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7-01-08 07:08: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楊廷制圖

  黑龍江日報1月8日訊 寒冬,作為牡佳鐵路客運專線的第一重點控制性工程,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全長10.3公裡的我省在建第一長隧道——七星峰隧道依然熱火朝天、緊鑼密鼓地進行冬季施工建設;而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我省水利建設史上成績顯著的一年,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打造國際航空樞紐,隨著哈爾濱機場新航站樓順利實現『暖封閉』,今年底新航站樓將正式投入使用,這裡也將成為龍江經濟增速的新起點。

  鐵路、民航、水利,這些字字含金的關鍵詞,背後不僅蘊含了對民生的關注,也為我省擴投資、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持續發力,務實求效,2016年,龍江基礎設施建設再次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鐵龍縱橫 打造新經濟增長極

  清晨,哈爾濱西客站的肯德基餐廳裡,哈爾濱市民胡小松帶著年幼的女兒,悠閑地吃著早餐。這一天,她要兌現一個對女兒的承諾,坐高鐵去看鶴。哈爾濱至齊齊哈爾的往返車票早在手機APP裡買好,等待列車的工夫,她又用手機訂好了接送的專車。美好的親子之旅就這樣開始了。胡小松說,上幼兒園的女兒,在學習卡片上知道了火車和丹頂鶴,便一直嚷嚷著去看鶴。之前,總覺得帶孩子去齊齊哈爾是一件特別麻煩『聲勢浩大』的事兒,可現在有了高鐵,買好票,訂好車,早上去,下午回,一切變得超級容易。飛速前行中,高鐵已經不僅僅是快的代名詞,更承載著人們對親情、夢想和遠方的追尋。

  當胡小松帶著女兒去齊齊哈爾看丹頂鶴的同時,幾百公裡之外的牡佳鐵路客運專線七星峰隧道標段,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幾百名工人,在做好冬季保暖的前提下,正在進行隧道掘進的冬季施工。隧道內,鑿岩臺車、二襯臺車、挖掘機,機器轟鳴,24小時不停歇。冬季不停工,是為了保證鐵路建設工期,更是為了讓更多龍江百姓實現高鐵夢。

  『十二五』,我省完成鐵路項目投資764億元,是『十一五』的2.8倍。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加快鐵路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全面謀劃我省鐵路建設發展藍圖,從完善路網、適應沿邊開發開放及區域人口、經濟和城鎮格局考慮,提出打造『一軸兩環一邊』鐵路網主骨架。一軸:與內蒙古自治區聯手打通滿洲裡經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到綏芬河的高速鐵路,提昇『綏滿鐵路軸』運輸能力,形成1500公裡的對俄開放帶。兩環:建成哈牡、哈佳、牡佳快速鐵路,形成『哈牡雞七雙佳哈』快速鐵路東環線,建設『哈大齊北綏哈』鐵路西環線,實現快速鐵路覆蓋全省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形成哈大齊一小時經濟圈、哈佳牡兩小時經濟圈、哈至四煤城三小時經濟圈。一邊:沿2981公裡的對俄邊境線,打通連接四條斷頭路。同時,加快推進一批既有線電氣化改造項目,建設一批支線鐵路,擴大鐵路服務范圍。推進鐵路樞紐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哈爾濱火車站改造等項目建設,加強點線協調能力。

  2016年鐵路完成投資286.3億元,哈牡客專、哈佳快速鐵路和哈爾濱火車站改造進展順利,牡佳客專正式開工。到2020年,全省鐵路營業裡程力爭達到7500公裡以上,縣級城市通達率達到75%,復線率和電氣化率達到50%以上。大力加強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既為當前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橕,又為長遠發展積蓄強大後勁,也為我省創造出新的發展機遇。

  龍江空港建設加速活力倍增

  『在百年老街,我不僅領略了各式歐陸建築的曼妙,更親眼見證了毫無生氣的冰塊是如何通過能工巧匠成為栩栩如生的冰雕藝術品的,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一起來圍觀吧……』。2016年12月25日,從四川來哈爾濱旅游的宋慧瑩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內發布了一段在哈爾濱中央大街拍攝的冰雕制作微視頻。視頻贏得大量點贊,許多朋友更留言表示要來哈爾濱一睹這奇妙的過程。2016年,繼12月3日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後,截至12月26日,在短短23天,再度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旅客吞吐量達到1600萬,截至年底旅客達到1627萬人次,躍居東北地區四大機場首位。

