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龍江創業者掀起新一輪創業熱潮 瞄准冰雪商機分享"冬風"紅利
2016-12-19 10:26:5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天月 閆紫謙 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19日訊 12月的龍江,游客或許會醉心於如詩如畫的冰雪奇景,而我省的創業者們,寒潮下、冬風起,他們熱情不減,正蓄勢待發,掀起新一輪創業熱潮。

  『在創業方面,冰雪產業鏈很長,從賽事、場地、器材裝備、培訓,到相關上下游產業,如地產、娛樂、旅游等,涉及面廣,發展空間巨大。我省冰雪運動的投資與創業雖然剛剛起步,卻已進入快車道。』我省創新創業研究者賈波說。

  而龍江創業者們也敏銳地看到了這個商機,他們正用不同的技藝,開拓擴展我省冰雪產業並積極投身其中。

靺鞨繡繡娘在雪鄉展示繡法。

  從公益項目到創業實踐高端滑雪服務產品受青睞

  進入12月中旬,我省大部分地區即便是白天的最高溫度,也逼近零下15攝氏度。雖然嚴寒刺骨,但校園冰雪運動卻『熱』得出奇。

  記者了解到,受場地限制,我省多數中小學有滑冰課卻沒有滑雪課,而哈爾濱體育學院師生共同建立的『飛雪滑雪俱樂部』,初衷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飛雪滑雪俱樂部」最開始是一個公益項目,主要承擔哈體院「公益推廣滑雪運動進校園」活動,幫助哈爾濱市幾十個中小學免費建立簡易雪坡,提供免費的滑雪設備,並進行專業的滑雪教學。』俱樂部主要負責人、哈體院冰雪運動科學研究所主任李興洋告訴記者,『在公益項目中,我們發現了專業滑雪培訓這塊市場缺口,就立刻做了起來。』

  飛雪滑雪俱樂部的初始創業項目之一,是由俱樂部中的大學生創業者運營的『飛雪滑雪冬令營』。這個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哈體院學生張兵說,『剛進行滑雪課時,很多家長擔心安全問題。當他們發現在專業的指導下,滑雪不但安全且有利於身心後,便希望在寒假時付費繼續讓孩子學習滑雪。哈體院在尚志市帽兒山有專業的滑雪場和配套設施,我們嘗試著與學校溝通,很快就把這個創業項目做起來了。』

  據了解,『飛雪滑雪冬令營』目前已營收幾十萬元,完全由創業學生自己運營,並擴展出從初級到高級不同級別類別的冬令營項目。

  當然,老師們也沒閑著,李興洋告訴記者,『我們邀請北京、上海、蘇州等城市一些實力較強的民辦中小學來我省參加冬令營,由哈體院的專業教師提供滑雪培訓。』

  『很多學校願意參加,甚至很多家長希望同行,但同時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滑雪設施和配套設施要達到一定標准。』李興洋說,『很多發達城市的家長和學生能夠承受較高的價格,但同時對服務、雪道設施和配套設施要求也更高。受2020年冬奧會推動,北京、河北兩省市的滑雪設施發展較快,這讓我們感受到很大的競爭壓力。』於是,飛雪滑雪俱樂部今年開始嘗試質優價高的高端滑雪服務產品,獲得了相當多消費者的青睞,李興洋感嘆,『滑雪市場消費昇級的時代到來了。』

  『雖然我們師生創業實踐越來越紅火,飛雪滑雪俱樂部也變成一個創業孵化平臺,孵化出了眾多的冰雪運動創業項目,但我們的公益初衷不會變。創業的營收相當部分也要用於公益,為省內更多中小學提供更好的免費滑雪服務。』李興洋說,『我們希望通過免費的公益項目,培育出更多潛在滑雪消費人群。』

