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何以更加奪目??關於大慶油田二次創業、再創輝煌的調查
大慶油田從1995年起開始二次創業。幾年來,他們創造了三大奇跡:高產再高產的奇跡:一次創業油田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達20年,在已超世界同類油田穩產最高紀錄8年的基礎上,1996年以來又實現高產穩產3年,並可以有把握地繼續高產穩產12年。貢獻再貢獻的奇跡:一次創業時期他們向國家提供利稅1200億元,近3年又實現利潤、上繳稅費800億元,相當於1997年全國國有工業年利稅總額的1/4以上。死面變活面的奇跡:在原油年產5000萬噸以上23年的基礎上,他們又向國家作出莊嚴承諾,到2010年繼續保持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通過加快石油化工、多種經營的發展,保持經濟總量持續增長。近三年來,產值、利稅已經出現加快增長態勢,特別是去年,面臨油品走私影響關井限產、原油價格與國際市場並軌減收、遭受洪澇災害減產等三次衝擊,在累計經濟損失近50億元的嚴峻情況下,全年仍實現原油產量、上繳利潤不減,為確保實現全省乃至全國經濟增長目標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慶油田這顆共和國現代化建設的國寶明珠,何以能夠放射更加奪目的光彩?
大慶人充分認識到,科技進步對於大慶油田的二次創業比一次創業更為重要。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都使原油可采儲量明顯上昇,對國家貢獻明顯增加。由於二次采油穩油控水系統工程的實施,僅『八五』期間就增產原油610萬噸,增收節支150億元;三次采油技術中的聚合物驅油技術的采用,又使原油可采儲量增加2億噸左右。大慶油田在依靠科技進步實現高產穩產和挖潛增效中做到了『五個力度超常』。
領導重視科技力度超常。大慶油田歷來都是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石油管理局科技委員會主任歷來都由一把手兼任,並形成了集科技決策、規劃、投入、改革於一體的強有力的組織領導與管理體系。事關油田發展前途命運的穩油控水和三次采油等重大科技系統工程,都由油田主要領導同志牽頭組織,既掛帥又出征。因此,大慶油田科研成果越來越多,推廣面也越來越大,近三年每年取得科技攻關成果幾百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穩油控水系統工程)、國民經濟貢獻最大的十大科技攻關成果獎(聚合物驅油完善配套技術)各一項。『八五』以來,科技成果在原油生產中推廣比重已達35%;科技進步在油田發展中的貢獻率也明顯增大,僅二次創業以來的三年中,就由48%提高到52%以上,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資金投入科技力度超常。二次創業以來,大慶油田在科學技術研究上捨得投入巨資,力度逐年加大,每年用於科研開發的經費達6億元左右,用於科技進步獎勵的經費為200多萬元。為推廣三次采油技術,僅地面設施和聚合物助劑工程建設即達近百億元。據此匡算,近三年大慶油田每年用於科技進步和成果推廣的投入高達幾十億元,絕對數之大和佔企業同期銷售收入的比重之高,在國有企業中是罕見的。提前科研開發力度超常。在大慶油田二次創業中,堅持科技先行原則,努力做到超前組織科技攻關,對油田開發過程中將要遇到的技術問題提前開展研究,提前預測開發趨勢;超前開展行鈕性礦場試驗,暴露矛盾,總結經驗,指導大面積推廣應用;超前做好工藝技術准備,完善配套工藝技術。基本實現了科研工作提前五年准備,生產建設提前一年安排。特別是近三年大面積推廣科研成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僅聚合物驅油增效就由1995年的100萬噸增加到1998年的800萬噸。組織科技攻關力度超常。大慶油田發揮總體科技實力強大的優勢,對涉及專業學科多、技術難度大的重大科研項目,強力組織開展了多學科幾百名科技人員參加的聯合攻關。二次創業中僅圍繞『聚合物三次采油』、『部分油田的二次加密調整』和『大慶外圍三類油藏高效開發』,就開展了2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研究及一大批重點攻關課題,為大慶油田實現跨世紀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消化引進技術力度超常。大慶油田九十年代引進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生產設備時博采眾長,優選了法國、美國、奧地利等三國技術,生產成本比進口低;為使引進設備技術發揮更大作用,他們對產品生產、聚驅機理、傳輸方式、注采工藝、使用效果等多方面都作了消化提高的工作,使聚驅增油率比進口產品提高2個百分點,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目前大慶油田正在進行改進設備工藝的研究,采用生產高分子量的設備生產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預計產品成本變動不大,而驅油效果將明顯提高,經濟效益極為可觀。
