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訊『雙11』網購狂歡節已過去近二十天了,網購消費者紛紛盼來了自己的包裹。然而,記者近日采訪發現,在一些消費者滿懷欣喜地開始使用新購買的商品時,也有不少人正在忙著退貨,一些快遞員日收件量比平常增加了兩三倍。
『雙11』後迎來退貨高峰
『衣服、鞋子、化妝品、零食都買了不少,看著不錯的先買了再說。』市民張女士說,『雙11』期間,她一口氣買了近3000元的東西,但收到貨後不滿意,已經退了一大半。
記者走訪市區部分快遞網點了解到,快遞公司目前送快件數量趨於平穩,但收件量大幅增加。
中通快遞員王先生告訴記者,從15號開始就陸續有開始退貨的,退貨率比之前高了2到3倍。『有些人是拆開之後覺得不合適就退了,還有一些顧客甚至還沒有收到包裹,查詢物流信息後就給我們打電話,說這件貨他要退。『我最多一上午就能收30多張退貨單,最忙的時候准備的快遞單不到一天就用完了,只能讓他們先把信息登記在紙上,回到網點再處理。』
利好規則讓市民退貨更『任性』
『一言不合』就退貨成了當下退貨的新常態。記者調查發現,在退貨大軍中,服裝所佔比重很大,而退貨理由也五花八門,總結起來大致分三類,貨不對板有色差,實物與圖片差距太大;衝動購物,買回來發現不喜歡了或者沒有機會穿;多買幾家做比對,退掉不合適的,只留性價比最高的。
家住新村的李女士『雙11』在一品牌網店為女兒搶了三件衣服。『事先都買了運費險,而且『雙11』期間有的店直接就贈送運費險了,退貨除了多費時間,並不用額外掏太多錢。』李女士表示,其實女兒當時對這兩件衣服並不是很滿意,但由於該服裝店『雙11』期間有2萬名免單活動,而且贈送運費險,於是她一口氣買了兩件。快遞寄來後,樣式既不合適也沒有獲得免單名額,所以退掉了衣服。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確實有不少市民是抱著收到貨後再決定是否要的心理。而七天無理由退貨和運險費都無形中增加了市民的『反悔率』,造成退貨量增加。
快遞員建議市民『錯峰郵』
在網購狂歡節後會出現如此高的退貨率,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在折扣面前購物不夠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網店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過,『七天無理由退貨』並不意味著『無條件退貨』,市民要保持商品完好無缺,不影響賣家的二次銷售,是退貨的首要前提條件。
中通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是以買家簽收日後的第二天零時起計算的,7天內提出退貨申請均有效,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心急,盡量避開退貨高峰期,以緩解物流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