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轉型融合讓冰雪旅游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郊區赫哲雪村建設啟示錄(上)
2016-12-05 10:35:13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

  如何利用冰雪資源帶動經濟發展,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要求?佳木斯市郊區將特有的赫哲族文化和冰雪旅游相結合,走出一條新穎的道路。近日,本報記者專門來到這裡,探索該區如何把冰雪資源變身旅游產業,使冰雪旅游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旅游觀光,而是集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冰雪+』,形成冰雪經濟的新理念。

  東北網12月5日訊 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天氣裡,敖其鎮赫哲村村長葛立志將一串火紅的燈籠掛了起來。頭頂藍天明媚,周圍白雪純淨,遠處青松蒼翠,配上這抹鮮艷的火紅,顯得十分明艷而生動。

  不遠處,在機器的轟鳴聲中,造雪機噴射出的雪花急速飛舞,慢慢地鋪蓋著大地。

  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冰刻雪雕,一處處拔地而起的娛樂設施,一縷縷飄飄裊裊的炊煙,一群群游人徜徉在冰天雪地的美景之中……歡聲、笑語、驚嘆交織在一起,葛立志的嘴角止不住地向上揚起。全新的赫哲雪村,在期待和忙碌中,離他們越來越近。

  今年1月,佳木斯郊區建設的赫哲雪村開門納客。絢麗的燈光、大型的赫哲民俗雪雕和觀賞游樂區交相輝映,開業僅十天就迎來游客2萬多人。

  雪村火了,火得一塌糊涂。有人說,它的出現大大地填補了我市冬季娛樂項目的不足。有人說,它的出現讓佳木斯的冰雪旅游有了新的文化內涵。

  在一片贊譽聲中,郊區區委、區政府卻很冷靜,因為,火爆的雪村僅僅實現了當初創建時的半個願望。當時的設想是:建立雪村,不僅要帶給游客愉悅愜意的體驗,還要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在原計劃中,僅有一牆之隔的赫哲村會因為雪村的紅火而熱鬧起來,讓村裡的人們增加收入。村裡家庭旅館的火炕燒的熱乎,赫哲飯館裡新鮮的鯉魚在水缸中吐著泡泡,迎接游客的准備做好了,但是游人卻很少來到赫哲村。明明近在咫尺,人們卻不來村裡消費,問題出在哪?

  有問題就要找,決不能因為紅火的表象而忽略存在的問題。郊區經過多次實地調查,原因漸漸浮出『水面』。

  首先是路的問題。

  敖其雪村是在敖其灣水上樂園基礎上修建的,雖然這裡離赫哲村不遠,但是走出大門,很多人會徑直向東,忽略了通往村裡的小路。

  雪村地點不對,改!今年10月底正式動工的赫哲雪村坐落在通村小路的東側,沿著小路向上而去,在火紅燈籠的指引下,赫哲雪村與赫哲村僅僅幾步之隔,游客接待站就設在村裡,無論是來是走,這個103戶的特色小村都讓人無法忽略。

  其次是設施不足。

  初建的雪村在燈光和設施上下足了功夫,但是由於籌備時間比較倉促,設施數量和種類不足,游客半天的時間就能玩遍,而敖其鎮距離市區的車程不過20多分鍾,很多人會選擇驅車回到市區吃飯休息。

  設施不足,建!今年赫哲雪村不光有雪雕,還有配合燈光的冰雕,在保留去年大受歡迎的迷宮、雪地賽車等娛樂項目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旋轉滑梯、冰?場地、滑爬犁場地、滑冰場、狗拉雪橇等娛樂項目十餘種。

  游人玩累了可以在造型別致的冰屋、雪屋裡歇個腳,還可以在冰建的咖啡屋裡喝杯熱咖啡、在冰旅館裡暖暖身子,這種冷熱對比的特殊體驗絕對會讓人流連忘返。

  除此之外,郊區區委、區政府想得更遠。

  要想讓冰雪資源變身旅游產業,就要求冰雪游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旅游觀光,要多產業融合發展『冰雪+』,形成冰雪經濟的新理念,這樣纔能達到習總書記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要求。於是,經過多次論證研究,今年7月,郊區決定在赫哲雪村項目上引入PPP模式。

  郊區與哈爾濱海瑞冰雪雕塑設計公司簽訂合約,由政府出資400萬元、企業出資200萬元,並由企業對冰雪項目進行設計建造,再委托第三方進行經營管理,采取『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方式進行投資。

  PPP模式的引入,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經驗豐富的企業在園區設計上獨到的眼光將大大提昇園區景觀及設施的品質,同時也避免了政府經營存在的弊端,使得雪村的建設更有效率、更合理。

  通過規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的赫哲村春秋可遠足踏青,夏有水上樂園,冬有赫哲雪村,敖其鎮赫哲村這座『寶山』也將變成一個響當當的品牌,成為佳木斯文化旅游的新名片。因為冰雪,因為旅游,這個赫哲小村即將迎來他又一次的蛻變。

  離開小村,回頭望去,串串火紅的燈籠依然清晰,微風拂過,燈籠搖擺,如同跳動的火焰充滿熱情與生機,那燦爛的紅色不也預示著赫哲村美好的前景嗎!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