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狂歡夜已經來了,元旦小長假還會遠嗎?相信這幾天大家都沈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之中,與家人、朋友歡聚一堂,想必有很多朋友更是喝了一頓又一頓。
近年來,我國飲酒人數一直呈上昇趨勢,目前已超過5億人。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36個城市白酒消費者比例高達22.97%。在飲酒量方面,國人也當仁不讓。數據顯示,全國每年能喝掉300億公斤左右的酒;我國飲酒人群平均單次飲酒量為2.7兩(以38度酒為標准),折算成純酒精為41.04克,比世界衛生組織『男性每天攝入酒精量不超過20克,女性不超過10克』的安全飲用標准,高了2倍之多。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出了關於預防酒精依賴的安全飲酒限度:女性不超過1個飲酒單位,男性不超過2個飲酒單位。所謂『1個飲酒單位』,是指含有約18毫昇酒精的酒,如355毫昇的普通啤酒、150毫昇的葡萄酒、45毫昇40度的白酒,或30毫昇60度的白酒。
醫學上已經證明,適量飲酒可以對人體產生真正的健康功效,比如降低膽固醇,強化智能,激發靈感等。如果你是一名達到法定喝酒年齡的成年人,每天晚上喜歡享受一杯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那你應該最能體會到適量飲酒的神奇效果。不過,如果你喜歡酗酒,那你可能跟酒的健康功效無緣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適量飲酒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1、降低有害膽固醇

營養學家和醫學家都曾對『法國悖論』迷惑不解:法國人明明吃那麼多高飽和脂肪的食物,但他們患冠心病的概率卻那麼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後來,研究人員發現,『法國悖論』的產生主要歸功於紅葡萄酒。紅葡萄酒是法國人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它可以減少有害膽固醇,預防血栓,從而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女人每天應該喝一杯葡萄酒(100-150毫昇),而男人可以喝兩杯(200-250毫昇左右)。
2、預防糖尿病

醫學家希望人們記住,適量飲用的酒精飲料可以像其他食物那樣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健康效應。最新的研究發現,對女人來說,酒精可以激發人體產生胰島素,從而預防因血糖突然昇高而導致的二型糖尿病。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纔能確定到底多少量的酒精纔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3、激發大腦智能

葡萄酒可以提高人體有益膽固醇的含量,從而讓血液更通暢地流向大腦。研究人員相信,適量飲酒或許可以擴大大腦的血管,提高血流量,抗擊與癡呆癥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另外,酒精可以讓腦細胞產生可控性壓力,從而幫助它們更好地處理可能導致癡呆癥的強大壓力。
4、預防膽結石

膽結石的主要構成成分之一就是膽固醇。葡萄酒中的抗氧化物可以提高人體(包括膽囊)裡的有益膽固醇含量,減少有害膽固醇,從而預防膽結石的產生。
5、控制體重

實踐已經證明,長期適量飲酒(男人每天2杯,女人1杯)之後,人體可以有效地代謝酒精,不會引起體重增加。如果每周喝5-7杯酒,可以有效幫助減少吃零食和宵夜的次數,防止進食過量。比如,一杯淡味啤酒就可以讓你的腸胃產生飽足感,控制食欲,但又不會帶來過高的卡路裡。
6、預防腫瘤

紅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具有強大的健康功效,可以預防脂肪積累,降低胰島素抗性,預防糖尿病。一些研究人員相信,白藜蘆醇可以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的生長來達到預防和治療腫瘤的效果。它甚至還可以通過阻隔雌性激素的生長效應來抑制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7、強化骨骼

早上喝麥片粥的時候,一般人都喜歡加點牛奶進去。不過,你也可以用艾爾淡啤(Pale Ale)來代替牛奶。很多啤酒,尤其是艾爾淡啤,包含大量的硅元素。啤酒中的硅元素跟牛奶中的鈣元素一樣,都可以強化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松癥。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每天適量喝點啤酒或葡萄酒的人,不管男女,都比那些不喝的人具有更高的骨質密度。
適當飲酒助興是可以的,但切勿『感情深,一口悶』『小酒不斷天天醉』,最後爛醉如泥,禍從酒出。對患有呼吸系統疾病、肝腎疾病、胃酸過多、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癲癇、老年癡呆等的人,要盡量禁酒。從事駕駛員或高空作業等職業的人,應慎飲或不飲。
如何飲酒少傷身
知道了適量飲酒的好處,那我們也要知道一些飲酒少傷身的常識,纔能做到健康飲酒。
1、避免空腹飲酒