大慶在發展多元經濟上,堅持了『一個超前謀劃』,搶抓『三個重大機遇』,實現了『四個戰略轉變』。
堅持『一個超前謀劃』。大慶油田既從前蘇聯巴庫油田不發展多元經濟導致油盡城廢中感到危機,也從美國原休斯頓油田多元經濟發展後長久繁榮中受到啟示,更從省內外煤炭、森工行業單一發展出現危困中警醒:未來面臨石油產量穩中有降、經濟效益下滑和就業壓力加大三個不可逆轉,不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就難以避免油盡企衰的厄運。為此他們根據江總書記1990年視察大慶時的指示,未雨綢繆,超前謀劃,在二次創業中制定了多元經濟發展的戰略,立足於多元經濟發展超過資源遞減,走出大慶油田持久繁榮的新路。
搶抓『三個重大機遇』:搶抓油田穩產需要石油化工支橕的重大機遇,大力發展高水平的石油化工產業。三次采油技術的應用推廣,給油田發展石油化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三次采油采用的聚丙烯?胺、表面活性劑、氯鹼三大化工助劑從國外購買價格昂貴,且遠水不解近渴;由國內其它石化企業去乾,遠距離運輸成本過高;上策是自己上馬,既能以石油化工促石油穩產,又能以石油穩產保油田化工,還能使石油化工成為多元經濟的支柱。因此,大慶油田投入80億元,建成了年產5萬噸聚丙烯?胺等一系列石化項目。近三年,大慶油田石油化工不僅已實現產值超百億元,更重要的是已注入10多萬噸聚丙烯?胺,起到了注入1噸增產原油120噸的效果,累計增產原油價值150多億元。抓住油田高產穩產期經濟實力雄厚的重大機遇,加大向多元經濟的投入。近幾年由於石油價格逐步到位,使大慶油田經濟效益進入高峰期。他們在保證為國家貢獻不減的同時,不遺餘力地擠出資金投入發展多元經濟,每年的投入都在20億元以上。搶抓油田為保穩產高產內需增加的重大機遇,加快發展為油田建設服務的多種經營。大慶油田為保證穩產高產,逐年加大基建投入,設備物資需求不斷增加,此時發展為油田建設服務的相關產業,既可降低油田生產成本,又可逐步佔領外部市場,為形成新的多元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大慶油田的多元經濟已能夠滿足油田建設需求的1/3左右,創造了佔油田20%左右的產值,為保證油田穩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從油田主體轉崗分流職工近2萬人,降低油田成本6億多元,並安置油田新增就業人員近5萬人,保證了社會穩定。
實現『四個戰略轉變』:實現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向既為油田服務,又為社會服務的市場經濟戰略轉變。目前,大慶油田已有上千種產品進入外部市場,僅建材業256種產品中,就有167種。油田還闢建了多種經濟產業園區,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把內外優勢結合起來,形成聯合開發、共闖市場的新格局。實現由單一的農副業、商飲服務業向石油化工、建築建材、機械電子等多支柱產業的戰略轉變。目前,大慶油田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非油工業企業已增加到228個,比1995年增加了兩倍多,其中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已有8個。多種經營產值和銷售收入分別以年均24%、37%的速度增長。實現了由分散經營向規模化、集團化經營戰略轉變。二次創業中大慶油田針對多種經營長期處於分散、規模過小、重復建設、效益不高的問題,以優勢企業為龍頭,進行專業重組,實行集團化經營,現已形成十幾個專業集團,參與市場競爭。實現了由單一國有國營向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的戰略轉變。大慶油田從資本運營入手,積極探索企業產權改革的路子。現已改造組建了10個股份有限公司、30個股份合作制公司,在多種經營職工隊伍中,集體經濟已佔到80%以上。
大慶人在二次創業中堅持推進改革,開展『五算五練』,實施精細管理,做到萬元產值耗能只有4噸左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近50%;人均勞動生產率達到15萬元,高於全國油田系統1倍以上,確保了年上交國家利稅費指標不減。
