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雜糧產業研討會在大慶召開 專家建議開發蕎麥主糧飲品
2016-12-23 10:51:38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3日訊(記者侯巍)『蕎麥營養價值好,經濟效益高,是優質的營養強化和藥食同源類產品的原料,適用於開發功能性食品,把吃糧食改為『喝糧食』。22日,中印雜糧生產加工技術學術研討會暨黑龍江省雜糧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大慶舉行,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於寒松提出『四化』開發蕎麥產品,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於寒松教授作報告。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我國蕎麥常年播種面積100萬公頃,蕎麥產量7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穩居世界第一大蕎麥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位。甜蕎主要在北方種植,而苦蕎主要在南方種植。目前,國產蕎麥加工主要有蕎麥米,掛面和茶。因其粒加工特性差,產品不標准化,加工專用品種培育及加強加工特性研究需要加強,於寒松教授研發團隊通過加工品種專用化、專用品種基地化、傳統產品標准化、加工技術現代化,『四化』規劃,加強蕎麥的研究力度,通過深加工技術和生特技術,研發主要包括乳飲料、纖維飲料、固體飲料和酒精飲料等系列產品,改變食用方式,把『吃糧食』的方式改變為『喝糧食』。並把雜糧食品主食化做研究方向,將蕎麥籽粒或蕎麥提取物添加到豆基食品中,開發豆基雜糧主食化系列產品,開發食品劑型的功能食品。

  目前,繼蕎麥方便系列食品,於寒松教授的研發團隊又相繼開發了蕎麥鮮食面、蕎麥乳飲料、蕎麥米酒、蕎麥茶、蕎麥芽米糊等多種新產品,已經廣泛用於市場。於寒松建議,蕎麥具有耐旱,適用性強,富含活性蛋白,應加強產學研,將產品向『全營養、功能化、主食化和高值化發展。

  來自印度和我國雜糧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300餘人參會,中印21名專家圍繞中印雜糧生產加工技術領域發展現狀與趨勢、聯合開發模式等新理念、新課題做學術報告和產業報告,針對我省雜糧產業發展現狀與發展方向及制約雜糧產業發展的問題進行高端研討。

  此次研討會由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共同主辦,大慶市科學技術協會、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承辦。

責任編輯:劉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