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市開展一創兩建工作綜述
2017-01-03 16:36:16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李世平 楊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3日訊 引言

  寬廣的路面,整潔的街道,林立的樓群,閃爍的街燈,繁華的商貿,各具特色的小區廣場……

  道路縱橫交錯,立交橋貫穿南北,高樓鱗次櫛比,路燈輝映市區,商城熱鬧非凡、市場密集繁華,休閑場所綠意盎然、花團錦簇,文化景觀獨具魅力,生態公園風景迷人……

  大美雙鴨山,美在不言中。雙鴨山之美,美在依山,美在傍河;雙鴨山之美,美在環境,美在文明;雙鴨山之美,真可謂山美,水美,人居環境更是美。

  堅持『統籌、共享、文明』城鄉建設理念,加快提昇宜居環境質量和民生改善水平,雙鴨山市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建設美麗城鎮、美麗鄉村(『一創兩建』)統籌推進,構建了黨委統攬、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民參與、『五化聯動』的工作格局,全市『一創兩建』工作沿著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大步前行。

  兩年來,全市上下以『一創兩建』為牽動,以『科學統籌、建管結合、注重特色、生態宜居』為方向,以『淨化城鄉環境,樹立文明新風』為主題,全面加強道德、文化、環境、制度建設,持續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創新城鄉環境管護和社會治理,提昇城鄉環境質量和社會文明程度,努力營造發展規劃好、城鄉容貌好、生態保護好、社會秩序好、服務環境好、道德風尚好的創建氛圍,全力打造優美整潔、安全有序的和諧宜居城鄉環境,最大限度地讓雙鴨山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治超高、修巷道,市容整潔百姓笑,生活環境更美好;管道暢、街路寬,花紅柳綠順民願,文明城市雙鴨山』。這是市民群眾對全市開展『一創兩建』工作的評價和認可。A核心詞:用道德豐富內涵——吹響創建文明城市『集結號』。

  市委、市政府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提昇市民素質的途徑、加強城市管理的抓手、造福市民百姓的實事來抓好抓實,立足科學規劃,實施項目管理,形成聯動氛圍。

  按照市委書記孫?對創建工作做出的『要營造人民城市人民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創建氛圍』的批示精神,相繼出臺了《雙鴨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年規劃(2015—2017年)》、《雙鴨山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責任分工》、《雙鴨山市創建文明城鄉測評標准》。

  把創建指標實行項目化管理,實施『功能塑形』、『道德塑魂』、『文化塑品』項目推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成《心字歌》,組織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活動;深入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文明餐桌、文明上網為主要內容的『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組織開展『做謙恭有禮雙鴨山人』活動,舉辦了2次『德耀雙鴨山頒獎儀式』。制定了《雙鴨山市文明窗口20條規范》,紮實推進窗口服務行業開展『創暖心服務·樹滿意品牌』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為文明城市添彩助力』和『十隊志願者』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注冊志願者89811人,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653項;創建國家級、省級鄉村學校少年宮25所,爭取政策資金1000餘萬元。

  貼近民生,打造創建品牌。在創建過程中,始終突出人的全面發展,突出群眾的期盼和需求,突出人民城市人民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想方設法為群眾辦體現民生、貼近實際的好事實事。全市先後湧現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人,全國最美消防員1人,中國好人8人,省級道德模范15人,龍江好人27人。開展了『舉手投足做起,留下文明印記』全民參與活動。開展公益廣告『五進』工作,公益廣告數量達到6848處,實現了城鄉全覆蓋。形成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全國未成年人工作先進城市』調研報告。我市先後4次在全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中國文明網首頁刊發了雙鴨山市文明城市創建的做法,國家、省、市媒體連續報道4894篇。

