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4日訊 十幾位工作人員守著電腦有序忙碌,一面牆的大屏幕上,幾十個小視頻窗口,實時滾動切換。
突然,工作人員把其中一個小視頻定格、放大,隨後對著對講機呼叫——
『二中門前出現一個小燒烤攤,馬上前去清理!』
『收到!收到!』
幾分鍾後屏幕上出現城管執法隊員……
這是2016年12月15日傍晚近6時,記者在望奎縣城管監督指揮中心看到的情景。
去年年初,望奎縣投資1125萬元,率先在全省縣級城市建設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根據城管工作的實際需要,在重點部位、重要路段單獨布設了130個監控探頭,從而達到無縫隙、全覆蓋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全面實現環衛保潔、垃圾清運和市容市貌的數字化監管。
2016年5月1日,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投入使用,望奎縣城管執法局副局長唐曉飛介紹,城管監督指揮中心有視頻監控、GPS定位、數據存儲、網絡互動等功能,同時,開通了城市e管家公眾交互系統和12319城管服務熱線,由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分流到相應城管委成員單位,並督促其及時解決。
2016年12月13日15時47分,市民孫先生來電稱奮斗路與南五路交叉口的井蓋丟失,執法六中隊隊長郭樹春立即帶6名隊員趕到現場,一邊訪談周邊群眾查找線索,一邊四處仔細尋找,半個小時後執法隊員劉海軍在六七十米外的一個胡同裡找到了丟失的井蓋,安裝時,圍觀群眾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大街上的垃圾箱擺放問題、入冬後的清雪問題、小區內噪聲問題、建築車往道路上撒落垃圾問題……
記者翻開12319接線記錄,各種問題記載了厚厚一本。
唐曉飛說,不管是群眾反映什麼問題,能當場解決的他們都當場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限時解決,及時反饋。
有了城管熱線,『城管的手伸得越來越長』,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部門都會受到『打擾』。2016年10月12日晚上9點多,萬友小區居民梁先生打來電話稱暖氣漏水,接線員馬春柳放下電話馬上聯系供熱公司,10多分鍾後,工作人員趕到了梁先生家……
智慧城市,數字化管理,還體現在對人、車、物的規范和管理上。所有執法車輛、環衛車輛、執法隊員以及環衛保潔人員全部實行GPS定位,對環衛保潔、垃圾清運和市容市貌進行數字化自動監管。
2016年8月的一天中午,望奎縣城管執法局長姜春光在環衛站發現有一臺車輛沒有及時入庫,通過GPS定位一查,發現環衛車在工作其間曾到過環衛工人家的方位,便叫來司機詢問,司機閃爍其辭,不承認回過家。發現疑點,城管執法局當即到城管派出所報案,結果破獲一起偷油案,在那個司機家起出100多公昇柴油,司機被辭退。
隨著工作人員的演示,記者在城管監督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了工作中的車輛和環衛工人的活動記錄。
『以往執法車,執法過程中開個小差,人為監管總有漏下的時候,現在數字監管,車到過哪裡,一目了然。環衛工人到沒到崗,到崗後是否盡責,也都有數字化體現。』唐曉飛說,數字化管人,人人有壓力,給望奎城管系統帶來了新的活力。
據介紹,這個縣將對現有數據庫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更新,全面受理關於城市公交、供水、供暖、供氣、市政公用設施等城市管理事件、部件方面的政策諮詢、問題投訴和搶險報修等,並完成12319城管服務熱線與110報警電話的實時對接,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昇級,為市民搭建與政府溝通城市管理的橋梁,通過信息化手段推動城市管理工作,實現城市管理的新突破和服務品質的新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