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哈爾濱1月4日電 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林海雪原又到最美時,冷冰雪迎來了熱風口。『白色經濟』正成為驅動經濟發展新動力,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黑龍江省冬季降雪期長達120天,發展冰雪旅游條件得天獨厚,已打造出我國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冰燈藝術發源地——哈爾濱冰燈游園會,世界級滑雪勝地——亞布力以及『中國雪鄉』等國內外知名冰雪旅游景區。冬泳、冬捕、冬釣,滑冰、滑雪、泡溫泉,冰火鍋、冰糖葫蘆、冰啤酒、冰棍,冰上雜技、皮草秀、冰雪音樂演出,從事種糧、伐木、采礦等傳統產業的黑龍江人,把冰雪活動做到了『極致』,演繹成為融旅游、文化、時尚、體育等多領域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冰雪嘉年華』。
氣溫降1℃,人氣熱1分。雖然是全國最寒冷地區,但眼下黑龍江省的人氣也最旺。2016年最後一天,哈爾濱中央大街客流量超過80萬人次,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迎客4.9萬人……『火車、飛機一票難求,賓館、飯店處處爆滿,黑龍江現在太「熱」了。』深圳游客李大禹感慨道。
曾被不少人『抱怨』的寒冰冷雪變成炙手可熱的資源,從前『貓冬』的農民也下了炕頭,開始『忙冬』,一個冰雪季下來,他們兜裡總會有幾千元到上萬元的回報。
冰雪旅游火爆也讓從事伐木的傳統林業工人嘗到了『甜頭』。『中國雪鄉』周大姐家庭旅店老板樊兆義望著窗外的飄雪笑得合不攏嘴:『以前下雪是雪災,現在下雪是「白金」,我家15間客房加上飯店,一年純收入40多萬元。』
在商家眼中,冰天雪地也成了『創富』的機會。每年開放僅兩個多月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可以創造近1萬個就業崗位,單就園區商服經營一項,就能實現超1000萬元的銷售額。冰雪節期間,哈爾濱的酒店爆滿,出租車一車難求,間接帶動全市餐飲、旅游、交通等各行業發展。
『冷資源』如何變成『熱產業』?當地的農民說,可以種植『寒地花菇』,出口到海外;工人說,可以研制新型壓雪機、造雪機,打造中國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商人說,可以舉辦冰雪經貿論壇,擴大對外商貿合作……
近年來,黑龍江省把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支持,從品牌打造、產品體系、資源合作、營銷策略對一些冰雪產業進行全新包裝和昇級,推動全省冰雪經濟蓬勃發展。冰雪經濟成為拉動黑龍江經濟轉型昇級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