  核心詞:用功能提昇品位——奏響創建美麗城鎮『新篇章』

  市委、市政府以打造優美、舒適、整潔、安全的生活環境為出發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經濟發展、貼著百姓的心做事、圍著百姓的事服務為抓手,印發了《雙鴨山市美麗城鎮考評辦法》、《雙鴨山市美麗城鎮建設達標和示范標准》,制發了14期專題簡報。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美麗城鎮建設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淨化、硬化』五大工程的要求,實現了三年綠化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全市栽植喬木35.50萬株、灌木618.41萬株,新栽植草花71.60萬平方米、新栽植草坪41.33萬平方米;市容環境『髒源』綜合整治效果明顯。2015年,整治綠地超高土面積16.15萬平方米,今年,重點對市區55個裸土道口進行改造;市區『蜘蛛』網線整治有了實質性突破,整治通信和電力杆線8770延長米,全部進行地埋。新建車行道31.09萬平方米、人行道12.26萬平方米,新安裝和調整交通標志439處,維修候車亭312個,新建公交港灣式停車站35個,停車場建設完成4處,改善了城市交通微循環。

  同時,住宅小區環境治理初見成效。全市共維修小區內外牆40.4萬平方米,治理小開荒9.4萬平方米,新增物業小區35個,衛生達標小區達到157個,改善了住宅小區的面貌。背街巷道整治效果明顯。今年,全市四縣四區計劃整治背街巷道1230條,實際完成1280條。寶山、尖山、饒河等城區和縣城實行了網格化、精細化、規范化的科學管理。

  此外,市環保、自來水等部門單位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和飲用水安全。共淘汰燃煤小鍋爐15臺、治理污染企業35家,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主城區實現了24小時供水,徹底解決了建市60年來,百姓翹首企盼的民生問題。

  核心詞:用理念引領新風——打響創建美麗鄉村『攻堅戰』

  市委、市政府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結合起來作為突破口,堅持以重點中心村、公路沿線村、旅游特色村、經濟強村建設為重點,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以提昇農民生活品質和整體素質為核心,全面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用現代鄉村理念規劃設計,全市29個示范村和93個達標村制定了村莊建設規劃,並按照規劃建設穩步推進。按照『一軸、十線』的科學規劃,全力打造56個沿線村。兩年來美麗鄉村建設共投入各類建設資金3.18億元,各級各類幫建資金2114萬元,完成各類建設項目168個,切實解決了農民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人居環境得以改善。全市新建農村住房102戶,改造泥草房1.09萬戶;出行環境得到提昇。全市改建村內路111.7公裡、硬化路面139.8公裡、硬化路邊溝66公裡;水、電、通信三網昇級。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6處,新架電網40處;建立常態化管護機制,村莊環境實現常態化保潔,285個村莊達到了日產日清,108個村莊達到了三日一清;村屯綠化形成規模。新增綠化面積16萬畝,新栽種樹木51萬株;鄉村旅游產業得到壯大。今年,全市計劃啟動旅游型村莊10個,計劃建設項目30個。目前,已啟動項目11個,投入資金1053萬元。

  公共服務更加健全。逐步完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逐步完善農村文化事業,目前全市達標以上村莊均建有文化活動場所和體育活動設施,已建成農家書屋415個,有線電視入戶率已達到100%。逐步改善農村教育條件,全市共有農村學校134所,農村就學率和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創建精神文明新局面。目前全市各級文明戶比重達到90%,村民對村兩委班子滿意率達到98%,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5%。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談話中強調:『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這句話對『一創兩建』也具有很深的指導意義。

  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工作納入了《雙鴨山市經濟社會『十三五』發展規劃》,新的一輪創建熱潮即將展開。

  創建重在常態,貴在堅持。抓文明提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創建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只有把常態化創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做到面子與裡子一樣、硬件與軟件同步、治標與治本兼顧,纔能真正把『日常』變成『經常』、把『盆景』變成『風景』、把『崇尚』變成『風尚』、把『機制』變成『體制』。 『一創兩建』正當時,『一創兩建』在路上。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