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8日訊 很多人或許還有這樣的記憶,多年前,一入冬,一家人的茶餘飯後經常是拿著凍梨、凍柿子坐在電視機前邊吃邊看邊聊天,以此來打發漫漫的冬夜。
如今,冬天還是一如既往如約而至,冰雪沒有改變它們的樣子,卻點燃了人們激情。
冰雪大世界閃爍冰雪光芒,赫哲雪村昇起炊煙裊裊,杏林湖畔響徹笑語歡歌,臥佛山上演繹速度激情……佳木斯人潛心研究,將冰雪的魅力不斷挖掘、釋放、提昇,再把這份上天賜予的禮物饋贈給世人。

孩子們在杏林湖公園戲雪。

赫哲族冬季捕魚。
提昇冰雪旅游品位凝煉冰雪文化之魂
『冰凌花開敖其灣,晶瑩剔透映山巒。瓊枝搖曳隨風舞,紅燈高掛夜無眠。落雪飛花天上來,夢幻敖其風光無限……』優美的歌聲在敖其灣上空盤旋,赫哲雪村裡,歡樂的人群穿行在漁船、白樺樹、撮羅子小屋之間,用相機記錄著美好的瞬間。『冬天裡的赫哲村別有一番韻味,這一趟不虛此行。』游客們徜徉在美麗的赫哲雪村,發出聲聲贊嘆。
12月20日,這一天是我省第一個全民冰雪活動日,也是佳木斯市第十四屆三江國際潑雪節的開幕儀式,在全新的赫哲雪村裡,歷經十幾個春秋,潑雪節被注入了新的靈魂,用冰雪語言表現出的赫哲雪村獨特的藝術魅力,以赫哲民俗的文化底蘊豐富了冰雪世界的精致內涵。
幾百年前,赫哲族沿松花江而下,他們到達的第一站就是敖其灣,而如今,仍然有佔全國總數近十分之一的赫哲族人生活在這個地方,這是我們發展冰雪文化的優勢,必須充分地加以利用。
2016年,郊區充分總結了2015年『赫哲雪村』冰雪旅游項目的經驗,提前半年對今年的項目進行謀劃打造,將赫哲文化和冰雪文化在同一空間內融合得更加緊密。『在冰雪歡樂谷裡,娛樂項目的周圍以冰雕雪雕的形式重塑赫哲祭祀神壇和圖騰,漁獵雪雕組群;定期進行赫哲文化小品、赫哲演藝舞臺等表演;在赫哲村裡可以吃上赫哲魚宴,住上赫哲民宿,讓游客既能融入到赫哲族的生活當中,又能夠賞冰玩雪,體驗不一樣的雪景風情。』第十四屆三江國際潑雪節成功舉辦的背後,是佳木斯人對故鄉冰雪旅游發展的傾情傾心。
在同江街津口赫哲族鄉、八岔赫哲族鄉,冰雪與民俗融為一體;在湯原縣大亮子河森林公園,冰天雪地中感受抗聯文化、紅色文化。『將佳木斯市紅色基因的抗聯文化、戰天斗地的知青精神、冬捕漁獵的赫哲民俗等多重元素融入冰雪文化,賦予冰雪文化以自立自強、拼搏進取、崇尚自然等全新視角的核心內涵。』佳木斯人正努力踐行著這一理念。
佳木斯正在致力於以地域文化為魂,讓冰雪旅游成為向世界展示佳木斯的基石。

人山人海的赫哲雪村歡樂谷。

潑水成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築牢冰雪活動之基
冰雪旅游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必須要有堅實的基礎設施。
對此,佳木斯有著自己的發展優勢。
觸摸佳木斯這座城市成長的年輪,尋找雪花讓這座城市綻放的理由。而當我們檢索完畢,驀然發現,其實我們要找尋的答案,就在我們搜尋的軌跡之中。
十四年,城市發展思路在昇華,已經舉行了十四屆的潑雪節就是最好的證明。多年的積淀,這座城市從思想上深深認識到了冰雪經濟的重要性,冰雪經濟已經深深融入了它的發展步伐中。
2015年冬,開園僅40天的赫哲雪村成功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6萬多游人,但收益卻並不可觀,『留不住人』成為了問題的關鍵。
在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郊區區委區政府加大了對赫哲雪村的投入,不僅豐富了娛樂項目,也讓赫哲雪村變了樣子。
如今,走進雪村,游人們仿佛回到了漁獵時期的白樺林中,白樺樹皮包圍下的一座座房屋被裝扮一新,空白處繪制的赫哲族圖騰和風俗畫,展現了赫哲族古老的歷史風情。紅磚砌成的火炕,碎花布裁制的寢具,溫暖的煤爐,精致的魚皮畫,赫哲民宿的每一處都滲透了赫哲族人民生活的元素;塔拉哈、剎生魚、炒魚毛,正宗的赫哲魚宴展現出赫哲人的生活智慧;鄉村大集為游人提供綠色健康的好食材,為赫哲雪村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還線。為了完善配套設施,提供優質服務,赫哲雪村設立了兩個旅游接待站,並設有免費專車往返於市內和景區,將游人『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一網打盡。
同時,佳木斯市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佳木斯火車站改造昇級,佳西客運站即將投入使用,機場航班逐年遞增,增大了旅客的吞吐量;近年來,佳木斯加大投入,改造鄉村公路建設,打通旅游通道;日前,隨著最後一座連續梁——跨學府街連續梁的順利合龍,哈佳鐵路佳木斯特大橋主體工程全部按節點工期順利完工,黑龍江東部版圖上一條昂首的『鐵龍』日漸清晰,多城發展的『高速時代』即將來臨,也為佳木斯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
在放眼世界的冰雪旅游戰略之中,佳木斯市加大了對專業性和群眾性冰雪場地、運動場館的投入。本著全民普及、市場主導、因地制宜和融合發展的原則,穩步落實『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計劃,以『第三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和『2016年百萬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動為引領,設計娛樂性、競技性、參與性、安全性相結合的『賞冰樂雪』趣味系列冰雪項目,引導支持冬泳、滑雪滑冰、冰雕雪雕、冬季攝影等協會組織開展系列冰雪活動,並將『體教結合』作為一項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系統工程抓實抓好,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冰雪休閑體育與冰雪旅游的深度融合,調動更多群眾和學生參與冰雪運動,讓更多人享受到冰雪的樂趣。