   穿針引線繡出冰雪奇觀創業帶動農村女性致富

  冬月的牡丹江雙峰林場如夢如幻,靈動醉人。細膩綿軟的白雪在不同自然條件的塑造下,形成了如蘑菇、如動物、如建築等百態造型,置身其中猶如妙曼生動的童話世界。渤海靺鞨繡第四代傳承人趙艷玲帶領十位繡娘,身著艷麗的滿族服飾,架繡臺於冰雪之中,飛針走線,用色時而淡雅,時而濃重,把潔白無瑕的雪鄉美景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絹布上。

  渤海靺鞨繡,來源於1300年前渤海國(位於我省寧安市渤海鎮及周邊地區)當地百姓使用的傳統針法『雞爪針』,也是滿族刺繡的前身。孫艷玲從小學習這種古老技藝,並在學習繼承的基礎上,改良傳統的『雞爪針』,創造了『三角針』針法。

  改良後的渤海靺鞨繡線條流暢,用色靈活,它一改傳統刺繡針法『密接其針,排比其線』,而采用長短交叉的線條,分層加色的手法來表現畫面。亂針繡近看針法絮亂,無拘無束,遠觀卻有不同於畫的特殊藝術效果,層次分明,色彩豐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適合塑造光影效果下冰雪的層次感和展示北方雪花玲瓏剔透的六棱型。

  靺鞨繡的高級繡娘告訴記者,靺鞨繡三角針主要取材於冰雪題材,純潔清透的色彩效果深受南方游客的喜愛。畫面上,雪掛枝頭,藍天白雪相互輝映,近景的輪廓刻劃清楚,遠處漸趨模糊,充分展示冰天雪地之間寧靜曠遠。靺鞨繡獨具冰雪特色的展現方式和精巧的繡工讓趙艷玲創辦的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從年銷售額幾萬元發展到現在的1300萬元,來自上海、廣東、浙江等南方省份的訂單紛至沓來。

  如今孫艷玲伴隨渤海靺鞨繡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批保護名錄,並帶著工藝精湛的繡品走過了三十多個國家。靺鞨繡成為了龍江乃至中國的一張獨特的繡品名片,被業界稱之為『刺繡中的油畫』。而公司1372名合作生產性員工和當地農村的兼職婦女平均每年2萬元至6萬元的收入,積極帶動了脫貧致富的步伐。

   瞄准龍江紀念品市場提昇家鄉冰雪旅游知名度

  第一次接觸劉陽的時候,開朗的笑聲就如同她的主打創業商品——東北大花布制作的『東北妞』一樣溫暖又治愈。

  『在學校上創業課時,老師就曾告訴我們,找到熱門產業邊緣地帶進行創業,有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受學校創業教育的啟發,在哈爾濱學院中文系畢業兩年後,劉陽創辦了哈爾濱布布精心手工藝品銷售有限公司,設計了招牌布藝玩偶『東北妞』,成為很多南方游客眼中的冰雪吉祥物。目前,公司年銷售額已經達到十餘萬元。

  每到龍江的冬季旅游旺季,省內各知名旅游景點的旅游紀念品銷售區就出現了劉陽團隊的身影。一個個顏色鮮艷、活潑可愛的東北大妞玩偶讓南方游客愛不釋手。

  來自深圳的游客趙剛說,把這憨憨的東北大妞帶回家,老人看著喜慶,孩子覺得可愛,最重要的是,看到用大花布做的東北大妞,自己仿佛一下子就置身於冰天雪地與熱情奔放碰撞的美麗龍江。

  女兒剛過百天,但劉陽卻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邊,因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在微信平臺中不停地閃爍,仿佛在對她說『龍江冰天雪地的旅游旺季已經到來』;當一個個小包裹滿載著熱情與祝福由團隊工作人員發往全國各地和省內各銷售點,劉陽也為自己當年看准了家鄉特色、辭職選擇創業的決定感到自豪。

  『我相信,憑借著龍江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龍江人的質朴與熱情,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黑龍江,感受黑龍江,愛上黑龍江,而我創業的公司也會隨著家鄉旅游知名度的提昇,越辦越好。』劉陽說。

責任編輯:劉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