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12月14日電 近期,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黑龍江分中心(簡稱黑龍江互聯網應急中心)依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木馬和僵屍網絡監測處置機制》的相關規定,深入開展木馬、僵屍網絡專項打擊工作。據監測顯示,自2016年7月份以來黑龍江省受木馬、僵屍病毒感染的計算機數量持續下降,由7月的55941臺下降到本月的35991臺。哈爾濱、佳木斯、大慶木馬或僵屍程序受控主機IP數量佔比分別為26.89% 、14.13%、9.13%,位列受攻擊前三位。

黑龍江省木馬或僵屍程序受控主機IP數量按地市分布情況。

黑龍江省木馬或僵屍程序受控主機IP數量月度統計情況。
互聯網安全名詞解釋
木馬:是以盜取用戶個人信息,甚至是遠程控制用戶計算機為主要目的的惡意代碼。由於它像『間諜』一樣潛入用戶的電腦,與戰爭中的『木馬』戰術十分相似,因而得名木馬。按照功能,木馬程序大體可分為:盜號木馬、網銀木馬、竊密木馬、遠程控制木馬、流量劫持木馬、下載者木馬和其它木馬7類。木馬病毒程序是由控制端程序(客戶端)、木馬程序(服務器端)、木馬配置程序組成。
僵屍程序:是用於構建僵屍網絡以形成大規模攻擊平臺的惡意代碼。按照使用的通信協議,僵屍程序可進一步分為:IRC僵屍程序、Http僵屍程序、P2P僵屍程序和其它僵屍程序四類。
僵屍網絡:僵屍網絡是被黑客通過使用戶感染僵屍程序而集中控制的計算機群,其核心特點是黑客能夠通過一對多的命令與控制信道操縱感染木馬或僵屍程序的主機執行相同的惡意行為,如可同時對某目標網站進行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或發送大量的垃圾郵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