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訊 據《中國天文年歷》顯示,7日零時41分迎來『大雪』節氣。『大雪』節氣當天,冰城太陽當空照,氣溫有所昇高,但仍維持較低水平。大家可出門享受冬日陽光,不過要注意保暖哦。

『大雪』,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專家說,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那麼,不同的人群應該如何恰當進補呢?
面色蒼白、四肢乏力、易疲勞、怕冷的陽虛體質者應吃溫熱、熟軟的食物,如豆類、大棗、山藥、南瓜、韭菜、栗子、雞肉等,忌食乾硬生冷黏膩的食物;容易上火、口乾燥咳、皮膚乾燥、毛發乾枯的陰虛體質者則不可過於溫補,應以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為主,宜食柔軟甘潤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辣椒、胡椒、茴香等熱性食物。
三款適宜大雪節氣的茶飲方

【糯米紅茶】糯米50克,紅茶5克。將糯米洗淨,加入適量清水煮熟,然後加入紅茶略煮即可。此茶益氣養血暖身,可改善身體虛弱癥狀。
【妙香紅棗茶】酸棗仁10克,枸杞子12克,桂圓肉9克,紅棗7枚,放入鍋中,加清水150毫昇。
燒沸後改文火煎煮25分鍾,加入少許白糖即成。每日飲用2次,每次50毫昇。此茶益肝腎、補氣血,尤其適合心腎陽虛所致的心律失常患者。
【姜杏茶】杏仁(去皮)25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鹽10克。將杏仁搗碎,甘草研成末,同炒;生姜去皮,加鹽一起搗碎。混合在一起後用沸水衝泡,每日代茶頻飲。具有散寒止咳、潤肺化痰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畏寒、咽中有痰不易咳出等病癥。
大雪節氣 這五種食物不能錯過
1、吃雪菜煮湯
大雪節氣前後,不少新鮮雪菜也逐漸上市。食療專家介紹,雪菜又叫雪裡蕻,屬於性溫,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有助於增加大腦中氧含量,起到醒腦提神的作用。此外,雪菜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大量膳食纖維,尤宜於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者食用。相對於大家習慣食用的醃制雪菜而言,天寒時節不妨來碗雪菜湯。

2、吃蘿卜圓子
用蘿卜加工成的蘿卜圓子,多年來一直風靡老城南一帶。那時在菜場或街頭,都有賣蘿卜作原料制成的蘿卜圓子,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美味小吃。老城南人有下午吃點心的習慣,圍坐在攤子前,攤主在煮沸的水中舀出幾個圓子盛在碗中,撒些蒜花,那真是清香無比,吃起來有滋有味。
現在雖然各種點心和快餐品種繁多,但金陵小吃的魅力仍在,而具有地道土特產風味的蘿卜圓子,也一定會重新散發出醉人的清香。
3、喝紅薯粥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時間是公歷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以後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裡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紅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養胃,還是一種很好的減肥食品。
4、吃球芽甘藍
球芽甘藍俗稱小洋白菜、小圓白菜、小卷心菜、小椰菜,是一種蔬菜,味道微苦。煮過的小洋白菜在西餐中常做配菜。抱子甘藍的小葉球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居甘藍類蔬菜之首,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較高。
抱子甘藍小葉球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清炒、清燒、涼拌、做湯料、火鍋配菜、泡菜、醃漬等。最簡便的食法是將洗淨的小葉球用小刀在葉球的基部割成『—』或『+』字,切割的深度約為小葉球的1/3,然後放在已加少量鹽的沸水中煮3?7分鍾,撈起後瀝去餘水,澆上各自喜愛的調料,如黃油、奶油、生抽醬油和蠔油,或肉汁等拌勻,即成小包菜色拉,也可以用高湯煮熟直接食用,外觀碧綠誘人,風味獨特,是特菜中的名品。
5、吃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季養生要多吃的蔬菜。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腸胃蠕動,促進大便排泄,幫助消化的功能。對預防腸癌有良好作用。秋冬季節空氣特別乾燥,寒風對人的皮膚傷害極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
美國紐約激素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中國和日本婦女乳腺癌發病率之所以比西方婦女低得多,是由於她們常吃白菜的緣故。白菜中有一些微量元素,它們能幫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聯系的雌激素。
一般人均可食用。特別適合肺熱咳嗽、便秘、腎病患者多食,同時女性也應該多吃;大白菜性偏寒涼,胃寒腹痛、大便溏瀉及寒痢者不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