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組建大數據移動應用聯盟 創建智慧城市
2016-12-22 13:41:00 來源:人民郵電報  作者:趙祥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2日訊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的催化融合,信息通信界限逐漸模糊、外延不斷拓展、主體日益寬泛,電信監管工作面臨新的挑戰。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近年來邊實踐邊思考,以融合理念、系統思維謀劃工作,以開放、共享、互動、共贏、聚能、有效的心態,走出行業『一畝三分地』,重新劃定監管邊界,拓展監管職能,整合監管力量。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與22個廳局建立了聯動機制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多個政府部門、園區、企業共同搭建『互聯網+』平臺,建立『制度+科技』『影響力+推動力』內外傳導機制築牢網絡安全防線,更是聚政府廳局之力和黑龍江信息通信業之力出臺了《黑龍江省電信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行業協同監管顯現出1+1>2的效果。2014年~2016年建設基站8.6萬個,是2014年之前全部基站總數的1.6倍;全省網站備案主體信息准確率為99%,接入信息准確率為94.7%,『兩率』均居全國首位。

  共建信息基礎設施,夯實『發展之基』

  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綜合實力強弱的重要標志之一,成為壯大信息消費、拉動有效投資,促進『四化』同步發展,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助推器和發動機。特別是對於黑龍江省而言,在資源能源工業出現歷史性拐點,經濟增長從中高速轉入低速運行的狀況下,亟須加快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抓住信息服務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發展後勁。

  基於此,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以開放的心態,突破監管邊界,促成『多部門協調聯動』凝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量。與22個相關廳局建立聯動機制,推動發布各類支持性政策文件10餘份:與省政府辦公廳強化溝通,2014年以省政府名義發布了《『寬帶龍江』戰略及實施方案》,2015年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發布了《關於支持全省寬帶網絡昇級改造工作的通知》《黑龍江省信息通信業支橕『互聯網+』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各市、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支持寬帶網絡建設。與省投訴中心協同配合,2015年1月和5月分兩批對哈爾濱太陽島景區、哈爾濱地鐵集團等全省48家阻礙基站建設的黨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進行了通報,效果立竿見影,太陽島景區主動聯系鐵塔公司,配合基站選址工作,多年無法入場建設的問題得到根本解決。完善了與住建系統的工作協調機制,建立了例會、通報和工作協作參與三項制度,整治物業服務企業亂收費行為,深入落實光纖到戶國家強制標准,節省建設資金16億元。與省發改委、國土資源廳、環保廳、住建廳、交通廳聯合下發了支持4G網絡建設的政策文件,明確了省市縣相關政府部門聯動責任,將4G網絡建設納入城鄉規劃,禁止物業收取入場費。推動省委宣傳部下發了《關於做好4G基站建設宣傳報道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級新聞宣傳部門和省直主要新聞單位要充分報道4G基站建設的重要意義,普及電磁輻射知識,曝光阻撓4G基站建設及破壞基站設施的單位、群體和個體;對於企圖利用輿論監督阻撓4G基站建設的行為,要從大局出發、從群眾根本利益出發,明辨是非,妥善應對,對拿不准的問題,要及時與省通信管理局溝通。與新華社黑龍江分社、人民網黑龍江頻道、黑龍江電視臺、黑龍江日報、東北網等10餘家主流媒體建立了廣泛而緊密的聯系,對行業重點事件進行及時全面報道。這些舉措營造了利於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社會和輿論氛圍,變『一家』之事為『大家』之要,形成了齊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共搭『互聯網+』平臺,強化『服務之力』

  服務是信息通信業的根本。當前,信息壁壘帶來的諸多服務問題,突顯出構建一體化服務平臺的迫切需求。在這方面,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把搭建好『互聯網+』應用平臺作為重要抓手,積極發揮黑龍江省信息服務業推進組的職能,主動作為,統籌協調,與相關廳局、市地政府、產業園區、信息服務企業等通力合作,發揮互聯網滲透融合之長,彌補信息服務差異化之短,使『互聯網+』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推動『互聯網+』行動計劃在黑龍江深入落地實施。

