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內陸港華晟物流園區內,大型集裝箱搬運車正在運送貨物。記者郭俊峰 攝

李笑然制圖
牡丹江內陸港——去往大海和遠方
黑龍江日報11月30日訊 龍門吊起起落落,貨物進進出出,在斑斕的集裝箱裡,吊車在不停地調動運輸。如果不是缺少海鷗的鳴叫,記者會有一種在海港的錯覺。這裡的確是『港』,卻身處內陸。在牡丹江開發區,從這裡內連牡丹江大大小小四五十家出口企業,外連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東方港、納霍德卡港,龍江制造從這裡出海後抵達更廣大世界。
『以前牡丹江貨運有瓶頸,往山海關裡運輸可謂一車難求。』牡丹江內陸港的投資方、牡丹江華晟物流副總經理於航介紹說,前些年牡丹江的產品如果想到內地得通過陸路、鐵路到營口港,再到大連港,一共有1400多公裡的路程。2013年,牡丹江內陸港開始試運行,打通了一條從牡丹江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陸海聯運之路,經牡丹江周轉的各類商品也可以選擇這條新的路線,通過鐵海聯運走向上海、廣州,還有韓國的釜山。
通道打通的同時,牡丹江內陸港啟用了省內首家公用型保稅倉庫,近3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投入使用以來,通過中俄國際鐵路聯運、北美、南美海鐵聯運、國內公鐵海聯運等多種聯運形式,公司的保稅貨量、集裝箱箱量逐年大幅增長。
牡丹江恆豐紙業,在全國卷煙配套用紙企業大有名氣,一直進口俄羅斯紙漿作為生產原料。以往運抵通關時,大量的生產原料需繳納大額關稅,佔用了企業資金。內陸港建立後,恆豐紙業利用保稅庫按需完稅,華晟物流直接配送車間,達到了用多少紙漿繳納多少關稅,方便靈活。一樣享受到內陸港便利的還有樺林佳通輪胎有限公司。於航說,恆豐紙業和佳通輪胎這兩戶牡丹江規模以上企業每次進口原料都在幾千噸以上,需繳納稅款數百萬,內陸港建立後,企業實現『零庫存』生產,極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
利用港口和口岸功能後移,恆豐縮短了進口、通關的距離,一年節約包括調集裝箱費用、通關費用、倉庫車間倒運費等在內的近三分之一左右的物流綜合成本。據牡丹江市商務局統計,2015年,牡丹江內陸港為牡丹江市地方企業降低物流成本近1億元。自2013年開始運行,牡丹江內陸港的到港集裝箱每年都在大幅增長,2014年,4000個集裝箱8萬噸貨物;2015年,2萬個集裝箱32萬噸貨物;2016年1~9月份,2.5萬個集裝箱32萬噸貨物到港。
於航指著不同船務公司標識的集裝箱說,內陸港運營之初,集裝箱箱源比較單一,隨著業務拓展,集裝箱箱源、箱型越來越多樣化,到現在,國際上一些知名的大型船務公司的集裝箱陸續雲集到這裡,如丹麥馬士基船公司、日本NYK船公司、以色列ZIM船公司等都有集裝箱在場區進出。國內知名企業中鐵集裝箱總公司、中遠集運、中海集運的集裝箱更是這裡的『常客』。
在內陸港工作的王明是一位哈爾濱小伙子,他說平均每天得裝卸100多個集裝箱。每月的貨運量2000多個標箱。總投資6億元的內陸港項目,分三期建設,將形成吞吐40萬個標准集裝箱能力,集保稅物流、制造業物流、商貿物流、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金融物流為一體,讓牡丹江成為東北亞重要的集裝箱物流集散地,省內的大宗商品糧食、土特產品、木制品、石化產品、工業產成品、裝備制造業產品等適箱貨物都可以利用牡丹江內陸港物流平臺發運出去,相信王明的工作會越來越忙碌。
俄濱海華宇經貿合作區——多元發展搶先機

俄羅斯濱海華宇經貿合作區內,金隆地板加工廠生產的實木地板將發往美國銷售。記者郭俊峰 攝
黑龍江日報11月30日訊 從俄羅斯波爾塔夫卡口岸出發,驅車僅半個多小時,就來到了位於十月區的俄濱海華宇經貿合作區。一座座現代化的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在俄式民居、樓宇的映襯下,撞擊著記者的雙眼。
這裡作為我省對俄合作境外示范園區,東寧華宇集團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累計投資7億元,征地面積120公頃,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農業種植面積1萬公頃,入駐企業近20家,重點發展了農業產業、加工制造、電流互感器、木材加工、建材、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目前,合作區一二三產全面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五園』的格局。
迎著瑟瑟寒風,記者走進配套設施齊全的波克羅夫卡加工制造園。2013年11月落戶於此的東寧華益公司很搶眼。他們抓住俄電網改造的最佳時機,與懷揣訂單和准入手續的莫斯科電力設備總公司深度合作,采取跨境連鎖加工的模式,憑借成熟的技術、精乾的團隊、高效的生產,填補了俄羅斯遠東地區電力設備市場的空白。目前,他們每月生產1000多臺各種型號的互感器,國內有十幾家企業生產原材料、半成品,與其做配套。
據來自東寧的生產經理何錫明介紹,由於華益公司產品注冊了俄羅斯商標,是名副其實的『俄羅斯制造』,他們順利通過了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檢驗和認證。下一步,他們將推出配電櫃等高利潤、高附加值產品,繼續擴大在莫斯科及遠東地區的市場份額。
用『小社會』來形容紮伊姆產業園比較貼切。這裡有養豬場、養雞場、飼料廠、榨油廠、面粉廠以及遠近聞名的地板廠,年出欄優質商品豬2萬頭,肉、蛋雞存欄10萬只、年生產實木復合地板50萬平方米。
在生產地板的飛馬公司車間,記者看到,一箱箱即將通過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發往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實木復合地板整裝待發,上面用英文清晰地寫著『俄羅斯制造』。據華宇境外園區負責人楊國纔介紹,6年前,他們與國內最大出口實木地板企業吉林撫松金隆木業集團聯營聯牌合作,利用俄羅斯充足的原料生產實木地板,每月在5萬平方米左右,產品全部出口美國市場,供不應求。明年該公司的產量將提高到100萬平方米。
俄濱海華宇經貿合作區擁有完整的木業產業鏈。在格連基工業物流園內,有兩條鐵路專用線,中俄木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於此,現有鋸切、旋切生產線4條,他們將山上的原木加工成木方運到這裡加工成板材,除了供應飛馬公司之外,板材、鋸末子等原材料也運回國內。
在往『格連基』走的路上,記者看到,華宇的五六臺大型設備正在忙著收割伊娃農場的200公頃大豆,30多公頃的板藍根、黃?、桔梗等北藥長勢喜人。楊國纔這一路求購大豆和地板的電話不斷,出口美國的道路越走越順暢。他自豪地說:『我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還有接待中心呢!』好望角賓館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年接待旅客能力1萬人次;新千年賓館項目規劃佔地面積1.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位於背靠制高點面向大海的黃金地段,現已完成基礎工程。俄濱海華宇經貿合作區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