算成本帳,練降耗功,從改革分配制度入手,對生產費用實施精細管理。大慶油田首先打破先乾後算、一本大帳的『大鍋飯』核算體制。特別是1997年以來,他們全面推行『成本超支一票否決制』,加大實施核定定額、節獎超罰的成本核算改革力度,對所有企事業單位實行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核算到人、獎罰並舉的效益承包責任制、資產經營責任制和費用包乾責任制。對當年成本費用、投資超支單位扣罰30%獎金,對連續兩年成本超支單位的行政一把手基本不予聘任;對節支單位可按節支額40%提取獎勵和福利基金。1205鑽井隊近兩年不僅勞動生產率提高50%,鑽井優質率達100%,生產費用也節省了約10%,共節支600多萬元;油田運輸公司1997年虧損高達7000多萬元,去年他們精簡機關人員省一塊,盤活閑置資產賺一塊,轉崗分流人員承攬工程增一塊,扭虧為盈。
算流通帳,練調控功,從改革管理辦法入手,對資金、物資實行精細管理。一是抓資金流通改革,實現財務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轉變。1997年,大慶油田成立了財務結算中心,將原來分在二級單位的資金實行統一管理,每筆錢該借不該借,該花不該花,全部由財務中心進行控制,有效地遏制了資金體外循環和分散使用。每年僅在控制計劃外支出、非生產性開支和銀行利息三個方面即可節省支出近10億元。二是抓物資流通改革,實現由多頭和零散采購向集中和大額采購轉變。1997年油田成立了物資采購中心,實行全油田物資統一采購、批量采購、網絡采購、招標采購等方式,平均節省末購成本5—10%,又有效地遏制了物資采購中的各種不正之風。
算投資帳,練節支功,從改革計劃體制入手,對基本建設實施精細管理。二次創業以來,大慶油田基本建設任務量平均每年以近20%的速度遞增,1997年達100多億元。他們認准基建項目對外是一塊『肥肉』,對內是一塊潛力。去年開始在項目建設的經營方式上向市場經濟靠攏。在油田內部,他們拿出30%的建設項目,由計劃分配變為招投標確定建設單位;在油田外部,拿出基建工程量的20%,由一對一地簽訂承包合同變為向社會公開招標。這一舉措使基建項目不僅工期短、質量優,且比工程預算節省了1—2%。
算資源帳,練經營功,從改革管理機制入手,對外圍油田開發實施精細管理。為扭轉開發外圍油田豐度低、費用高、得不償失的局面,大慶油田改革經營方式,先後與肇東市、肇源縣聯合開發建設了榆樹林和頭臺兩個小油田,實行與大慶油田母體分離,形成以資產連接為紐帶,股份制為載體,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共同受益的新格局。榆樹林油田自運作以來,大慶油田在征地、生產組織和油田保護等方面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肇東市高度重視油田的管理和發展,偷竊現象基本杜絕,損失大量減少,開始出現了油田盈利、地方受益的好勢頭。
算質量帳,練嚴字功,從改革管理方式入手,對崗位責任制實施精細管理。大慶油田針對少數單位和一些環節管理粗放、質量滑坡的問題,在二次創業中采取重大舉措加強管理,不僅總體上達到了ISO9001管理標准,而且在微觀上使每年都搞的崗位責任制大檢查取得實效,從單純解決生產管理的常規性問題向解決深層次問題延伸。特別是去年在油田開發建設以來第101次崗位責任制大檢查中,他們發揚『三老四嚴』的優良傳統,抓住了『中十六聯現象』(這一先後投入1.4億元,為期兩年正式建成的原油加工處理中轉站,投入運行不久,即暴露出工程設計、設備器材和施工質量存在106個質量問題)大作文章,主要領導同志不護短、不手軟,先後兩次在『中十六聯』召開揭擺問題和復查驗收現場會,讓當事責任人多次在電視中向油田職工說明問題和分析原因,並以此為契機在全局開展大討論、大反思和大檢查、大改進活動。先後對『中十六聯現象』涉及的66名責任人作出了嚴肅處理,督促他們對各種問題迅速全面地進行整改後,這個站質量指標、設備指標和安全指標均達到100%,一躍成為樣板標兵。油田上下舉一反三,深挖細查和整改解決各種跑冒滴漏問題上萬個,減少潛在經濟損失上億元。
據大慶油田今年對兩萬名職工的思想狀況問卷調查顯示:81%的職工認為『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紮實』;79%的職工『對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充滿信心』,認為『改革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出路』;90%的職工認為『油田精神文明建設非常必要』;67%的職工表示『個人利益服從國家、集體利益』;62%的職工選擇『遇到歹徒行凶時挺身而出』。這表明大慶油田一次創業中形成的大慶精神,在二次創業中不斷得到繼承、激發和昇華,成為再創輝煌的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證。