調查發現空腹飲酒者發生酒精肝的幾率較大,所以應避免空腹飲酒。可在飲酒前食用些肉類或牛奶:利用肉類、牛奶等食物中的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保護胃部,以防止酒精滲透胃壁,從而降低肝髒負擔,減少酒精肝的產生。
2、溫酒而喝:

溫酒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式。酒從酒窖中來,一般會有乙醛,加熱可以揮發掉乙醛等;加熱到20度就夠了,可以讓胃更舒服一點。盡量不要喝太涼的酒,酒本身在短時間內可使血管擴張,溫度過低的會使胃收縮,這樣易出現胃痙攣等不適癥狀。
3、勿混飲: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混飲不可行。汽酒、香檳、雪碧等含二氧化碳的飲料與酒混合後,會把酒精的不良成分擴散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比如散布於心肝腎等,給這些器髒帶來損害。
如何緩解酒後不適
既然會喝酒就要會解酒,否則不僅醉酒會有失禮儀,接踵而至的頭痛、頭暈、反胃、發熱……也不會讓你好受。
現在市場上,解酒醒酒的產品多為藥品、保健品,它們雖然對於解酒醒酒有一定的功效,但是醉酒後到藥店購買程序太多而不易,並且對於人體有不同程度的傷害。我們來看看哪些食物能緩解酒後的不適反應。
1、蜂蜜水:酒後頭痛

喝點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後頭痛癥狀。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並且第二天起床後也不頭痛。
2、新鮮葡萄:酒後反胃、惡心

新鮮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降低體內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緩解酒後反胃、惡心的癥狀。如果在飲酒前吃葡萄,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3、西紅柿汁:酒後頭暈

西紅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幫助促進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飲品,一次飲用300ml以上,能使酒後頭暈感逐漸消失。實驗證實,喝西紅柿汁比生吃西紅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飲用前若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4、西瓜汁:酒後全身發熱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湯(中醫經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機體吸收而引起全身發熱;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熱去火功效,能幫助全身降溫。飲用時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於穩定情緒。
5、柚子:酒後口氣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就記載了柚子能夠解酒。實驗發現,將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對消除酒後口腔中的酒氣和臭氣有奇效。
6、芹菜汁:酒後胃腸不適、顏面發紅

酒後胃腸不適時,喝些芹菜汁能明顯緩解,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維生素。如果胃腸功能較弱,則最好在飲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預防。此外,喝芹菜汁還能有效消除酒後顏面發紅癥狀。
7、酸奶:酒後煩躁
蒙古人多豪飲,酸奶正是他們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由於酸奶中鈣含量豐富,因此對緩解酒後煩躁癥狀尤其有效。
8、香蕉:酒後心悸、胸悶

飲酒後感到心悸、胸悶時,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達到解酒目的,同時減輕心悸癥狀、消除胸口郁悶。
9、橄欖:酒後厭食

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欲的『良藥』,能有效改善酒後厭食癥狀。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PS:酒後忌飲茶

都以為茶能解酒,卻不知就這樣被『貽誤』多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酒後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現代醫學研究也指出,茶水會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損傷到胃黏膜;同時,茶水中的茶鹼和酒精一樣會導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髒負擔。人飲酒後,在0.5小時?3小時之間,酒精被人體全部吸收,也就是人體酒精值含量最高,酒後四小時纔開始逐漸下降。通常一兩白酒,人體需要36個小時纔能排解完不能吸收的酒精。過量飲酒會導致宿醉,酒後會連續數日有頭疼、頭暈、渾身乏力、精神不支等不良癥狀。
特別提醒:如果是重度醉酒,在解酒的同時,應盡快送往醫院救治。
小編最後提醒大家,飲酒還是要適量,健康飲酒纔有益健康,希望大家保持一個好身體,好在假期過後更好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呦!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