冬泳。

湯原麗水溫泉。
帶動全域旅游發展做大冰雪產業之實
要想讓冰雪資源變身旅游產業,就要求冰雪游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旅游觀光,要多產業融合發展『冰雪+』,形成冰雪經濟的新理念,這樣纔能達到習總書記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要求。
在經過多次論證研究後,今年7月,佳木斯赫哲雪村項目上引入PPP模式,郊區與哈爾濱海瑞冰雪雕塑設計公司簽訂合約,由政府出資400萬元、企業出資200萬元,並由企業對冰雪項目進行設計建造,再委托第三方進行經營管理,采取『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方式進行投資。3P模式的引入,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經驗豐富的企業在園區設計上獨到的眼光將大大提昇園區景觀及設施的品質,同時也避免了政府經營存在的弊端,使得雪村的建設更有效率、更合理,成為佳木斯冰雪旅游的金名片。
3P模式的嘗試是佳木斯對於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信心和勇氣,接下來,佳木斯市將以《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實施為契機,研究制定佳木斯市冰雪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圍繞『冰雪+』『旅游+』『體育+』等產業要素,引進市場主體和龍頭企業,運用市場化的理念和機制,延伸產業鏈,提昇價值鏈,加大營銷投入,豐富產品供給,引入外部需求,激活域內消費,打造較為完整的冰雪生態鏈。同時,主動將冰雪旅游產業融入全省冬季旅游大局,借助『互聯網+』平臺,形成錯位聯動的產業格局,為發展冰雪經濟提供載體支橕。
在不遠的將來,佳木斯一定會走出一條『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打出轉型昇級系列『組合拳』,引導新興產業走向發展騰飛之路。

捕獵體驗。

臥佛山滑雪場慕名而來的國外游客。
佳木斯冰雪旅游產品
赫哲冰雪歡樂谷:位於國家4A級景區敖其灣赫哲族旅游景區內。在這裡可觀賞赫哲文化元素冰雕雪塑,體驗馬拉爬犁、狗拉雪橇、雪圈等娛樂項目,住赫哲特色民宿、品赫哲美食。
臥佛山滑雪場:國家3S級滑雪場,有四條初、中、高級雪道,今年又新增加400米的電動摩毯。游客可體驗高山滑雪、雪地摩托的刺激,感受電動摩毯的快捷方便。
松花江冰雪大世界、杏林湖公園:市區內冰雪娛樂景區,有高山雪圈、冰上自行車、滑冰、冰上卡丁車等,為游客提供多種親子娛樂項目。
四豐湖冰雪蒙古風情園:位於2A級景區四豐山風景區內。游人可在這裡玩雪地越野車、雪地摩托車、旋轉雪圈、冰上碰碰車等娛樂項目,蒙古包內品嘗特色美食。
湯原森林溫泉養生項目:國家4A級景區湯原縣大亮子河森林公園開展『林海雪原』徒步穿越活動,體驗原始紅松林的浩瀚神秘和抗聯戰士在密林深處爬冰臥雪的艱辛;麗水溫泉休閑廣場開展『寒地溫泉養生』體驗活動,新增特色中藥理療溫泉泡池、紅酒美容溫泉泡池及汗蒸項目,讓游客在冰天雪地時節享受極品溫泉,沐浴冰火兩重天的極致體驗。

赫哲民居。

八岔瑰麗之冬。
佳木斯冰雪旅游線路
臥佛山滑雪場、赫哲族旅游區冰雪歡樂谷的冰雪娛樂之旅
湯原縣大亮子河森林公園、麗水溫泉的冰雪養生之旅
富錦市博物館、同江街津口、八岔鄉冰雪民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