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2月6日訊 『他叫我一聲「三哥」,拿我當親人,逢年過節給我送米送面,還記得我和我愛人的生日……我,我得知消息的時候,他已經躺在醫院裡……那麼好的人就沒了……』12月1日,雙鴨山市嶺東公安分局原政治處主任艾宏宇事跡采訪報道座談會上,嶺東區居民范星文泣不成聲,淚水裡滿含著對艾宏宇的感激與思念。據悉,2016年2月5日,艾宏宇在籌備紀律作風工作會議期間,由於勞累過度發病,倒在辦公桌前,經醫院診斷為腦乾出血,雖經全力搶救,終因病情嚴重,於2月7日辭世,年僅40歲。
照顧流浪男孩為其洗澡申請救助金
2016年2月5日,再過兩天就是農歷春節。13時10分,在連續多日的高強度工作之後,艾宏宇突發腦出血,當同事趕到時,他已經趴在桌子上難以言語,只是用盡全身力氣指了指櫃子發出虛弱的聲音:『槍……』這一天,他值班,示意戰友要替他保管好配槍;過了一會兒,他又指著辦公電腦吃力地擠出一個字:『稿……』那一刻,電腦中正定格著他准備了一上午的紀律作風會議用稿。此後,他再無意識,兩天後溘然長逝……
轄區的許多居民至今依然記得那個帶著近視眼鏡、長得高高壯壯、笑起來一臉陽光的小伙子———民警小艾,依然記得他十多年前在基層當民警的故事。2003年8月,艾宏宇下社區時了解到,嶺西52委有個名叫王方的孩子身患殘疾,母親去逝,父親年齡大、身體也不好,常年以撿破爛為生。當時已經11歲的王方早就輟學,成天在大街上流浪,渾身髒臭不堪。
艾宏宇找到王方,並把他帶到浴池洗澡,可是就連搓澡師傅都不願意給他搓澡,小艾心痛了,他強忍淚水自己上手給孩子洗澡,還從裡到外給孩子更換了一身新衣服,並幫他重返課堂。後來,小艾還幫王方父子申請到每月200多元的救濟金。得知小艾叔叔去世,王方立刻就哭了:『媽媽去世後,我又失去了一個親人……』
倆月熟悉整個轄區靠記憶破獲盜竊案
艾宏宇1996年從黑龍江司法警官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嶺西派出所當『片警兒』,僅僅兩年,當時只有26歲的他便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的榮譽,是當年全國獲此殊榮的900多名優秀乾警中最年輕的一個。艾宏宇成長進步之快靠的是什麼呢?當時,在那個電腦還未普及的年代,戶籍民警掌握人口信息靠的就是人腦記憶的硬功夫。熟悉整個轄區,他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市公安局宣傳科科長楊俊清帶隊下社區考察,聽說有個剛畢業的年輕民警很不一般: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嬰兒,沒有他叫不上來名的。見到艾宏宇後,楊俊清問他情況是否屬實,沒想到,他自信地答道:『不僅我認識他們,凡是能說話的,都能認識我。』楊俊清不信,便隨機走訪,果然都認得艾宏宇,就連問到兩三歲的孩子:『這是誰呀?』孩子都會奶聲奶氣地答道:『民警小艾。』楊俊清徹底折服了,但隨後他更驚奇地發現,小艾的記憶功夫不僅是記人,就連誰家住哪兒、誰家有多少『大件兒』,他都一清二楚。
1998年初的一天,艾宏宇在轄區走訪時,發現26委3組重點人口費某家多了一臺彩電,職業的敏感讓他感到與其家庭條件不符,立即核驗費某購買電視機的手續。費某當時吱吱唔唔,神情慌亂,艾宏宇在請示領導後,將其傳喚到派出所。最終,費某交代了盜竊作案2起、搶劫作案2起、獲得贓款7000餘元的犯罪事實。
帶『三哥』去吃自助餐
