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記者 雷蕾) 『我們決定不了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這是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雙鴨山市公安局嶺東分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艾宏宇犧牲前發在朋友圈的最後一句話。2016年2月7日,農歷除夕,因勞累過度,艾宏宇在工作崗位突發腦乾出血,導致腎髒、心髒衰竭,經搶救無效去世,終年40歲。

艾宏宇生前工作時照片。
近日,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下發《關於開展向全省優秀共產黨員艾宏宇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號召全省廣大黨員、乾部對照艾宏宇同志先進事跡深學篤行,不懈奮斗。
生命彌留之際的遺言是『槍』和『稿』
2016年2月5日,再過兩天就是農歷春節。下午13時10分,在連續多日的高強度工作之後,艾宏宇突發腦出血,當同事張兆來趕到時,他已經趴在桌子上難以言語,只是用盡全身力氣指了指櫃子發出虛弱的聲音:『槍……』。這一天,他值班,示意戰友要替他保管好配槍;過了一會兒,他又指著辦公電腦吃力地擠出一個字:『稿……』。那一刻,電腦中正定格著他准備了一上午的紀律作風會議用稿。此後,他再無意識,兩天後溘然長逝。
『他是累死的,他總是沒黑沒白地忙,臨近過年了,走訪慰問貧困民警、檢查上崗及值班值宿情況、接待群眾來訪、籌備會議……活越來越多。醫生說這個病是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導致的……』目睹艾宏宇去世全過程的同事潘佳臣說起這個情況,悲痛難抑,泣不成聲。
兩年時間就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
1996年,艾宏宇從黑龍江司法警官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嶺西派出所當『片警兒』,僅僅兩年,當時只有26歲的艾宏宇便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的榮譽,是當年全國獲此殊榮的900多名優秀乾警中最年輕的一個。

