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9日訊 省農墾總局牢固樹立和貫徹實踐五大發展理念,以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以提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方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基地。全力推進農墾改革,做強做優做大農墾,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
省農墾總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核心,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以改革為引領,力求破除農墾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弊端,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制定下發了《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改革任務分解方案》,確立了7個專題15項具體改革任務,選定在綏化、哈爾濱管理局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確定了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和農墾管理體制改革三大核心任務:逐步做實北大荒集團,將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改組組建為農墾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集團內部構建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分離農場行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回歸農(牧)場企業屬性,不再承擔辦社會職能;轉變管理方式,將目前總局—管理局—農(牧)場三級管理,變成『北大荒集團—分子公司』和『總局—管委會』二級管理。
目前,各項改革有序推進。組建完成農墾集團子公司,對農墾綏化、哈爾濱管理局所屬的21個農(牧)場實施整合重組,組建為15個北大荒農墾集團子公司。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不再承擔辦社會職能,按企業定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集中精力加快產業項目發展。新組建的15個子公司已經掛牌運行。
移交辦社會職能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完成了對兩個管理局及所屬21個農(牧)場辦社會職能、機構、人員、編制、經費等調查摸底工作,下一步將采取成熟一批(項)移交一批(項)的辦法分步移交。國企改革取得突破。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全面啟動國有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管理層和員工持股;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和具備條件企業與資本市場合作融資上市四項改革,以國有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為突破口,帶動國企全面改革,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有8戶企業完成了引資合作,引進資金12.3億元。
我省墾區深入貫徹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紮實推進種植結構調整,2016年實現農作物總播面積4289.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225.8萬畝,糧食總產達到411.9億斤。圍繞國家安全食品基地建設目標,大力推進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湧現一批如勝利農場有機水稻,綏濱、普陽農場富硒有機大米,五九七、慶陽、延軍、二九一農場水稻大棚二次利用發展食用菌,肇源、寶泉嶺、慶陽農場有機『鴨稻』、『蟹稻』等先進典型。
積極推進『三減』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特色和高效農業。全局落實『三減』核心技術面積193.34萬畝,綠色(有機)食品監測面積達到3542萬畝,建設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63個。
新的一年,省農墾總局將繼續『擴水稻、減玉米、增雜糧雜豆和經飼』,繼續調優種植結構。鼓勵基礎條件好的局場擴大鮮食玉米和設施蔬菜生產,通過『三減』、免耕等措施進一步實現農業節本增效。實施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增育各類典型,靠典型引路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和『鴨稻』、『蟹稻』、『鵝玉』等農牧結合模式,著力在綠色有機種植、特色養殖、高效經作種植、產業化生產、互聯網+農業等方面,實現高效特色農業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