  一方面,樹立開放、協同、共享的理念,整合社會和行業資源,形成力量穿透、期望激發、社會平衡的監管新格局。與工信委聯合舉辦了『第一屆黑龍江省互聯網大會』,與省委宣傳部、省廣播電視臺舉辦了『移動互聯網應用論壇』,與省科顧委舉辦了『第一屆大數據論壇』,與工信委、科技廳舉辦了10場行業應用對接會,與45家互聯網企業和數據中心成立了『黑龍江省新技術新業務推廣應用聯盟』,與55家企業成立了『大數據應用聯盟』,受省政府委托與省新聞辦、省發改委共同發布全省35個『互聯網+』行動計劃,與哈爾濱市政府、大慶市政府共同推動哈爾濱經開區『中國雲谷』和大慶高新區兩個大型產業園區建設;推動省政府出臺大數據中心電價優惠支持政策,促進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億林、國裕等大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在全省形成一定影響力。

  另一方面,立足電信和互聯網行業,全面推動『互聯網+』在農業、醫療、教育、旅游等重點領域的融合應用。醫療方面有移動公司農村心電遠程會診項目;智慧城市有移動公司4G『無線視頻監控』項目和電信公司智慧城市一卡通項目;互聯網教育有移動公司『校訊通』項目和聯通分公司『班班通』項目;農業方面有電信公司農技寶信息管理雲平臺、智慧大棚等項目,特別是農墾的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寒地水稻高科技信息化園系統、綠色農產品追溯系統等『互聯網+』應用平臺趨於完善,促進農業生產的集約化、數據化、精准化、智能化。

  共築網絡安全防線,編織『防護之網』

  當前,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滲透,面對復雜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需要各方齊抓共管,共同打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近年來,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不斷探索安全新理念,堅持靜態安全防護和動態形勢分析相結合、內部嚴格管控和外部交流合作相結合。

  通過建立對內『制度+科技』、對外『影響力+推動力』兩大動力傳導機制,不斷增強電信網和互聯網管理能力,推動構建全省網絡安全環境。會同公安廳、安全廳、掃黃打非辦公室、工商局等部門開展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專項治理、垃圾短信治理、打擊傳銷、電話『黑卡』治理等專項行動20餘項;特別是2014年黑龍江管局首次牽頭公安、網信等部門開展了貫穿全年的『春綠、夏潔、秋爽、冬清』互聯網管理專項行動,為構建『安全、有序、整潔』的信息消費環境奠定了基礎。2016年,組織召開了『第一屆黑龍江省互聯網安全大會』,與公安廳、安全廳、網信辦、科研單位、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等聯合成立了『黑龍江省互聯網安全志願者團體聯盟』,與省政法委、省綜治辦、省公安廳等部門聯合組建電信網省際出入口詐騙電話防范攔截系統建設協調小組,匯聚多方力量『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加快攔截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共築全省網絡與信息安全防線。今年1~11月,共屏蔽垃圾短信息號碼76萬個,攔截垃圾短信息2837萬條;全省網站備案主體信息准確率為99%,接入信息准確率為94.7%,『兩率』均居全國首位。

  共創良好法制環境,鍛造『破冰之鑰』

  立法是一塊難以撬動的堅冰,卻也是強化和固化『紅頭文件』效力、約束和規范企業及用戶行為、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的不二選擇。為了有效改善全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環境,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動加強部門間協作,全力推動《黑龍江省電信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立法工作。2015年3月立法進入實質性推動階段後,多次與省政府法制辦、省人大城建委、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住建廳、環保廳、相關地市政府部門、立法行政相對人溝通協調,形成了管局主導、各部門協調聯動的立法統一戰線。經過不懈努力,《條例》高票通過人大審議並於2015年10月1日起全面施行,其立法站位之高、立法亮點之多、立法速度之快、立法條款之實得到了社會和業界好評。

  《條例》作為第一部信息通信業地方性法規,有效填補了全省信息通信業立法空白,在全社會營造了『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律氛圍。哈爾濱市交通局開放城市公交車首末站用於基站建設,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路燈管理處同意在市區街道建設路燈景觀塔,佳木斯市園林處主動規劃全市28所公園實現4G覆蓋,鶴崗市房產局開放全部物業煙囪用於基站建設。特別是《條例》規定的取消事先環評可平均節約審批時間125天,基站建設有效時間由原來的兩個月增加為6個月,基站建設數量和速度倍增,2012年建設基站6000個,2013年8000個,2014年24000個,2015年31000個,2016年30700個。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