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訊(記者 楊帆)7日和8日是周末,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的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暨年貨大集迎來了大批北京市民。記者在展區看到,綏陽林業局雙橋子林場黑木耳合作社帶來的『山泉黑木耳』產品格外暢銷,經理康傑告訴記者,一些消費者昨天剛來過,今早又來了。

康傑在整理產品。

康傑的女兒來到北京幫助其銷售木耳。
『我們的黑木耳長在深山裡,森林茂密,深山的泉水灌溉,百公裡內沒有任何的工業和農業污染,造就木耳肉質肥厚,口感鮮美的品質。』康傑向前來購買的市民作著介紹。作為雙橋子林場黑木耳合作社的帶頭人,康傑參與了木耳養殖的各個環節,介紹起自己的產品,康傑自信滿滿,『我們合作社采用最古老的方式,培育、采摘、晾曬都遵循自然古法而渾然天成。』
康傑說,雖然他們的產品用的是傳統的工藝,但在互聯網時代,產品銷售可不能『傳統』,不僅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康傑告訴記者,去年女兒幫助她把養殖木耳的圖片發到了微信朋友圈,一來二去,很多消費者都成了她的微信好友,開始關注她的產品。一年時間,她有了6000多名微信好友,散布全國各地,也有很多人成為了她的代理商。
在女兒的影響下,康傑把微信的傳播效應充分應用,每次展會她都會把自己的微信和微店二維碼印在宣傳單頁上,積累資源。
記者從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了解到,如今,很多農民已經跳出過去只關注種什麼、怎麼種的傳統思維,逐漸形成從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全鏈條經營觀念,正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像康傑這樣打開銷路後的農民和農民合作社越來越多,他們對於未來綠色食品市場更加充滿信心,更加堅定了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綠色有機特色農產品,增加多元有效供給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