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6日訊(崔健 記者姜海濤)黑龍江加格達奇林業局作為大興安嶺地區轉型發展的先行局,按照地委提出的『發展六大產業』總體部署,大膽實踐,不斷創新,探索和推廣林下經營發展新模式,推進替代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摸索出一條實現經濟轉型與生態保護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富民強局之路。

沙棘果。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加格達奇林業局把加快發展林區中藥材種植產業,做為實現富民強局的重要途徑之一,科學規劃謀,先後邀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中醫藥科學院、省中醫藥大學的相關專家實地考察,經過反復論證,制定了《加格達奇林業局2016-2020全民創業暨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先後規劃了10萬畝北藥人工種植基地、10萬畝北藥原生態保護基地,使林業局發展北藥產業的目標更加科學、明晰。目前,已完成北藥種植5萬畝,主要品種有黃?、桔梗、防風、蒼術、赤芍等;集約化經營5萬畝,主要品種有蒼術、白蘚皮、金蓮花等。建立北藥種植示范基地10個。建立了總面積1000畝的寒溫帶道地藥材種質資源圃和種子種苗生產繁育基地,引進野生黃?、桔梗、防風、蒼術、五味子、金蓮花、赤芍等道地藥材100餘個品種。根據北藥發展實際需求,建成中藥材資源標本館,制作浸制標本100餘種120份,臘葉標本56科400種5000餘份。開展了第四次全國中藥材普查工作,完成中藥材普查樣地41塊,搜集中草藥400餘種,制成中藥標本1500餘份,初步建立中藥材資源數據庫,為全區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林業局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榛子種植、沙棘種植、金蓮花種植和特色山野菜等產業,以『基地+養殖戶』模式,建成100畝老山芹種苗繁育基地和213畝人工標准化種植示范基地,今年山野菜種植達1500畝,成功培育出老山芹、牛蒡、東風菜、馬蹄菜、綿棗兒等50餘種山野菜。在沙棘種植上,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為沙棘種植及產品深加工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目前,加林局共有203人栽植沙棘7400畝,栽植苗木618310株。在榛子種植產業發展上,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加林局乾部職工對榛子種植的熱情空前高漲,今年累計完成榛子林培育5萬畝,其中:人工種植10000畝,野生榛子林培育40000畝。在金蓮花種植上,近年來市場對金蓮花的需求量逐年增長,價格也在同步上漲,金蓮花不但大量用於制藥業,還廣泛應用於茶飲業和飲食業等,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養陰清熱和消火殺菌的作用,被稱為『塞外龍井』,是人們追求的綠色保健食品。加林局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采取自然調整和人工養護、栽培相結合的方式,建設具有生態經濟價值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生產基地,帶動管護職工增收致富。今年在古利庫管護區建成金蓮花育苗大棚40棟,預計產金蓮花苗1700萬株,在古裡苗圃育金蓮花苗60畝,產金蓮花苗800餘萬株。與承德天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金蓮花產業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明年大面積推廣種植10000畝。
在全面推廣中藥材產業和榛子種植、沙棘種植、金蓮花種植及山野菜產業的同時,加林局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林牧模式中的森林豬和蜜蜂養殖做為特色養殖產業發展的重點,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在森林豬養殖上,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已建成養殖基地3個,招商引進綠健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形成集『養、加、銷、服』為一體的生產經營體系,目前已經在上海、杭州、義烏等地建立了『大興安嶺森林豬肉』專賣店,擁有完整的營銷團隊,經營網絡已初步形成。在蜜蜂養殖產業發展上,加林局充分利用施業區內豐富的山花資源大力發展蜜蜂養殖產業,該產業不僅不破壞資源環境,還能通過蜜蜂的傳花授粉作用,提高植物的種子結實和發芽率,使植物更加茂盛,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今年,全局共有40名職工養殖蜜蜂11000箱,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