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我省12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 5個項目獲得發明獎二等獎
2017-01-10 07:3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10日訊 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我省共有12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5個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據了解,在12個獲獎項目中,由我省單位主持完成的有7個項目,其中4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分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完成的『超大型精密儀器裝備氣/磁陣列隔微振技術與裝置』項目、哈爾濱工程大學主持完成的『深海高精度超短基線水聲定位技術與應用』項目及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完成的兩項專用項目;有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分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完成的『大跨空間鋼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大型復雜結構在線混合試驗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和東北農業大學主持完成的『功能性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另有5個項目由我省參與完成,其中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參與完成的『靈巧假肢及其神經信息通道重建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分公司參與完成的『大型乙烯裝置成套工藝技術、關鍵裝備與工業應用』等4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近年來,我省圍繞重點產業發展積極謀劃爭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突破了一大批重大關鍵技術難題,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穩步提昇。此次獲獎的項目成果,有的在國際國內重大項目中得到應用,有的則引領了我省重大產業發展。其中,『大型復雜結構在線混合試驗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成果,為世界上在抗震設防高烈度區在建的最高建築、北京528米的『中國尊』的抗震研究把關,並在美、日等國際重大科研項目中得到應用;『深海高精度超短基線水聲定位技術與應用』項目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蛟龍』號等多種水下潛器提供水下精准定位服務;『東北地區旱地耕作制度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建立的『寒地原壟卡種輪作技術體系』,在我省累計應用面積1800萬畝,增加糧食作物產量108萬噸,新增產值27.36億元,同時有效降低了我省農業生產成本,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