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7日訊 如今哈市中小學已進入考期,孩子們忙著復習、考試,而『考試綜合征』卻悄悄找上了冰城的一些家長,他們產生了焦慮和緊張情緒,每天為考場上的孩子們擔心,無法認真工作,晚上失眠,生怕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對此,冰城心理專家表示,家長不應過分看重考試成績,切忌給自己和孩子營造過度緊張氣氛,應學會處理情緒、制造和諧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孩子成長。
父母走路躡手躡腳 每到考期家裡就氣氛緊張
小雪今年上初三,她最怕的就是考試。無論大考小考,只要進入考期,家裡的氛圍頓時變了,電視不打開,連爸媽在家裡走路都躡手躡腳,雖然爸媽沒有要求小雪取得多優異的成績,但是這樣的環境讓小雪倍感壓力。媽媽每天不再看電視,專門陪小雪復習。
『早點睡,養足精神纔能好好答題。』在媽媽的一再要求下,小雪只能違反平時的生物鍾,不到九點就躺在床上,反而失眠起來。媽媽也每天失眠,為期末考試擔心。小雪說,如此壓抑的氛圍讓她沒辦法放松,也沒辦法把注意力都放在專心復習上。考場上,小雪緊張地手心直出汗,生怕自己成績不理想遭到父母批評。
針對小雪母親的情況,中醫心理治療與教育心理諮詢專家、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寧式穎表示,一些學生家長不明確要求孩子的考試成績,但卻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反常行為折射出對考試成績的過分看重,對孩子形成無形壓力,這也是家長中普遍存在的『考試綜合征』的表現。
一次成績下滑 媽媽近一個月不理女兒
從小學起,琳琳的成績一直在班級前五名,琳琳媽媽也以此為驕傲,在同事和朋友面前總是誇贊女兒,每次拿著成績單回家,媽媽總是不住地表揚,然後打電話告訴朋友,琳琳也覺得驕傲極了。昇入初中後,琳琳第一次期中考試表現失常,成績滑落到了班級的20名之後,琳琳媽媽沒有批評女兒,而是表現得非常沈默。出成績後的近一個月時間,都沒有和女兒說話,這讓琳琳非常苦惱。
寧式穎介紹,有一些家長過分看重考試成績,成績優異時過分炫耀,不理想時則使用冷暴力對待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寧式穎強調,家長應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尤其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很容易造成叛逆情緒,要多鼓勵、少批評。如果家長出現無法排遣的負面情緒時,建議看專業書籍或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