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龍江大小事
搜 索
[編輯推薦]謹防『化妝』炒貨遠離集市『大忽悠』 小編教你輕松選年貨
2017-01-06 15:26:12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5日訊 元旦過後,市民們開始准備春節,奔赴各大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商場采購年貨。集市藥酒療效如何?散裝瓜子是否能買?多買巧克力等糖果好不好?下面小編帶您了解選購年貨注意事項,教您如何選到可口又安全的年貨。

  相關部門提醒市民,在選購年貨時,應盡量選擇在大型、固定、正規的經營場所進行購買,購買商品前了解商品包裝的生產日期、保質期、有效期、QS標識、廠名廠址等基本信息。收銀結款時,應仔細核對小票上的購物商品信息和價格。消費者在購買散裝食品時,不光要查驗大包裝和小分包裝上標簽內容與食品是否 一致,還要查看食品合格證明。同時要認真查看放置散(裸)裝食品的儲存條件和環境。在購買魚肉、豬肉、雞蛋、豆腐、豆腐乾等食品時,如發現食品有異味、色澤不新鮮、表面污穢、有黏液等情況的請不要購買。

  此外,隨著網購的盛行,不少市民還熱衷於在網上購買年貨。而與傳統購物方式相比,網購因方便快捷、經濟實惠而受青睞。網購達人丁丁提醒廣大市民,網購消費仍 需慎重,因為網上采購年貨由於團購價格低,比較搶手,所以最好及早下單,免得節前搶購導致賣家沒時間發貨;購物前最好貨比三家,收到商品時要當場驗貨, 盡可能選擇貨到付款方式,並索要發票或收據,以備不時之需。

  逛農貿大集遠離『大忽悠』

  雖然集市上的商品物美價廉,但相對於正規市場卻缺少監管,因此也是騙子們最好下手的地方。不少集市上出現過賣藥酒的人,攤子上擺的一些名貴植物和毒蛇、毒蟲之類的藥材,基本都是假的。當擺攤人讓你試用藥酒的時候,那是真正的陳年藥酒,甚至是在酒裡摻了起效快的西藥,有一定的效果。可你買回家的藥酒就不靈了,沒有一點作用。

  還有一些常年混跡於集市的醫療騙子,穿著白大褂,背著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打著某某醫院下鄉村、進社區為居民免費體檢的幌子,欺騙村民。這些人一般會立塊牌子,或者打出條幅,寫上『一切為了百姓,從健康做起,免費醫療體檢』。不明就裡的老人們,覺得反正是免費的,試試也無妨。但參加體檢的人,10個人裡有8個人都會被查出有病。有時候甚至被告知有癌癥前兆。把老人忽悠住以後,『大夫』開始吆喝著賣可以治療各種疾病的『萬能藥』『理療儀』,許多老人為了治病,把省吃儉用攢下的退休金、『棺材本』,全都搭在上面。此外,老人們對淨水器了解不多,也讓騙子有機可乘。騙子們往往把老人們聚在一起,講一些事例來博取信任,比如誰家的年輕人得了癌癥,誰家的小孩子總是生病,就是由於飲用了不乾淨的水導致的。在老人們被忽悠得暈頭轉向的時候,騙子們便開始現場演示,把一壺渾濁的水倒進淨水器,流出來的清水更加有說服力。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注意健康避免『三高兩多』

  高油脂

  代表年貨:炸薯片等

  專家點評:油炸食品含油脂較多,吃多了會增加胃腸道負擔,影響正常的食欲,更糟糕的是如果吃得過多會導致油脂囤積在身體裡,也加大了肥胖、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的風險。

  高糖

  代表年貨:巧克力、糖果等

  專家點評:甜食是孩子最中意的食物,小孩常吃甜食容易患上齲齒,成年人吃過多甜食也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的危險性。本身有糖尿病的人更應避免吃甜食,以免血糖難以控制。

  高膽固醇

  代表年貨:海鮮乾貨

  專家點評:原本有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癥的人更應少吃,以免誘發疾病。這些海鮮乾貨含嘌呤較高,用瑤柱、魷魚等煲的湯會將食物裡的嘌呤融出,而痛風的發作與高嘌呤攝入密切相關,所以痛風患者或高尿酸血癥不適宜喝這種海鮮湯。

  多鹽

  代表年貨:臘肉臘鴨、堅果、話梅等

   專家點評:年貨裡有鹽味的,除了臘肉臘鴨,不外乎是花生、瓜子、果仁、話梅這些小零食。廣東的臘肉臘鴨吃起來有點甜,很多人都覺得口味清淡,實際上所含 的鹽還是不少。由於臘肉臘鴨裡含有亞硝酸鹽,在體內可轉化為致癌物質亞硝胺,在人體內積累多了,癌變的危險性會增加。而小零食裡的鹽更容易被人忽視,隨便 吃上一點就可能讓一天的鹽量超標,而鹽的攝入量與血壓呈正相關,吃過多含鹽零食對高血壓患者極為不利。

  多色素

  代表年貨:彩色糕點、糖果等

  專家點評:紅橙黃綠青藍紫,看上去越漂亮、顏色越鮮艷的食物,實際卻含有更多的色素。這一點,在彩色糕點和糖果中尤為突出。雖然其中部分的色素屬於國家允許的添加劑,但吃多了還是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孩子。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別買這些『加工』過的炒貨

  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坐一團,嘮嗑、打牌、喝酒...都離不開嗑瓜子、磕花生。瓜子的種類五花八門,什麼奶油味兒、五香味兒...口味這麼多會不會有什麼危害呢?