(一)時代特點發生了變化,堅持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行傳統教育沒有改變,做法又有新發展。油田黨委堅持把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會戰傳統教育職工做為永恆主題,制定了《『九五』期間職工傳統教育規劃》,系統編篡傳統教育教材,建立和完善了鐵人紀念館、石油科技博物館及1205、1202鑽井隊等一批傳統教育基地。一以貫之的傳統教育,使新一代鐵人式的職工、鐵人式的隊伍不斷湧現。青年工程師曹陽,寧可右腎壞死切除,仍然連續10個月奔波在省內外科研現場;油建公司承擔陝京116公裡輸油管線敷設任務,克服千難萬險,工程進度和質量奪得了陝京會戰的唯一金牌;物探公司進入青藏高原『無人區』進行地質勘探,抱著『決不給大慶旗幟抹黑』的信念,寧可60天中平均每名隊員體重拼掉24斤,硬是高質量完成了物探任務,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樹起了大慶精神的豐碑。
(二)面臨任務發生了變化,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人沒有改變,內容又有新發展。他們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乾部職工,解決油田改革、發展的實際問題,確立了『發揚大慶精神、搞好二次創業、實現三個目標、再創大慶輝煌』的整體思路,出臺了『把體制搞順、把機制搞活、把管理搞細、把技術搞精、把隊伍搞強、把效益搞好』的重大舉措,明晰了努力打好『企業改革攻堅和石油科技攻關』兩大戰役的主攻方向,有力地推動了油田的改革和發展。油建公司走出大慶,先後中標承攬到新疆輪南油庫、庫鄯油庫、塔中四聯合站等一批重點工程,累計完成塔裡木油田70%的產能建設量。
(三)物質條件發生了變化,大慶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沒有改變,形式又有新發展。他們自覺從嚴用黨政機關用車編制和標准進行控制,從黨政主要領導到班子成員及所屬二級單位,都沒有購買進口豪華轎車。去年,還從現有機關用車中擠出280輛支援一線生產單位。面對原油限產、價格並軌、特大洪災等造成的經濟損失,大慶油田開展了『學習王啟民,算好三筆帳,為二次創業再做新貢獻』活動,盈利單位挖潛增效、節能降耗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虧損單位扭虧增盈、走出困境的思路進一步明晰,一個人人『講投入、算成本,想效益、重管理』的風氣逐步形成。
(四)客觀環境發生了變化,堅持用一批又一批體現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先進典型鼓舞人、教育人沒有改變,內涵又有新發展。他們采取引路子、搭臺子、壓擔子的方式,重點從科學技術、經營管理人纔中培養典型。為此,他們樹立起了以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為代表的一批典型群體,並加大組織學習宣傳推廣先進典型的力度,油田廣大乾部和職工進一步增強了『珍惜大慶光榮史,再創大慶新輝煌』的責任感、使命感。新鐵人王啟民『寧可把心血熬乾,也要確保油田穩產高產』的誓言日益成為廣大職工熱愛油田、愛崗敬業的自覺行動。老鐵人王進喜的後代王月甫,擔任油田某運輸公司經理,靠股份合作制集資200萬元起家,現已形成數千萬元的資產、年創利潤超百萬元的實力。設計院工程師馬開龍,在主持數字移動通信系統項目建設中,創造了當年談判、設計、施工、投產、見效的『五個新紀錄』。發達國家一個大公司以配豪華汽車、給高級住房和優厚待遇為條件欲聘請他,而他卻以『我的一生在油田』婉言回絕。油田黨委特別關心和愛護先進典型,讓典型不但在精神上得到激勵,而且每年都對突出的先進典型給予物質獎勵,並在外出學習、旅游療養、住房分配、子女就業等方面給予特殊照顧。
(五)油田班子多次發生變化,堅持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促進油田改革和發展沒有改變,思路又有新發展。油田黨政領導始終堅持弘揚大慶精神不動搖,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斷線。去年,油田黨委提出了開展『四進四到四出』(即思想政治工作進班組,到人頭,出乾勁;進班子,到成員,出思路;進市場,到客戶,出效益;進鄰裡,到家庭,出新風)活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把觸角延伸到企業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形成了全方位齊抓共管的新局面。還開展了以『創建文明礦區、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爭當文明職工』為主要內容的『三創一爭』活動,有效地提高了企業的文明程度和職工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