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非轉基因綠色主糧受寵購銷兩旺 肇東樺川海倫等種糧大縣見聞
2017-01-05 09:49: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5日訊 將於5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中規定,我省禁種轉基因糧食作物,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那麼,我省農民、基層乾部對禁種轉基因糧食作物,又持怎樣的態度呢?

  不讓轉基因種子種進黑土地

  日前,記者走訪了肇東、樺川、海倫等市縣,無論是農民還是農村基層乾部,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堅決不能種植轉基因作物,不能讓一粒轉基因種子種進黑土地,我們必須保護國家糧食安全,保持龍江綠色食品的優勢。

  這幾天,黑龍江氣溫驟降。肇東市黎明鎮長富村的俊龍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豆油加工車間一幅忙碌的場景:工人們正在用合作社種植的非轉基因有機大豆加工豆油,一箱箱成品豆油裝車運往哈爾濱、大連等超市。

  合作社理事長李俊龍告訴記者說,去年合作社種的大豆、玉米和水稻,全部是綠色有機非轉基因的。既為理事長又是村書記的李俊龍說,長富村420戶,這麼多年沒有一家種轉基因糧食,農業部門、種子站和經管站都嚴格把關,嚴堵轉基因種子流入農戶手裡,在春播期還定期檢查和抽查,嚴查轉基因種子流入市場。

  2016年12月中旬,李俊龍參加了在深圳舉辦的我省農民合作社優質農產品推介會。在推介會上,合作社帶去的綠色有機非轉基因玉米面、大米和大豆極受歡迎。李俊龍剛回到肇東,就接到來自深圳、廣州和上海等地的大米訂單。『廣州恆帥商貿有限公司一個月要簽訂300噸非轉基因有機水稻供貨合同,上海和深圳還有兩家公司元旦之後來考查,准備在這裡建立水稻加工基地,他們說,和我們合作就是看中這裡種植的是非轉基因綠色有機糧食。』李俊龍說,正因為市場有這樣的認可度,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種植轉基因糧食,保護好黑土地上的優質糧食。

  記者在肇東五裡明鎮東昇村李玉山家,看見他正在自家的院子裡整理少量沒賣出去的玉米。李家的玉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李玉山隨手拿起一穗玉米棒說,有幾十年種玉米的經驗了,一直種植非轉基因玉米。『去年我種的130畝玉米,基本都銷出去了。』

  肇東市農業局副局長尹纔告訴記者說,去年肇東種植320萬畝玉米,40萬畝水稻,一萬畝大豆,30萬畝的經濟作物,沒有一粒糧食是轉基因的。省裡新修改的《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中規定的禁種轉基因糧食,這讓農民更放心了。

  『春天賣種子的時候,種子公司都要和農戶簽訂合同,如果發現是轉基因種子,不僅包賠農民所有損失,還要進行重罰。』尹纔說。

  非轉基因大豆市場受寵

  這幾日,在大豆主產區海倫市,正逢大豆銷售高峰期。農戶們普遍說,他們種植的非轉基因大豆,不僅蛋白含量高,而且極受市場青睞。

  海倫市前進鄉東興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春生告訴記者,去年合作社種植1.1萬畝大豆,其中,5000畝是富硒大豆,剩餘的是芽豆。因為種植的是綠色富硒、減肥料、減農藥的非轉基因大豆,不僅豆粒飽滿,而且蛋白含量多在35%到40%左右。目前,芽豆基本都銷售出去了。5000畝富硒大豆除了自己留有一部分在本地加工豆油外,還有一部分被來自山東、上海等地的大豆收購商收走,加工蛋白粉用。『多年來,我們這裡只種植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對這裡大豆放心、認可,銷售一直不成問題。』劉春生說。

  去年海倫凱豐大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了4000畝非轉基因有機大豆,篩選精品大豆出口日本、俄羅斯、韓國等,『這些國家只要非轉基因大豆。』合作社理事長段洪玉說。

  海倫永和鄉黨委書記王非告訴記者,鄉裡的24.6萬畝土地,全部種植非轉基因作物。這樣做,不僅是保證黑土地的優勢資源,對國家糧食安全也是非常必要的。全鄉農民態度堅決地不種轉基因糧食。『鄉裡也是這樣要求農民和種植大戶的,必須種植非轉基因糧食,這是毫不動搖的。是誰也不能觸碰的紅線。』王非態度堅決地說。

  杜絕轉基因保護龍江綠色品牌

  樺川縣創業鄉鄉長李海燾說,從目前來看,沒有人能夠保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種植轉基因糧食將來一旦再對土地造成污染,是目前農業技術無法應對的。保護好這片黑土地,保護好我們的綠色品牌,堅決杜絕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

  樺川縣世平合作社種植1.1萬、以有機無公害為主的糯米水稻。理事長李士平告訴記者,合作社綠色有機大米品牌『寒地春莊』,從去年入市以來,迅速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立了17個零售店。『吃過我們大米的消費者,基本都成了回頭客。』李士平說,自己去年一個店平均銷售『寒地春莊』糯米水稻百餘噸,新米下來之後,各個經銷店銷售比2015年銷量還好,是2015年同期的兩倍左右。李士平說,合作社最好的大米賣到了每斤38.8元。很多回頭客都說龍江大米口感好,最關鍵的是讓人放心吃的非轉基因大米。

  提起種植轉基因糧食,肇東長富村的村民李志國激動地說,可不能種植那玩意兒,種上了將給土地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和破壞,我們的綠色產品肯定會受到衝擊,這是自己坑自己啊。『這些年,黑龍江的糧食賣得好,不就是看中咱們這裡種植高品質的非轉基因糧食嗎?自己不能砸自己綠色糧食的牌子。』李志國去年種的130畝非轉基因玉米,都被南方一些玉米加工企業收走了。樺川縣創業鄉12.3萬畝耕地全部種植水稻,這裡的蟹稻、鴨稻、泥鰍稻等非轉基因綠色有機大米,每年銷售非常好,已經成為南方很多大型超市主要銷售的米源。

  海倫不少種植大豆的農戶說,全市種植的非轉基因大豆根本就不愁銷路,四川、福建等地的加工企業,特別願意訂購我們這裡的大豆,用來做豆皮、腐竹等,加工企業說,用非轉基因大豆加工出來的豆制品不僅賣相好,而且口感好,特別受消費者歡迎。

  在采訪中,無論農民還是鄉村基層乾部都態度堅決,堅決不種植轉基因糧食,必須保持一塊不被轉基因食品污染的淨土,保持龍江這片黑土地的藍天碧水。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