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8日訊 寒冬季節,對農機生產企業來說,基本都已進入『貓冬』時間。然而,在佳木斯高新區農機產業園內,一批『老字號』企業仍在滿負荷運轉,並帶動著配套企業『隨機而動』。
走進佳木斯高新區農機產業園,常發佳聯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寬闊的大門很是顯眼。這個企業前身是佳木斯老牌國家重點企業佳聯收獲機械有限公司,2010年,江蘇常發集團對企業進行收購重組,這個『老字號』實現了華麗轉身。
在鉚焊車間,電焊火花四濺,工人們正忙著制作CF809大型收割機的零部件。『再有幾天,鉚焊工作結束後就能組裝出成品了。』車間主任李長春告訴記者,目前企業正在為2017年儲備生產CF809、CF506兩種機型各100臺。其中CF809機型今年得到改良,使用大糧箱,水平卸糧方法采用的是美國先進技術,可大幅提高水稻收割效率。像這樣的產品昇級,公司每年都要做。
『根據今年農機銷售情況和市場預測,公司計劃2017年繼續生產各類機型699臺。』企業生產部部長李軍說。
由一個老字號企業轉型昇級為現代農機產業『領頭羊』,企業的法寶是什麼?
『首先是質量,然後是技術。』李軍擲地有聲。今年,企業預計實現產值2.2億元,實現稅金800萬元。
作為2010年第一家搬入農機產業園的企業,園區也成了常發佳聯的第二個『娘家』,一些配套企業紛紛在周邊落戶,既方便溝通,還能減少運費,為公司提高競爭力創造了條件。
金蘭馬橡膠制品制造公司就是園區內為常發佳聯提供配件的眾多企業之一。常發佳聯產品所需的橡膠墊、尼龍制品都由這個企業供應,很多配件是獨家供應。
金蘭馬公司進入農機產業園之前,廠區面積只有2000平方米。進入園區後,廠區面積擴大到4萬平方米,公司購置了先進設備,產品種類共有5000多種。今年預計實現產值5500萬元,實現稅金300萬元。
佳木斯陽光農機機械有限公司創建於2001年,企業進入農機產業園後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執行副總裁鄒方成指著一臺大型機械說:『這是我們生產的牧草壓扁割曬機,一臺能賣到40多萬元。機械采用先進的液壓橋系統,方便操作,工作效率高,很受市場歡迎。』
佳木斯高新區經貿發展局局長於海波說:『高新區今年組織了4次園區企業配套會,鼓勵他們互相了解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很多困擾企業發展的問題在園區內部就能消化解決。』
鄒方成告訴記者:『沒進園區時,這些農機生產企業都分散在各處,各乾各的,互相不了解。進入園區後,園區不僅對我們大力扶持,提供方便,還給我們搭建了互相了解合作的平臺。我們企業和園區內很多企業變成了合作伙伴,實現共贏。』
據了解,目前佳木斯農機產業園重點發展大型收獲機械、動力機械、農機具、水田機械、漁業機械、畜牧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及配套產品。已入駐企業54戶,累計完成產業項目投資5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4.34億元,形成七大門類80餘種系列農機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