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9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指出,深度開發「原字號」,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糧食精深加工,做強綠色食品加工業,為農業地區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指明了方向,是我們奮力走出新形勢下加快發展新路子的金鑰匙。』望奎縣委書記單偉紅說,『在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我們深刻認識到「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是實現農業產業化、農區工業化、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最基本的發展思路和現實路徑。』
摸准『底』定位發展方向
飄雪時節,單偉紅帶記者走進望奎縣龍薯聯合社,在培養室,一瓶瓶脫毒試管苗靜靜地繁育。這裡人員稀少,記者原以為大隊人馬回家貓冬,一問纔知,他們是集體南下,赴廣東湛江遂溪縣種馬鈴薯去了。據留守人員介紹,望奎縣從去年開始采取『政府搭橋、合作社經營、農戶兩地生產』的方式,由龍薯聯合社牽頭在廣東進行『北薯南種』試驗,趟出了『一年三熟』種田致富的新路子,近5000畝域外種植基地5個月創收1000萬元。今年,龍薯聯合社又在遂溪縣流轉3000畝土地,進一步擴大了種植面積。
單偉紅告訴記者,馬鈴薯是望奎縣主要農業產業之一,『北薯南種』是望奎積極拓展外埠市場的有益嘗試,縣裡還通過引進科技力量、培育優良品種、延伸產業鏈條等舉措,努力將馬鈴薯產業打造成望奎縣的支柱富民產業。
厘清『家底』,找准優勢,縣域發展纔能有的放矢。望奎縣農牧資源富集,形成了包括馬鈴薯、玉米、水稻等在內的八大產業生產基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均值超過13億公斤,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縣、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縣。畜禽出欄量在全省位居前列,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中國瘦肉型生豬之鄉。2015年,全縣生豬飼養量達189.4萬頭;畜牧業總產值實現44.5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52.5%。
『農業是望奎的基礎』,單偉紅說,圍繞這一縣情實際,望奎確定的縣域經濟發展總體定位是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加速由農業地區向工業地區轉型發展,由『農字號』向『工字號』轉型發展,由『原字號』向『精字號』轉型發展,打造現代化大農業全產業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抓好『頭』建設綠色基地
單偉紅認為,『糧頭、農頭』這『兩頭』是打造農業產業鏈條的基礎。在做大『兩頭』,建設高標准綠色基地上,望奎縣通過創新農業經營主體,推動土地流轉,促進土地規模經營,不斷提高農產品基地的規模化、標准化、專業化水平。
據了解,目前,望奎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256個,規模經營土地72萬畝,初步形成了以東南部為主的優質專用玉米、以西部為主的綠色有機稻米、以中部為主的綠特色作物、以東北部為主的非轉基因大豆和優質雜糧、以東南部為主的瘦肉型生豬、以西北部為主的草食畜牧業等七大優質原料專用基地,以龍蛙公司為代表的企業帶動型、以龍薯聯合社為代表的社社聯合型、以通江鎮正蘭頭村為代表的村集體主導型等新型合作經營模式得到不斷推廣。
單偉紅介紹,望奎縣綠色食品標准化生產基地達122萬畝,無公害認證面積達256.2萬畝。建設互聯網+綠色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5處,龍蛙農業進入全省100個重點建設基地,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全縣有20戶食品加工企業建立了原料基地,訂單面積達41.9萬畝,其中,良源食品等10戶企業都牽頭成立了『企業+基地』型合作社。
擺好『尾』打造產業鏈條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這樣一組數據:2011年以來,望奎縣共引進建設產業項目228個,拉動固定資產投資近150億元,引進項目數量和到位資金額度分別是『十一五』時期的7.3倍和3.2倍。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望奎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
『栽下梧桐樹,方能引得鳳來棲。』單偉紅說,為促進綠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近年來,望奎縣將產業園區建設作為全縣招商引資的聚集區和產業項目建設的核心區來抓,大力實施築巢引鳳工程。按照打造全省一流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園的發展定位,完成了園區的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園區逐漸發展壯大,並成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現已入駐74戶企業,其中農產品加工企業35戶。
為切實增強招商引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單偉紅提出創新招商模式,在全縣開展『點對點』精准招商。以推進農區現代化為目標,突出圍繞資源招商、尋求合作招商、啟動閑置資產招商和放大品牌效應招商,為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隨著招商引資的推進和產業項目的發展,望奎縣以綠特色產品為原料的農業全產業鏈不斷發展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雙胞胎飼料、高賢酒業等為代表的糧食加工產業鏈,以雙匯北大荒、眾鑫達食品等為代表的畜禽加工產業鏈,以順康蔬菜、雪靈峰中藥刺五加紅酒項目等為代表的果蔬加工產業鏈等『七大產業鏈』,並在此不斷拓展延伸之下,帶動了以雙匯冷鏈物流、嘉匯物流等為代表的物流業,以三寶包材、宜盟包裝等為代表的包裝業等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鏈初步構建起了望奎『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基本框架。目前,全縣農產品綜合加工轉化率達到55%,農產品加工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65%。
樹品牌實現『銷得好』
近年來,望奎縣以品牌化戰略定位發展綠特色食品產業,全力打造全省知名食品工業大縣,全面炒熱叫響『中國·望奎』寒地黑土綠色食品種植基地品牌、生產加工品牌、特色產品品牌。
單偉紅說,望奎縣積極鼓勵優秀企業爭創品牌,對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的每個企業獎勵20萬元,對成為省級著名商標的每個企業獎勵5萬元,先後打造了『龍蛙』牌大米、『黑土根』牌大豆油等一批有競爭優勢的精品名牌,全縣省級著名商標達到4個,特別是『龍蛙』牌大米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今年將望奎大米成功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將高賢老酒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隨著一批批綠特色食品走進國家、省、市名優品牌行列,望奎優質農副產品暢銷國內外。
針對下步工作,單偉紅談出自己的看法。望奎縣要立足全縣一二三產業的自然條件稟賦,按照『優農、強工、擴服』的思路,牢牢把握『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方向,堅持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全力打造綠特色食品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形成產業鏈條集群發展效應,增強新型主體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能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