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訊(記者 陳顯春)13日,全國(伊春)毛皮產業發展峰會在伊春市林都賓館舉行。與會專家、業內人士圍繞國內外毛皮產業現狀分析及展望如何支持毛皮拍賣行建設、如何發揮養殖聯盟的作用、如何加強行業標准建設等內容進行討論,推動我國毛皮產業整體大發展快發展。

峰會開幕式。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伊春市代市長韓庫致辭。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伊春,滿語是衣料、毛皮的意思,意為『盛產皮毛的地方』,素有『中國紫貂之鄉』的美譽。據了解,毛皮動物產業已經納入伊春市畜牧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目前,『伊春森林貂』產業已初具規模。毛皮動物產業是以伊潤集團為龍頭,組建伊春市毛皮動物養殖協會,形成了『公司+基地+林(農)戶』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今年,該公司從丹麥購進1.5萬只優質種貂,為把伊春建成全國優質種貂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伊春市毛皮動物養殖協會揭牌。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記者從峰會上獲悉,我國自1956年開始從前蘇聯進口水貂、狐狸原種同時利用我國特有的野生烏蘇裡貉分別作為種源進行飼養繁殖,並在黑龍江橫道河子、太康、密山,遼寧金州、吉林大安、山東煙臺設立第一批毛皮動物養殖場,至今已有60年了。目前我國的養殖野生毛皮動物皮張主要產區有山東、河北、及東北三省和內蒙,其中山東水貂皮產量最大,河北貉子皮產量最大,東北三省特別是黑龍江省飼養野生毛皮動物皮張質量最好。我國水貂產量從2015年的6000萬張減產至今年1800萬張,屬於水貂養殖大國,但不是強國。

峰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黑龍江是我國最大的皮草制品消費市場,對高質量的進口水貂皮服裝需求極大。伊春獨特的『冷資源』優勢,與國外主要發達水貂養殖國家緯度相近,環境類似,非常適合毛皮動物的生長繁殖,生產的動物皮張皮板薄韌,絨毛細密豐厚,毛質光澤艷麗,保溫性能好,毛皮動物養殖產業發展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