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2月14日訊 記者見到許耀東時,他剛從遼寧回到工地。作為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至佳木斯客運專線第五標段項目部執行經理,許耀東之所以有時間去遼寧洽談下一個工程,是因為他帶隊建設的線路於去年12月份就完成了主體工程,比計劃提前了一年半。
為什麼建設速度如此之快?建築質量怎麼保證?戴著眼鏡,頗有些學者風度的許耀東告訴記者,保履約、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和保利潤,靠的是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的管理。
許耀東他們負責的哈佳客專第五標段從方正站起到方正縣與依蘭縣交界附近處止,全長51.65公裡,於2014年6月末進入施工現場。
進場後,許耀東和班子其他成員踏勘線路,優化施工圖紙,根據合同制定項目目標,核算成本,調配人員和物資。
本標段線路有34公裡穿行在林區。項目部進場時,還有很大一部分線路所佔林地沒有征用下來。他們決定先建設非林地線路,等林地征用下來後再集中力量建設那部分線路。
許耀東負責的第一工區建設的14.5公裡線路,基本上全是耕地,於是成為全標段要率先完成建設任務的區段之一。雖然線路建設在平原區,但建設難度一點不小:14.5公裡線路中有11公裡穿行在水田區,地下水位高,有水深基坑長時間裸露常會塌方;另外還要盡量減少施工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為此,許耀東制定了『即時開挖、即時回填』的基坑挖建原則。原來築建一個路基基樁要4天左右,用了這種方法2天就可以築建一個。
水田深基坑塌方的問題解決了,一個新的挑戰又要去面對。鐵路線路要斜跨哈依煤氣輸送管道,施工期間或鐵路使用期間很可能因為震動導致燃氣管道出現安全問題。為此,許耀東與相關專家進行了三番五次的研討後,在管道外側人工下挖然後給管道包上防護牆後在上方覆上厚厚的沙土,於是成功攻克了又一道難關。
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工地增加了增溫和保溫設施,以防止混凝土遭受早期凍害。為了確保安全和質量,許耀東還在施工現場增加了安全和質量監督員實現全方位監控。即便如此,許耀東還是放心不下,把自己的鋪蓋卷搬到工地,與工人們吃住在一起,隨時對現場進行監督和指揮。
2015年11月20日,隨著哈佳客專跨221國道64米長現澆連續梁和進得莫利站場196米長道岔連續梁的吊裝完成,許耀東負責建造的一工區線路的主體工程就全部完工了,這比原定日期提前了一年半。據初步測算,許耀東的第一工區為公司節省成本達1400餘萬元。
第一工區的線路修完了,許耀東也有了更多時間支持其它工區的建設。『到現在,哈佳客專五標段線路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6%。明年5月底前,全標段竣工的目標肯定能實現。』許耀東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