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5日訊 哈爾濱市商務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哈爾濱鐵路貨運口岸進出口國際集裝箱743標箱,同比增加164.41%;進出口貨物60592噸,同比增長37.3倍。1-11月,鐵路貨運口岸累計進出口國際集裝箱4316標箱,同比增加58.44%;進出口貨物86654噸,同比增長263.07%。口岸貨運量爆發式增長,印證著哈爾濱經濟的活躍程度。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幅達到7.5%,在全省和東北四個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一,連續9個季度領跑東北三省。
盤點前三季度,哈爾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44.2億元,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6.9%、二季度的7.1%,提高到7.5%,高於上年同期0.5個百分點,高於年初預期目標上限0.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高於全國0.8個百分點,穩定在中高速增長的合理區間。哈爾濱市統計局局長劉彪介紹,全市工業用電量已連續9個月均保持正增長;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均保持較好增長態勢;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走勢回暖,9月份當月由負轉正,結束了連續24個月下降態勢。『可以說,哈爾濱頂住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各方面正在出現積極的變化,能夠感受到經濟回暖的曙光越來越亮。』
據介紹,前三季度哈爾濱經濟運行向好的一個重要亮點,就是實體經濟表現喜人。在大型企業面臨發展轉型、結構調整的壓力面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5.6%,消費品市場(零售總額)增長10.3%,其他盈利性服務業增長14.8%,實體經濟對全市經濟形成了有力支橕。轉方式、調結構,哈爾濱市對負重前行的工業經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發力,開展了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專項活動,解決設備拆除、資金籌措、人員安置等關鍵問題,全年將壓減粗鋼產能120萬噸。做好產業優化昇級大文章,推動食品、裝備制造、醫藥、石化等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工業生產好於預期,76.3%的大類行業、66.7%的產值前20戶企業、四大主導產業均實現增長,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將首次突破1000億元。
隨著大處室改革,簡政放權,審批提速,以及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全面實施,創新活力加速釋放,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民間投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態勢,全市民間投資1-10月增長9.6%,增幅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1個百分點,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76.1%。投資400億元的萬達文旅城、馬來西亞建榮集團投資80億元的波塞冬海洋樂園項目,以及投資60億元的龍江航空、投資50億元的傳化智能公路港、投資30億元的雨潤物流中心等現代服務業大項目,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提昇了服務業層級。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市場主體7.99萬戶,新增注冊資金188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3%和90.6%。
通過動能轉化,新動力的成長勢頭良好。創新政策加速集成,哈爾濱市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對科技成果轉化和『雙創』政策進行擴充、昇級。新技術新產業加速興起,機器人、石墨烯、芯片存儲等尖端領域又有新突破,7戶企業的高精尖產品為『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貢獻了『哈爾濱力量』。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71.8億元,同比增長5.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由上年增長15.7%提高到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