艾宏宇記了幾十本日記。
艾宏宇成長進步之快靠的是什麼呢?當時,在那個電腦還尚未普及的年代,戶籍民警掌握人口信息靠的就是人腦記憶的硬功夫。為能夠記牢轄區百姓的情況,他比考大學都用功,每天背戶籍信息都到晚上10點多,而且拉著母親當考官,必須把當天背的都考一遍。艾宏宇的轄區常住戶610戶,流動人口41戶,總人口1903人。熟悉整個轄區,艾宏宇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市公安局宣傳科科長楊俊清帶隊下社區考察,聽說有個剛畢業的年輕民警很不一般: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嬰兒,沒有他叫不上來名的。見到艾宏宇後,楊俊清問他情況是否屬實,沒想到,他自信地答道:『不僅我認識他們,凡是能說話的,都能認識我。』
楊俊清不信,便隨機走訪,果然都認得艾宏宇,就連問到兩三歲的孩子:『這是誰呀?』孩子都會奶聲奶氣地答道:『民警小艾。』楊俊清徹底折服了,但隨後他更驚奇地發現,小艾的記憶功夫不僅是記人,就連誰家住哪兒、誰家有多少『大件兒』,他都一清二楚。
1998年初的一天,艾宏宇在轄區走訪時,發現26委3組重點人口費某家多了一臺彩電,職業的敏感使他感到與其家庭條件不符,立即核驗費某購買電視機的手續。費某當時支支吾吾,神情慌亂。經請示所領導,將其傳喚到派出所,經過一番艱難的訊問,費某無奈供出盜竊作案2起、搶劫作案2起、獲得贓款7000餘元的犯罪事實。當失主領取返還物品時,緊緊握住艾宏宇的手激動地連聲道謝:『謝謝艾警官,謝謝艾警官。』
建立績效考評體系大大調動民警積極性
近些年,由於公安隊伍龐大、警種較多,關於乾警的績效考評始終是一個大難題。作為一名政工乾部,艾宏宇深感責任在肩,2013年開始,他通過大量數據核算,反復調研,根據職務、業務、任務的不同確定了權重系數,創新了細化到警種、部門、領導和民警的績效考評體系,並將考評結果與乾部提拔、晉昇培訓、先進評選、經濟待遇等掛鉤,讓想乾事的有機會,能乾事的有舞臺,乾成事的有回報。
看到艾宏宇制訂的考評手冊,雙鴨山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任樹凱鼓勵他:『思路很好,我全力支持。』10幾萬字的方案,艾宏宇不知道改了多少遍,光跟任樹凱的當面匯報,就不下20次。
2014年,一本績效評價手冊正式出爐後,大大調動了民警的積極性,改變了『乾和不乾一個樣,乾好乾壞一個樣』的被動局面,在這種新機制的促進下,2015年,嶺東分局5起命案現案全部告破,可控案件發案率下降27%。
考評手冊出了兩版,2016年的第三版尚未完成,系統軟件更是尚待研發,艾宏宇卻帶著莫大的遺憾永遠地離開了……
任樹凱告訴記者:『我們正在協調力量,研發系統軟件,我們還要給宏宇申請專利。』
2014年,艾宏宇多方論證,同聯通公司聯動,研發推出了警用手機客戶端——嶺東公安分局移動警務傳輸系統,這個系統投用後,民警在沒有公安網的環境下,仍能運用這個移動警務端處理各種警情,讓民警的日常工作變得更加高效便捷。當年,尖山區發生了一起爆炸案,刑偵部門通過這個移動警務端將鎖定的嫌犯照片下發給全局民警。民警巡邏到一家旅店時,老板一眼認出了民警手機中的嫌疑人照片。警方據此迅速抓獲了嫌疑人,而這時距案發纔不到40分鍾。
出錢幫困難戶開小賣部又給申請低保
2003年11月,艾宏宇了解到嶺西55委42歲的居民高玉守下崗後以出力裝車來維持生計。妻子馬風湘40歲患有糖尿病、膀胱癌,15歲的大女兒由於大腦發育不全患有癡呆癥,一直呆在家裡,二女兒在嶺西三中讀書,全家所有的經濟來源就是高玉守那每個月不固定的二三百元錢,經濟上的困難和疾病的折磨,使得一家人幾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生活中的艾宏宇熱愛運動。
艾宏宇主動來到高家,買來了水果、奶粉等補品並捐助300元錢,幫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他又多次與嶺東區政府聯系求助,為他們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為了能使他們家生活上有個固定的著落,他從工資裡擠出1500元錢幫助高家開了個小賣店。如今的高家雖然過得還不算富裕,但愁眉苦臉一掃而光,換來的是一家人幸福的笑臉,馬鳳湘逢人便講:『是派出所的好民警小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轄區內26委5組居民孫慶殊、王鳳蘭兩位老人家境貧寒,而王鳳蘭又患有白內障眼疾,其唯一的兒子有不盡贍養義務,老兩口經常以淚洗面。艾宏宇發現這一情形後,痛在胸間,急在心頭,他一有空就去看看他們,幫助擔水、劈柴、煎湯、買藥。為解決老人手術醫療費問題,小艾一次一次與嶺東區政府和嶺東礦聯系,最後幫助老人做了白內障手術,使其重見光明。兩位了人逢人便講:『小艾這年輕人沒比的,比親兒子都親啊!』
對家人他留下的遺憾比幸福多
艾宏宇的父親艾進中對家庭教育格外重視,早在嶺西12委居住時,艾進中在平房前立起了一根高高的大旗杆,每逢重大節日,全家都會莊嚴昇起國旗,整個嶺西都能看到。
良好的家風無疑給艾宏宇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他對父母也是格外孝順。母親患有焦慮癥,艾宏宇工作忙,不能每天陪在母親身邊,他從醫院買回藥後,把每天吃幾次、多大劑量都用大字寫在藥盒上,生怕母親吃多了有副作用,而買完藥之後,心思細膩的他也總是分幾次交給父母。
只要周末有時間,艾宏宇都要回家陪父母吃飯。每次他給母親打電話說『今晚回家吃飯』,話畢,母親便開始站在陽臺上守望,直到看見艾宏宇下車,母親便使勁揮揮手,而他也使勁衝母親揮手,然後,母親開門迎他回家。母子情深,不言而喻。
艾宏宇去世後,母親的病情更加嚴重,她每每看到那些留下的藥盒,都會哭得痛不欲生。有時,她聽到車聲,便會趕緊跑到陽臺上,可是,她卻再也等不來她的宏宇……
很多人不知道,此前,孝順的艾宏宇已經連續8個春節沒在家陪父母過節。每一次,都是他主動替家在外地的乾部值班,他總是說:『我是班子裡最年輕的,大家都上有老小有小,我代這個班最合適。』
對此父母難免有些不滿,但埋怨歸埋怨,每次看到兒子是為大家著想,父母也就釋懷了,自己的兒子能夠替他人考慮,這不是為人父母所希望的嗎?

艾宏宇生前發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2016年春節,分局局長徐慧峰知道艾宏宇的情況後,說什麼也不讓他值班了。2月4日晚上,也就是艾宏宇倒下的前一天,他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明天局裡開大會,沒什麼重要的事就先不要打電話了;今年春節不用值班了,可以回家過年了。』這就是艾宏宇留給父親最後的聲音。
可誰能想到,第二天他就倒在了工作崗位上。艾進中一遍遍在心裡問:『宏宇啊,你的要求我們做到了,可你過年回家的承諾呢?就這樣不算了?!』每問一遍,都是老淚縱橫。
艾宏宇生前參加了一個名為『向陽花公益社』的青年志願組織,每月定期參加活動。在他去世後,親人在他的遺物中發現一本本獻血證,幾乎一年一本,一本數次。
正如一朵向陽花一樣,艾宏宇把所有困難、壓力、痛苦都自己暗自扛下,從來不示人,而他留給別人的永遠是向陽的一面,給人們傳遞陽光、溫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