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大慶『換肺人』『滿月』醫護人員送暖心紀念冊
2016-12-19 08:09:21 來源:大慶網  作者:沈艷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9日訊 從術中到術後康復,照片記錄下每個有特殊意義的瞬間,並肩作戰的醫護人員在照片左右附上真切的祝福與希冀。

  12月14日,是我省首例跨省自願器官捐獻第一人樊玉珍『換肺』一個月的日子。像紀念新生兒滿月一樣,大慶龍南醫院給樊玉珍送出了特別的滿月禮——一本DIY『生日紀念冊』。而樊玉珍家人也在這一天給醫院送去了牌匾和感謝信,感謝醫院肺移植團隊給予樊玉珍重生。

  自11月12日醫院為56歲纖維肺末期患者樊玉珍完成省內首例跨省器官捐獻DBD肺移植手術以來,一個月過去了,目前樊玉珍已經初步度過了圍手術期的感染期和急性排異期,近日即可出院回家。

  樊玉珍氣色一天比一天好。

  畫漫畫寫祝福 暖心紀念冊字字溫情

  『最艱難的日子咱們走過來了,今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大姐,你要加油!』

  『大姐,是您對生命的熱愛和堅持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意義,我們會一直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的心願,就是您能快點康復;我的小祈盼,就是您能永遠安康。』

  『每天看著你的笑容,打心眼裡佩服你的堅毅。其實你不知道,是你的堅強和樂觀給了我們信心和勇氣……』這是醫院肺移植團隊醫護人員寫在樊玉珍『生日紀念冊』上的話。

  11月12日,醫院為樊玉珍完成了黑龍江省首例跨省器官捐獻DBD肺移植手術,樊玉珍在這一天得到重生。經過醫患一個月來共同的努力,目前樊玉珍生命體征平穩,生活可以自理,徹底糾正了術前出現的呼吸衰竭癥狀,近日即可出院回家。

  為了慶祝樊玉珍『滿月』,醫院肺移植團隊醫護人員為樊玉珍制作了『生日紀念冊』,從術中到術後康復,第一次下地行走,第一次微笑,每一次有特殊意義的節點,都被定格成了永恆。醫護人員把這些照片粘貼到紀念冊上,在後面寫下了祝福和心願,這是一份專屬於他們共同的記憶。。

  接受『換肺』手術前,呼吸對於樊玉珍來說是一種奢望,只能靠吸氧維持生命的她,如今真切感受到了呼吸的甜美。

  重生的生命滿載希冀

  一個月前,樊玉珍被推進手術室時,樊玉珍的丈夫李寶昇哭了。

  『雖然相信醫院的技術實力,但仍無法預期她會怎麼樣,心裡做了最壞的打算。』因為不忍看到妻子渾身插滿管子躺在病床上的樣子,術後第三天,李寶昇纔敢走進ICU,『進去之前心情很忐忑,進去之後看到她說話喘氣很流暢,底氣非常足,出乎意料。』

  雖然在ICU看到妻子術後恢復不錯,可是一想到妻子接下來還要面臨隨時可能致命的感染期和排斥期,李寶昇又陷入了日夜沈重的擔懮中,整晚睡不好。

  『出ICU前那段時間最難過,很煎熬。』李寶昇說,那段時間他忘記了怎樣去笑,腦子裡想的都是妻子的病情,直到11月23日,妻子從ICU轉入普通病房,他懸著的一顆心纔放下。妻子從ICU走出那一刻,李寶昇緊緊把她抱在懷裡,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送樊玉珍出ICU。

  走出ICU,夫妻倆緊緊抱在一起。

  『等我病好了,我好好侍候你。』

  『你還侍候我呢,我把你侍候好就行了。』這是夫妻倆在病房裡的對話。

  面對即將出院的妻子,李寶昇說,妻子對他而言,是『失而復得』,他會格外珍惜今後的日子。目前已經做好准備,一切聽從醫囑,照顧好妻子,因為妻子的生命不再屬於自己或者家人,而是承載著醫院肺移植團隊所有醫護人員的希冀。

  出院後會全程跟蹤 預後治療經驗將用於臨床

  『肺相對於其他器官來講,是開放性器官,移植感染率高,風險也大。』

  據李永剛介紹,目前就患者圍手術期來講非常成功。術前,樊玉珍不能下地,離不開氧氣,生活不能自理,現在不需要再吸氧,可以正常呼吸,下地活動、睡覺都沒有問題,完全恢復了自理的生活,呼吸衰竭病癥已經徹底糾正,只是從事體力運動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是,肺移植後長期要應用的免疫抵制劑,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機體抵抗力,這也無形中增大了感染的幾率,特別是北方冬季呼吸系統疾病本就高發。

  『目前感染控制很好,但不排除還會感染的可能。患者出院後自體鍛煉等因素,也都決定著移植肺將來存活的時間。』李永剛說,患者出院後,醫院也會全程跟蹤預後管理,對每一天的情況做到及時掌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醫院會將這例手術積累下來的診療經驗,應用於今後重癥搶救臨床治療中,讓醫療成果惠及大慶及其他地區的更多患者。(照片均由院方提供)

首頁  上一頁  [1]  [2]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