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6日訊(記者 許諾)今年3月以來,省文化廳依托全省254個圖書館、文化館以及900餘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深入開展以『結對子、種文化』為主題的結對幫扶活動,通過培訓、講座等形式,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文化訴求,建設一批紮根基層、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的文化隊伍,實現了文化播種的目標。
『結對子』:文化能人走下去群眾文化『火』起來
『烏蘇裡江水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倉,阿朗赫那赫尼那雷呀,赫那尼赫尼那……』12月初,虎林市社區活動室內傳出悠揚的歌聲,50餘位老人相聚一堂其樂融融,互相教授演唱技巧。合唱隊裡年紀大的近80歲,虎林的暴雪天氣不影響他們學習唱歌的熱情,兩小時的課堂上老人們頭腦清晰,情感豐沛。
黑河市遜克縣組織文化站長與鄉村文藝人纔開展『一對一』幫扶火熱,『美麗的龍江,你我的家…』見到記者,遜克縣農民歌手關澤楠馬上唱了起來,這即興自編自唱的『絕活』非一日之功,文化帶頭人孫玉軍、文化站長許傑幫扶一批農村文化能人脫穎而出,名氣越傳越遠,一個自發形成的『即興小樂團』漸成氣候,慕名來聽的人多了起來;齊齊哈爾市選派文藝輔導員攜帶設備深入基層,采取公開課集中培訓,『一對一』個別提高,運用實物展現場講解等方式開展輔導活動;蘿北縣文化館舉辦了美術教育輔導班,聘請專業老師就美術知識與群眾零距離學習交流,這讓美術愛好者備受鼓舞;穆棱市把文化種到田間地頭,文化館多次派舞蹈老師進行輔導,目前,穆棱市城鄉廣場舞團隊已達100多個。此外,富錦市打造的『北方秧歌』、湯原縣開展的『紅色文化藝術節』、同江市舉辦的『赫哲文化』、樺南縣的『大家演群眾文化大舞臺』等品牌活動已成為黑土地上的文化名片,有力帶動了當地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
『種文化』:群眾從旁觀者變成主人公播種文化新天地
『結對子、種文化』活動開展以來,各地文化館將農民從文化的旁觀者變成參與創造文化的主人公,全省各級文化部門把這項活動作為增強群眾文化『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讓文化的種子深深紮根在基層,並反哺都市文化。

虎林市文化館開展『結對子、種文化』輔導班。
目前,黑龍江省已建設大批紮根基層、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的文化隊伍,全省已結成幫扶對子6300多支,遍及128個市縣區,已培訓基層文藝骨乾17萬多人次,僅村級文化志願者就超過了5.9萬人,共開展各類文化活動9萬多場。完成了317個貧困村文化廣場建設並組織驗收;為20個國貧縣的314個行政村,配置音響、樂器等設備。
『結對子、種文化』最大限度地發展壯大了基層輔導隊伍力量,為基層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文化隊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遍地開花、更加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