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在作品《飛揚的夢》前合影。
黑龍江日報1月9日訊 他們在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天氣裡,一站就是幾小時;他們身著笨重的冬裝,登高2米鐵架;他們揮舞雪鏟盡情享受青春與冰雪碰撞的激情……這是一群參加雪雕比賽的大學生的真實寫照。
日前,第四屆『冬之韻』黑龍江省大學生雪雕比賽在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落下帷幕,在四天的比賽時間裡,共有來自全省25所高校的35支隊伍揮鏟同場競技。最終,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的作品《飛揚的夢》奪得比賽一等獎。
喬橫,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電腦藝術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也是雪雕作品《飛揚的夢》帶隊指導教師。曾代表國家參加過多次國際冰雕、雪雕比賽的喬老師,說起這次帶隊參加全省大學生雪雕比賽還是難掩激動之情。他說:『這屆比賽全省有33所高校遞交了98件參賽作品的效果圖,經過專家的審核,25所高校的35支隊伍取得了現場參賽資格。每支參賽隊伍由3名學生和1名指導教師組成,選手們要在體量為3×3×3立方米的雪坯上進行創作。效果圖通過審核後,留給我們的就是時間緊、任務重了。』參加雪雕比賽,不僅要繪畫、設計基礎好及動手能力強,還要身體素質過硬,喬老師很快在2015級學生裡精選了三名『乾將』: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郭志博、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李滕飛、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吳迪。
出征的『兵』選好了,接下來是謀劃策略。喬橫介紹說,比賽前他們專門培訓了十天,組織方案、布置分工、傳授技巧。對於這三名之前根本沒有拿過雪鏟的學生,喬老師坦言當初還頗為擔心。比賽第一天,團隊早上6點便從學校出發,任務俗稱叫卸大料,也就是將雪坯處理出大致的輪廓,難點在於不能卸多,多了就會影響接下來細節的雕琢,從而導致整件作品失敗。隊員郭志博說:『剛看到眼前偌大一塊雪坯時,真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喬老師讓我們在頭腦中先想象著作品的三維立體造型,把自己負責的區域想清晰,很快,我們仨就分別進入了比賽狀態。』雪鏟飛舞,雪花飛濺。隊員李滕飛回憶說,比賽日的時間過得飛快,每天創作作品的時間都在8小時左右,雖然是寒冬,大家卻不覺寒冷,看著眼前的碩大雪坯一點點經過我們的手有了模樣和生氣,大家乾勁十足。比賽第三天,為了追求完美,作品的進度稍有些滯後,隊員吳迪說:『有了壓力同時更有了動力,雪雕各類工具用得也更為得心應手,大家齊心協力、加油鼓勁,那一天成功搶回了進度。』
《飛揚的夢》最終以女青年張開雙臂為主體,以繁茂的植物、祥雲、日月、浪花等元素為烘托,營造了充滿希望、祥和生機的場景,象征著青年人對職業夢想的進取追求。
據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欒強介紹,近幾年學院非常注重和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大賽,希望學生通過比賽拓展思維、提高認識,從而挖掘培養創新意識,把興趣愛好無縫引導到學生未來的就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