  一邊是熙熙攘攘的火爆客流,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今日的哈爾濱機場正煥發蓬勃生機,成為龍江經濟提速的新起點。

  哈爾濱機場新建T2航站樓已於2016年10月末完成了『暖封閉』。記者看到,目前,400餘名建設工人正在新建T2航站樓裡進行管線、機電設備安裝以及精裝修之前的測量和方案優化。

  據機場擴建項目部介紹,新建哈爾濱機場將創下國內機場建設的N個『第一』:首先,建成後的航站樓將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歐式風格建築。機場擴建工程竣工後,航站樓總面積將達近23萬平方米,整體設計方案采用歐式風格,其中最明顯的是高架橋雨棚的墩柱全部采用歐式羅馬柱形式,使建築看上去和諧統一,體現了地域文化。其次,建成後的哈爾濱機場將環保理念進行到底。比如,出發大廳兩側玻璃將在國內機場建設中首次采用三銀(Low—E)玻璃,這是目前最好的節能玻璃,相對普通中空玻璃可節能三分之一以上。此外,哈爾濱機場將引入清潔能源天然氣,采取三聯供方式,實現航站樓供電、供暖、制冷,最大限度節約能源。第三,哈爾濱機場在人性化設計方面考慮細致。機場擴建後,將由原來地面單層停車場改造成地上、地下兩層停車場,總停車位也由過去的約2000個擴大到約4000個。在地下停車場建有連廊,可直接通往航站樓,同時,地下停車場還可與未來建成的機場地鐵相連,進出乘客可在地下直接換乘。

  據介紹,施工方采取不間斷施工,加班加點搶抓進度,確保2017年新航站樓投入使用。我省現有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黑河、漠河、雞西、伊春、加格達奇、撫遠11個機場。目前,五大連池、建三江機場加速建設,亞布力機場力爭開工,同時爭取國家盡快將我省作為通用航空試點省份。龍江空港正在成為龍江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為龍江絲路帶建設注入新活力。

  以水興業 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快速推進

  3年的時間並不長久,但是對於生活在蘿北縣黑龍江畔的居民來說,從2013年秋季至今的變化足以改變他們今後的生活。

  2013年8月,黑龍江流域的一場大洪水將蘿北縣的堤防衝開了160米決口,淹沒土地30萬畝、村莊3個。洪水過後,迅速開展的三江治理工程使決口的堤防重新修建起來,受災的農民重返家園,高大堅固的新堤防取代了原來的土壩,沿岸百姓不再有被洪水侵襲的後顧之懮。

  2013年,一場歷史罕見的流域性大洪水侵襲我省。災害過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出將我省三江流域防洪工程建設作為全國大江大河治理的重點,開展三江治理工程建設,從根本上增強區域防洪排澇綜合減災能力。省委省政府將三江治理工程作為全省水利建設的一號工程重點推進。

  經過3年的攻堅建設,三江治理工程已經完成整體工程的90%以上,累計完成概算投資200億元以上,工程外業施工基本結束,正在推進內業檔案資料整理、征地移民評估和工程驗收等工作。預計2017年,工程將全面建設完成。如今,松花江、嫩江、黑龍江的大部分堤防已經煥然一新,胖頭泡蓄滯洪區的建設也初具規模。新修築的堤防上,雷諾護坡在迎水面抵御水流風浪侵襲,堅固平整的水泥堤頂取代了原來的砂基砂壩,經過綠化背水坡在美化堤防的同時還保護了環境。

  近年來,我省全面加快各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十二五』期間,我省水利投資持續增長,5年累計投資846億元。特別是2015年,獲得國家投資213億元,居全國各省區第一位。進入2016年,全省水利建設投資額繼續領跑全國,達到170億元。全省有14個項目列入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中,其中10項工程已經開工。不僅三江治理工程傳來捷報,尼爾基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三江平原灌區、穆棱市奮斗水庫、綏棱縣閣山水庫、界河國土防護二期等其它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工程進展順利。

  鐵路馳騁,水利興業,空港騰飛,今天,隨著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的穩步推進,龍江百姓的幸福生活越來越美好。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