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央視調查6家大型醫院揭驚人內幕:醫生回扣竟佔藥價近半成
2016-12-25 07:23:40 來源:央視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上海某知名醫院每年的門診量超過400萬人次,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記者發現,這家醫院幾乎每天都有上百個『特殊患者』前來就診。這些所謂的『患者』手中都沒有病歷,出現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規律,一般都是醫生中午或下午下班前1個小時左右。更為奇怪的是,這些所謂的『患者』在1個小時內,要進兩三個診室。記者注意到,這些所謂的『特殊患者』互相都比較熟悉,對不認識的人都保持高度警惕,只有在診室沒有患者情況下纔進入,而且還要把門反鎖上。他們究竟是什麼人?與醫生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系呢?記者歷時8個月,調查了上海、湖南兩地的6家大型醫院,終於揭開了秘密。

  醫藥代表天天跑醫院

  『統方』一個月賺一部手機

  在一家醫院,記者和一名醫院保潔人員攀談起來。醫院保潔人員說,這群所謂的『患者』其實就是醫藥代表,他們除了向醫生推銷藥品,還和醫生有『私事』要做。但對於是什麼『私事』,他不願多說。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借機進入了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個診室。雖然已經是下班時間,診室裡也沒有患者,但是醫生並沒有離開。記者看到,診室裡聚集了十幾個醫藥代表,有的醫藥代表還在醫生的電腦上查詢醫生的用藥情況。這些醫藥代表無一例外都在和醫生聊著用藥量的話題。

  統計醫院各科室的實際用藥情況在業內稱為『統方』,也就是核算每名醫生一個月的用藥量。『統方』的目的是什麼?記者調查了解到,醫藥代表代理的每種藥品一般有十幾名甚至上百名醫生使用,而一天平均只能找到3到4名醫生,因此醫藥代表幾乎天天都到醫院蹲守,對各個科室進行『統方』。

  醫藥代表和醫生談『私事』時一般都不允許其他人在場,顯得很神秘,至於談什麼『私事』,都不願多說,但很顯然是一種交易。

  下面是一位醫生和醫藥代表的對話:

  醫生:開了兩張處方。

  醫藥代表:要努力一點兒啊,我4月1日把苹果6手機丟了,很郁悶。

  醫生:這個月幫你把手機掙出來。你放心,我們肯定給你賺一個手機。

  醫藥代表當時要購買的這款手機市場價在5000塊錢左右,泌尿科專家門診的這名醫生,竟然聲稱一個月內通過開處方藥,就能幫醫藥代表賺到買手機的錢。

  原來,醫生開出處方後,只要患者購買了藥品,醫藥代表就能獲取近10%左右的提成。這也就是醫藥代表幾乎天天往醫院跑,希望醫生多開藥的重要原因。

  醫生開藥高回扣

  三分鍾收四份份子錢

  醫生開處方,醫藥代表能獲得10%左右的提出,那開藥的醫生又有什麼樣的利益呢?記者利用特殊錄像設備,在鏡頭下找到了答案。

  醫藥代表:這是上個月的份子錢。

  醫生:好的。

  醫藥代表送給醫生的信封裡裝的就是藥品回扣,業內也叫份子錢。

  記者隨後又對醫院另外一個診室進行了調查,發現這個診室的醫生,同樣也收到了醫藥代表送的藥品回扣。

  醫藥代表:150盒,雖然寫的是10塊/盒,但我是給你的12塊/盒的價格(回扣)。

  醫生:好好好。

  也就是說,醫生開出一盒藥,就能得到12塊錢的藥品回扣,這名醫生一個月開了150盒,就收到了1800塊錢的藥品回扣。而這僅僅是一種藥品的回扣金額。這名醫生一個月開了多少種藥品?有多少名醫藥代表送多少回扣?記者無從得知。

  記者歷經8個多月,對上海市四家醫院的近百名醫藥代表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這些醫藥代表進入診室後,幾乎都做了同一件事。其中,這名醫藥代表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內,給三名醫生送信封。而一名醫生,在3分鍾內,就收到了四名醫藥代表送來的信封。

  在另一家醫院,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品,標價是129元,給醫生的回扣是45元。也就是說,藥品回扣佔到了藥品價格的35%左右。

  這麼高比例的藥品回扣返給醫生,並不僅僅在上海發生。記者在長沙的一家知名醫院調查時,一名醫藥代表向記者透露,他們返給醫生的藥品回扣比例高的在40%左右。

  業內人士透露,藥品的中標價越高,回扣的空間就越大,就越能激勵醫生多開處方。藥品的回扣一般至少要在中標價的20%以上,纔能保證有一定的銷量。

  『醫院藥品采購目錄裡如果有兩種藥都是用於治療同一種疾病的,一種回扣比例為25%,一種為13%,醫生一般都開回扣比例高的。』一名醫藥代表說。

  藥品中標價

  是供貨價的數倍甚至超10倍

  安徽省太和縣是全國最大的藥品集散地,在這裡可以買到國內外4000多家藥廠生產的25000多種藥品。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裡銷售的藥品價格遠遠低於一些大城市醫院的中標價。

  記者:苯紮貝特片?

  醫藥公司銷售人員:我們這個供貨價是14元。

  記者:中標價是多少?

  醫藥公司銷售人員:中標價是60元。

  這種在市場上只需要14元就可買到的藥品,經過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中標價為60元,是市場價的4.3倍。而這還不算高,還有更離譜的。

  醫藥公司銷售人員:氨曲南應該有10倍空間,賣5塊,中標價50塊3。

  記者:它底價又是多少?

  醫藥公司銷售人員:依達拉奉114元,底價11塊5,9倍,10倍。

  這名醫藥公司負責人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些藥品價格目錄。記者注意到,一些用於心腦血管、抗感染等疾病治療的常用藥品,上海市藥品中標價一般是市場批發價的5倍左右,最高的超過了10倍。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