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連吃兩周辣條 14歲雙胞胎兄弟吃出急性肝損傷
2016-12-03 07:09:24 來源:生活報  作者: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2月3日訊 辣條作為一種小食品,因為麻辣筋道的口感深受年輕人,甚至是一些青少年的喜愛。雖然美味,可辣條不能多吃。近日,我省一對14歲雙胞胎兄弟就因連續兩周背著父母偷吃辣條,出現乏力、腹脹、精神萎靡等癥狀前去送醫。經查,兄弟倆都出現了急性肝損傷,這與他們吃辣條有很大關系。

  小哥倆全變懶了 不愛吃飯總沒勁

  今年14歲的明明和浩浩(均為化名)是一對雙胞胎兄弟,由於出生就被查出患有1型糖尿病,父母對這兩個孩子的飲食控制得比較嚴,從小到大很少在外面吃飯,同齡孩子都喜歡吃的漢堡、飲料等,兄弟倆幾乎都沒怎麼碰過。最近一段時間,同學們開始流行吃辣條,明明和浩浩很眼饞,商量好就偷偷吃一次,誰也不許告訴爸爸媽媽。於是兩個人趁放學後的間隙,在學校附近的路邊攤上買了一袋辣條,一吃竟吃上了癮,一發而不可收拾。此後的兩周,兩個人每天都偷偷買辣條吃。

  自從吃了辣條,兄弟倆漸漸出現一些奇怪的癥狀,以前活潑愛動的他們竟然變懶了,總沒勁兒,不愛吃飯,還開始腹脹起來,家長這纔發現不對,趕緊帶著兄弟倆到省醫院感染科就診。

  患上急性肝損傷與吃路邊辣條有關

  經醫生檢查,明明和浩浩的肝功能異常,轉氨?一個700多,一個500多,均出現黃疸,同時都患上了急性肝損傷。專家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及日常飲食,逐一排除相關因素,最後分析認為這和吃辣條有很大關系。

  據省醫院感染科付麗娟主任介紹,路邊攤賣的辣條很多都是小作坊生產的,有的連生產日期都沒有。而且辣條中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比如色素、香精、增味劑等,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器官功能各方面還不完善,時間久了很容易『吃』出化學性肝損傷。

  付主任提醒家長,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飲食,多吃蔬菜、谷物、水果等食物,不要隨便吃小食品,一旦孩子出現倦怠、乏力、沒勁兒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辣條啥做的?

  辣條也稱為大面筋、素牛筋等,是一種常見的即食方便食品。其以小麥粉或其他谷物粉類為主要原料,添加食鹽、食品添加劑、香辛料及其他適量的輔料。

  千萬別多吃!

  辣條是面制品,不能高溫滅菌殺毒,生產廠家一般靠加鹽來延長保質期。鹽多了就會添加甜蜜素調味,極易造成甜蜜素超標。甜味劑和甜蜜素攝入過量會對人體肝髒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為明顯。

  選辣條時一定要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記得看清生產日期、配料表等,有無油脂酸敗氣味以及油漬滲出問題,如有此類問題切勿購買。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