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葦河林業局: 『乾部包保制』致富『動車組』
2016-12-30 09:55:5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新月 馬一梅 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30日訊 在轉型發展的特殊時期,如何讓林區職工群眾盡快富裕起來,關鍵看乾部、看擔當。葦河林業局通過實行包保責任制,讓乾部沈下身,深入基層,為群眾致富解決具體困難。

  葦河林業局青山林場,一場『常規』的會議正在召開。『今天主要是下來進行調研,也是為落實好領導乾部包保責任制。』葦河林業局黨委副書記李廣玉說。

  李廣玉所說的包保責任制,是指林業局成立的由14名黨政班子成員、24名科部長組成的12個包保責任組,由過去的包森林防火,到現在的包所有單位的各項工作,主要目的是推動企業發展,幫助群眾致富。

  在青山林場,食用菌種植戶石連芬就是包保責任制的第一批受益者。

  石連芬介紹,林區停伐後,包保責任制的負責領導就來到林場,幫助他們尋求致富門路。當了解到開展食用菌項目不懂技術時,林業局就開辦了食用菌培訓班,對職工群眾進行統一培訓。如今,這個產業為她家帶來不小的收益。『黑木耳對外加工,我們一年能做10萬袋左右,一年能賺10多萬元吧。』石連芬高興地說。

  黑木耳雖讓職工群眾得到了收益,但他們並不滿足。林場與林業局包片領導溝通後,如今石連芬們又有了新的致富項目——種植羊肚蘑。『今年場長帶我們去四川綿陽學習,帶了一些種子,回來後我們家的溫度達不到,場長就騰出來一間辦公室給我們培養種植羊肚蘑。』石連芬說。

  葦河林業局青山林場場長孫華山介紹:『森工全面停伐以後,一是打破林場職工舊的觀念和以林木為生的思想,二是我們積極探索發展出路,擴大職工致富途徑,目前,我們林場職工家家有項目,搞種植養殖已佔全場總戶數的70%以上。』

  學習新技術只是葦河林業局幫助職工群眾解決致富門路的舉措之一。林業局還力圖通過擴大規模讓更多的群眾獲得收益。

  『2016年省農開辦投資的一個惠民政策,經過林業局的積極爭取將這100座大棚落戶咱榆林林場。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榆林林場的黑木耳在全區都有很好的品質。』葦河林業局榆林林場書記劉志良介紹說。

  這100棟大棚就是林業局實行包保責任制後的又一成果,和這100座大棚一同落戶的還有榆林林場黑木耳種植基地,總佔地面積123畝,項目總投資500多萬元,預計該基地每年可培育掛袋黑木耳500萬袋。

  『每個棚配有一個管護房,每個管護房有一個井,都是10米深的深水井,電、晾曬場都是統一的,供林區職工使用,現在北區的36個棚已經簽完合同了。』劉志良說。

  除了青山、榆林林場,實行包保責任制後,通過招商引資,衝河林場建立了億元菌包加工廠,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幫助平林林場建立了樹莓基地50畝,藍莓基地250畝,幫助榆林林場建立了黑木耳示范基地,建立了林業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等多個項目。

  葦河林業局黨委副書記李廣玉說:『我們10個林場好比10節車廂,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源,我們每一個班子成員,就是這節車廂的動力源,到基層之後,協助基層單位研究產業轉型的項目,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