  味重的別買

  怎樣的瓜子叫『味重』的呢?現在市面上不但有綠茶、大蒜、奶油瓜子,甚至還有香草、哈密瓜、巧克力瓜子,這些多味瓜子大多與綠茶、大蒜、奶油、香草等無關,而是與香精、香料有關。為了口感更好,還會加入具有調味作用的檸檬酸、甜蜜素等。尤其是有些散裝的多味瓜子,味道非常濃郁,很可能超劑量甚至超范圍的使用了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劑。

  散裝瓜子慎買

  散裝瓜子就是自稱是家裡炒的(你也沒看見),然後按斤兩賣的那類,建議大家首選大品牌的包裝瓜子,如果要買散裝的,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摸著特別滑膩的不要買,瓜子表面本來有自然紋路,每粒都有不同程度的凹陷,如果有異常的滑膩感,可能用滑石粉(可增加光澤度,但不允許添加於食品中)處理過。

  除了瓜子,還有許多炒貨乾果也是過年必備的小食品,買的時候同理,挑選也要當心!

  栗子

  小心甜味劑與石蠟增甜加亮

  某些無良商販使用甜蜜素為栗子增甜,使用工業石蠟給板栗外殼增亮。經過此番『美容』的板栗賣相出色。

  專家表示,外表皮過於黃亮或烏黑發亮的糖炒板栗,用手摸起來光滑且不黏手,放了一段時間色澤仍不退去,很有可能在炒制中添加了石蠟,石蠟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副作用,但工業石蠟成分較復雜,吃多了可能引起器官的病變。因此,選購栗子時,盡量挑選外表為自然色的,對表皮過於光亮或吃起來特別甜的板栗要慎重購買。

  開心果

  果殼發白不要買

  近年來,網絡上有人傳開心果那麼白是使用了漂白劑。據了解,使用非食品級的漂白劑會造成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此外,開心果仁所提供的營養物質會在漂白過程中減少。一些食品加工商漂白開心果為的是改善開心果外觀和提高抗真菌的能力。大伙購買開心果的時候可通過外觀鑒別高質量未漂白的開心果,純自然不漂白的開心果具有『黃殼、紫衣、綠仁』的特點。

  花生

  過氧化值屢超標

  花生含油脂量較高,如果保存不當,受溫度或濕度的影響,或用隔年的原料制作,都會因為原料中的油脂發生氧化,造成過氧化值昇高。炒貨中所含的油脂氧化變味,這樣聞起來香噴噴的炒花生吃到嘴裡卻是又酸又苦,有一股哈喇味,這就是過氧化值等指標不合格造成的。

  選購花生時要盡量挑選新鮮產品,『購買前最好要嘗一嘗,一旦有哈喇味等異味,千萬不要購買』。

  核桃

  雙氧水氨水美白

  優質核桃個頭均勻飽滿,呈現出非常自然的淺黃褐色。正常核桃應有淡淡的木香,而陳果、壞果有明顯的哈喇味,『美白』核桃則會有刺鼻性氣味。再掂分量,感覺輕飄飄的,多數為空果、壞果。可砸開一個核桃,觀察核桃仁是否新鮮飽滿,包裹核桃仁的仁衣應為淡黃色或琥珀色,如有黑色斑點、嘗起來有哈喇味則不要買。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小心假貨注意以下幾點

  1、假冒商標產品

  一些造假者冒用別人商品生產。市民購買時,一定要根據經驗仔細查看包裝,看字跡是否印制清晰,包裝是否完好,有無固定聯系電話等。

  2、冒用或偽造質量標志

  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袋裝食品都是實行了市場准入的,沒有『QS』標志的米、面、油等食品是不能在市場上銷售的。有些小企業就投機取巧,在包裝上偽造標志。

  3、以假充真

  這是用一種產品冒充特性不同的另一種產品。一些造假者用回收的舊酒瓶清洗後再灌裝上勾兌的假酒。一些肉類食品染色更要注意。

  4、以次充好

  有的小企業或小作坊為了迎合人們過年送禮的需要,給一些過期產品和劣質產品穿上精美的外衣,進行精包裝後進行銷售。

  年貨儲存有講究

  食品原料要分類存放,禽肉、水產品和蔬菜存放、清洗、切配分開;生熟食品要分開;未用完的食品、在外購買的熟食,應徹底加熱冷卻後再儲存;冰箱儲存食物最多不要超過3天,從冰箱取出的冷藏食品,應再認真檢查確認未變質。

  掃年貨如何避免傷害健康

  不妨列一張購物清單。逛街是種樂趣,亂買不必要的東西就應該『砍手』。清晰的購物單可以讓你有計劃的進行購物,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

  選雙舒適合腳的鞋子。不是平底鞋就好,最好的選擇是鞋跟粗矮、寬松、透氣,皮質較軟的鞋子;或者選雙厚底、鞋幫比較軟和的鞋子吧。

  購物時不妨走走停停。逛街購物時,多停下來坐一坐,喝點茶吃點甜品,既增加了逛街的樂趣又讓身體得到了休息。如果逛街地點相對分散,請果斷搭車代步。

  拉杆箱小推車拯救你。東西多而重的時候,拉杆箱和小推車絕對是拯救健康的『小天使』。如果覺得東西沒有重到需要拖著走,不妨常常換手來拎,而且要盡量使用手掌來拎袋子。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資料來源:大慶網、大河網、蘭州晨報)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2017歡歡喜喜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