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訊 國慶節期間,有200多家非遺傳承人、非遺工藝、書畫藝術、展覽展示、教育體驗等館(街)區入駐落地的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試營業,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日前,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簽約儀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OID注冊中心發放了首批非遺『電子身份證』,標志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互聯網時代的正式到來。
而簽約儀式主角兒之一,竟是大慶非遺項目『平安福』。

中國福文化(上海)展示中心。
受邀入駐非遺文化城,盛世平安福大受歡迎
走進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大門,第一眼就看到紅彤彤的福字、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對聯……讓你不自覺地走進去一探究竟,這就是中國平安福文化(上海)展示中心。
走進展示中心,『福氣滿堂』、『五福臨門』、『平安五福』、『福地納福』等平安福文化原創作品映入眼簾。『平安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呂國明代表中華盛世平安福產業,在大廳內展示系列產品,介紹了創意過程,時不時地引來陣陣掌聲。
『來我這兒發展吧!』早在今年年初,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董事長陳鄧華就向呂國明伸出橄欖枝,直到9月份纔正式簽約入駐。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管委會將『平安福』這個具有民族文化意義的場館,破例安排在最佳位置:世界非遺文化城大門口,主街第一家。中國平安福文化(上海)展示中心就這樣創生了,同時成立了中國福文化委員會和中國福文化中心,呂國明擔任兩個機構的主任。
由於非遺文化城也是剛剛啟動,人氣並不旺,但『平安福』展示中心卻始終人來人往。自入駐以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展示中心就接待了世界文化總會會長范光陵、北京十大榜樣人物夏虹、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中國剪紙藝術家交流團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團體和個人。
『我們一起合作吧!』呂國明告訴記者,這其中有不少是專門來求合作的,目前,他已經與飛點兒磁性剪紙、萬蝶尤布藝剪紙合作開發了平安福磁性剪紙產品。
『給我們的學員講一堂傳統教育課吧!』最讓呂國明感到高興的是,上海復旦大學的處級乾部培訓班、上海師資培訓中心等團體慕名來聽『平安福』文化傳統教育課,而這項課程也將作為一項常規課程,進入師資培訓中心的課堂。
好的寓意和文化發展潛力讓『平安福』拔得頭籌
伴隨著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的成立,中國非遺總部大數據庫和中國非遺OID注冊中心也同步建立。全國諸多非遺項目均申請注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OID注冊中心唯獨選擇了一個市級非遺項目『平安福』作為首個簽約注冊項目。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OID注冊中心是非遺產品的注冊與傳承保護平臺。』呂國明介紹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OID注冊中心隸屬於國家OID注冊中心(工信部科技司),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國際國內相關標准對非遺作品進行編碼注冊,使非遺作品能被廣泛又准確的識別、認知和追溯,保護傳承人與消費者的利益。
用通俗一些的語言來解釋,就是非遺產品在該中心注冊後,會得到一個獨一無二的『電子身份證』,也就是全球產品OID統一標識,實現一物一碼。而後,經過賦碼的非遺產品將納入全國統一產品數據庫,數據庫將跟蹤產品在生產、庫存、物流、銷售等各環節數據。消費者通過特定的手機APP識別非遺產品上的電子標簽,便可讀取該非遺產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成分、操作記錄等信息。如果是假冒偽劣的產品,系統將有效識別,並做出提示,實現非遺產品防偽的功能。
『入選首個注冊項目,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對「平安福」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呂國明說,在上海的世界非遺文化城受到歡迎,就完美詮釋了大家對『平安福』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它的文化影響力遠遠不是它被評定的等級所能包含的。
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福文化是中華民族認知度最高的文化,而『平安福』是對千年福文化的深邃闡釋,能使人們用歷史觀的視角認識文化傳承。加之OID注冊是一個新興事物,選擇用『福』字開頭,也希望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手動安裝專屬APP,貼近標簽即可驗明正身
記者看到,在幾幅『平安福』產品的右下角,已經貼上了像二維碼一樣的標簽。『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標簽,而是一個芯片,是采用一定的技術,將這幅作品的各項數據寫進芯片,然後貼到產品上,這樣的話,芯片和產品就成為一體了,只要不撕掉這個芯片,無論誰買到這個產品,都能通過手機查詢到該產品的各項信息。』
呂國明說,芯片上的信息,只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OID注冊中心和產品的原創者有權更改,確保可以有效杜絕惡意仿制,保證『平安福』品牌正宗性,有利於『平安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入駐世界非遺城,尤其是進行OID注冊,成為第一個獲得非遺『電子身份證』的項目,驚艷了世界的目光,而這些在呂國明看來,只是對接了一個平臺,讓『平安福』能更好更快地與世界接軌。他自己想做大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摸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把更多大慶的優秀文化帶出來,從上海這個國際窗口向世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