2005年起,艾宏宇被提為嶺東公安分局政治處主任。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不喜歡說教,而是把大道理落實到具體的點滴關懷上。家住建龍社區的居民范星文是一位侏儒癥患者,平日裡靠修鞋謀生,因排行老三,親友都稱他『三哥』。2009年初,艾宏宇在下社區考核民警時,認識了范星文一家。看到范星文身患殘疾還有一身病,一家人住在低矮破舊的小房裡,既當鞋鋪又當家,他握著范星文的手說:『以後,我管你叫三哥,你也拿我當兄弟。』艾宏宇建議『三哥』再弄個小賣部,增加收入,他說:『本錢不是問題,我先給你拿1500元,掙了錢還我,還不上就拉倒。』此後逢年過節,小艾都會給三哥一家送米送面,年年不落。而最讓范星文一家人念念不忘的是,艾宏宇並不是『可憐』他們,而是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給他們以尊嚴,拿他們當親人。
有一回,艾宏宇聽說市區新開了一家自助餐飯店,他問三哥:『吃過自助餐麼?』『沒吃過,咱這樣子,也不敢往裡邊進啊。』說這話時,范星文面露自卑。艾宏宇一把拉過他的手說:『走,我開車拉你們去!』三哥時常感念:『感覺頭一回,有人拿咱當人看了。』
8年沒回家過年
今年要回去人卻不在了
類似的人和事,到底有多少?轄區百姓說:『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見,數不清。』而在艾宏宇去世後,同事在整理遺物時,從他的20多本工作日記中梳理統計出的好人好事至少有800件,救助危重病人15次。艾宏宇每天寫日記,一寫就是20年。泛黃的日記本、電腦裡16個整整齊齊的文件夾,記錄的是每一天學習、工作、生活的經歷和感悟。
很多人不知道,此前,孝順的艾宏宇已經連續8個春節沒在家陪父母過節。每一次,都是他主動替家在外地的乾部值班,他總是說:『我是班子裡最年輕的,大家都上有老小有小,我代這個班最合適。』
1但埋怨歸埋怨,每次看到兒子是為大家著想,父母也就釋懷了,自己的兒子能夠替他人考慮,這不是為人父母所希望的嗎?
2016年春節,分局局長徐慧峰知道艾宏宇的情況後,說什麼也不讓他值班了。2月4日晚上,也就是艾宏宇倒下的前一天,他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明天局裡開大會,沒什麼重要的事就先不要打電話了。今年春節我不用值班了,可以回家過年了。』這就是艾宏宇留給父親最後的聲音。
可誰能想到,第二天他就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父親艾進中一遍遍問:『宏宇啊,你的要求我們做到了,可你過年回家的承諾呢?就這樣不算了?!』每問一遍,都是老淚縱橫。
『英雄無家』、『英雄無後』。艾宏宇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沒有子女,前妻以艾宏宇工作繁忙,不顧家的理由,提出了離婚。離婚後,他忙於工作和事業,始終沒有考慮個人問題,這也成為父母最大的『心結』和未遂的『心願』。
艾宏宇生前參加了一個名為『向陽花公益社』的青年志願組織,每月定期參加活動。在他去世後,親人在他的遺物中發現一本本獻血證,幾乎一年一本,一本數次。
在艾宏宇病重昏迷期間,醫院走廊裡擠滿了人,朋友圈裡滿是祈禱的話語,到處是淚水。他去世後,追思會現場,密密麻麻擠滿了自發而來的人,也到處是淚水。大半年之後,采訪中,每每提到他,轄區居民依然忍不住落淚。
艾宏宇去世後,雙鴨山市委、市公安局黨委第一時間做出批示,要求嶺東公安分局妥善處理後事,成立宣講團,開展『向艾宏宇學習做合格黨員先進事跡巡講』活動。雙鴨山市委、嶺東區委、市公安局黨委、市政法委相繼印發了關於學習宣傳艾宏宇先進事跡的決定。中共雙鴨山市委追授艾宏宇為『雙鴨山市優秀共產黨員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