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寫給大馬哈魚的『一封家書』
2016-12-02 10:24:0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長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馬哈魚:你好!

  又一個秋去冬來,能回到故鄉的你們,又完成了一個生命周期演變,故鄉的人們該向你們獻出由衷的敬意。

  大麻哈魚,這是你的科研學名,在國外你被稱為鮭魚,而在我們黑龍江民間,我們都習慣稱你為『大馬哈』。

  作為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你們棲息於太平洋北部,在淡水河流中繁殖發育,至稚幼魚時降河入海。當你們要繁育下一代時,就要溯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辭辛勞,以每晝夜行進20~35公裡的速度回家。不管是遇到淺灘峽谷還是急流瀑布,你們都不退卻。你們的成魚進入淡水生殖期間後便不攝食,產卵後死亡。歷史上,你們上溯至約3000公裡的額爾古納河,是洄游距離最長的大馬哈魚類。

  你們和黑龍江、烏蘇裡江沿岸當地漁獵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親和關系。每年秋風一吹,居住在江兩岸的赫哲族人此時就會歡呼雀躍:『達依馬哈!』意思是說:『定時往來的魚兒到了!』這就是你們大馬哈魚名字的來源。

  無論是我們聽到和在影視片中看到的你們,都會讓人產生無比敬意。你們有著極其靈敏的嗅覺器官,一直記得故鄉的氣味,它是吸引著你們一直游回去的動力。你們經過數千公裡的長途跋涉,纔能抵達產卵地。剛開始出發的時候,你們身體豐滿,膚色俊美,精力充沛。然而,經過日夜兼程的長途跋涉,當你們終於千辛萬苦回到了久別的故鄉時,已經疲憊不堪。

  即使這樣,你們還是積極地籌劃自己的婚禮。在清澈的溪流裡嬉鬧玩耍,然後成群結對地聚集在一個個的小石坑中,在那裡雌魚先產下卵子,雄魚將精液撒在上面,這是你們大馬哈魚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生殖完畢的雌魚們已經筋疲力盡,在故鄉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逝去。而此時,你們的後代就在這裡開始孵化、生長。

  據我們所知,你們的卵子比一般的魚要大的多,直徑有7毫米,裡面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供給小魚發育。待它們長到4厘米左右,便紛紛離開孵化窩到附近的水裡去覓食小動物為生,有時父母的屍體也會成為它們的食物。小魚孵出的日子正是早春時節,等長到6厘米大時,它們便要離開故鄉,順著急流,向著大海的方向出發。

  大馬哈魚,你們淡水中出生,海洋中長大,成年後再溯河洄游,重返故鄉,用自己的生命完成繁殖重任。你們是魚類中的勇者。

  大馬哈魚,你們在中國的故鄉是黑龍江,在這裡,我們准備好了一切,迎接你每年的秋季順利回家!

  2016年12月1日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