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中國最冷小鎮』利用『冷』資源催生『熱』旅游
2016-12-07 20:1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海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7日訊(記者 姜海濤) 由於緯度與海拔雙高的地理位置,大興安嶺呼中區被稱為 『中國最冷小鎮』。曾經作為大型林工企業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自全面停伐後,呼中人利用獨特的生態資源發展旅游產業。

霧?景色。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據了解,呼中區素有中國偃松之鄉、寒帶黑木耳之鄉、紅毛柳之鄉的美譽。境內千米以上高峰859座,其中,白山峰景區內的小白山海拔1404米景色宜人,是國家級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3A級白山景區、省級地質公園蒼山石林,興安之巔大白山、萬年彩繪岩畫遺跡的『龍首洞』等80餘處景點。先後被評為『首批中國森林大氧吧』、『中國最美十大秋色』、『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等。

小白山的迎客松。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停伐前,呼中漫長的冬季,曾是木材生產的黃金季節。作為我國大型森工企業,在開發建設的40多年中,呼中累計為國家貢獻木材2027萬立方米。停伐後,當地以生態旅游為主打,讓冰雪、嚴寒真真切切成為加速呼中經濟發展的寶貝,讓這座小鎮像磁石一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攝影發燒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霧?景色。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呼中區圍繞『保生態、惠民生、促發展』的工作目標,加速企業轉型步伐,著力壯大優勢產業,確立了以休閑生態旅游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定位,充分利用漠河—呼中—加區三點一線的地域優勢,『興安環線、呼中必看』,呼中是大興安嶺黃金旅游環線上不可或缺的一站,旅游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在打造『最冷小鎮』『冷』字文化和『興安之巔』的『嶺』字文化的同時,呼中區不斷加強旅游資源的整合,將各季節景色進行分類。著重打造春看紅毛柳、夏賞大森林、秋觀五花山、冬攬大冰雪的四季觀賞游玩格局,讓游客來了有看、有玩、有體驗。

霧?景色。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2016年,呼中區以建設最冷小鎮旅游元素符號為主題,在各主要街道制作冰雕、雪雕,增添最冷小鎮冬季旅游特色,打造冬季旅游亮點。謀劃開展林海雪原森林穿越等特色冬季旅游產品,打造仿雪鄉林場,按照節氣時間,合理配置冰河紅柳、魔界探秘、寒冬冰霧、大嶺霧?、杜鵑傲雪、白山雲海、呼瑪河冬韻等最冷小鎮十大景觀旅游線路,確定最佳觀賞點,將其串聯成『最冷小鎮』獨特景觀。呼中冬季氣溫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天氣就達20餘天,冬季河面霧氣蒸騰彌漫,飄忽不定。如遇天冷風大,霧氣會更加濃厚。凡是有循環水流經過,並有樹木的地方,都有霧?生成,方圓百餘裡一片銀白的世界,頗為壯觀,被人們稱為『童話世界』。通過開闢一條沿河欣賞霧淞,雪地徒步的霧淞景觀帶,讓游客在最佳地段能夠欣賞到最美的霧?景觀。建設白山景區野外帳篷營地和地窨子等基礎設施。

小白山景色。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同時,呼中區以最冷小鎮地標為背景,開展潑水成冰藝術秀,開展挑戰最冷小鎮極寒勇士耐力賽,用燈帶部置周邊的冰雪雕作品,對周邊進行美化亮化營造最冷小鎮節日氛圍。在地標南側建設篝火池廣場,打造傍晚娛樂環境。在最冷小鎮地標西側呼瑪河河面上依托大面積的原始冰雪資源開展雪地夢想秀,冰雪體驗區,雪地摩托,坡道雪板滑行等各項娛樂活動,將最冷小鎮地標周邊建設成為呼中的標致性景觀區。

霧?景色。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面對日漸昇溫的旅游市場,呼中區不斷加強景區配套設施建設,自籌資金完善了白山景區、蒼山石林景區等旅游基礎設施,2016年累計投資857萬元,對景區道路等進行改建昇級,滿足火爆的旅游市場。

小白山棧道。東北網記者 姜海濤 攝

  在旅游市場監管方面,呼中區對於游客比較敏感的衣食住行等價格問題,成立了相應的四大商業協會,根據市場行情統一定價,嚴禁欺客、宰客行為發生。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