃水難和致富難的問題,為勝利村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記者手記:『村所共建』贏得滿堂彩

  『把好事辦好,讓群眾滿意。』這是韓博常在嘴邊的話。

  韓博來到勝利村後,通過多方積極主動對接,最終確定與省農科院土肥所開展『村所共建』。這是韓博最自豪的事。村委會擴建時,韓博特意留出一間『專家辦公室』,供專家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和指導時使用。

  『專家辦公室』設到村委會,韓博說,『就要用知識、科技的力量,改變勝利村村民的精神面貌。』

  『省城來的第一書記,眼界高、視野廣』,正如中和鎮黨委書記劉宏偉所說,韓博帶來了思想的春風,雖然現在電視、網絡發達,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但真正對外面世界很了解的農民並不多。韓博帶來的新氣象、新思路、新面貌,讓農民們十分受益。

  第一書記扶貧日記摘錄

  韓博  延壽縣中和鎮勝利村第一書記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小雪

  早晨6點起床,心裡裝著重要的事,再也睡不著了。今天要舉行中和鎮農業技術培訓並簽訂『所村共建』協議。

  9點10分,省農科院專家,頂著風雪來到鎮政府會場。會議由我主持,介紹完嘉賓後,開始進行會議第一項內容,勝利村與省農科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簽訂共建協議,該協議簽署後,省農科院專家將不定期來到勝利村為村民講解農技知識,引導農民科學施肥施藥,有利於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勝利村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種植專家孫世臣博士的講解,引發了農民們的興趣,講座結束後,很多農民都圍在孫博士的身邊提問題,看來培訓很受農民的歡迎。此次培訓謀劃了很久,是我到村裡最重要的一次活動。看到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感到很欣慰,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下午送走了農科院的專家,我又接待了一個來訪的貧困戶,對他提出的問題,我一一記下,並研究盡快解決。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