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警在清理『僵屍車』。
黑龍江日報1月10日訊 『盤踞庭院十年之久的「僵屍車」被拖移,庭院內不僅施劃了停車泊位,還安裝了門禁系統,看著這整潔有序的庭院環境心裡真是舒坦,必須為道裡區「僵屍車、貓冬車」集中整治點一個大大的「贊」!』道裡區上游街17號庭院居民宋強日前在朋友圈發布的一條微信獲得點贊無數,許多朋友更是留言對道裡區不走過場、動真格的整治態度交口稱贊。
為根治『僵屍車、貓冬車』這一城市『頑疾』,道裡區本著為民辦實事的原則,擔當起整治重任,下『狠茬』治理還空間於民。自2016年末『僵屍車、貓冬車』集中清理整治暨『庭院即我家』工作以來,該區清理『僵屍車、貓冬車』899臺,投入百萬元打造三處『僵屍車、貓冬車』免費停車場,10餘個街道辦事處建立起常態化管控模式,取得顯著的整治成效。
整章建制治理不再難
『每天下班都是急忙往家趕,就為了能搶佔個停車位,因為小區本就有限的空間還停著「僵屍車」。』『難道這髒亂的「僵屍車、貓冬車」就不能一拖了之嗎?』近年來,道裡區斥巨資為全區居民打造優質的庭院環境,然而長期停放在庭園內的『僵屍車、貓冬車』卻讓居民對庭院環境的滿意度大打折扣。
『停放在居民庭院內的這兩種車輛之所以難清理,是因為其鑽了缺少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明確主管部門的空子。』談及『頑疾』的形成,道裡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孫悅春告訴記者,目前,該區共有小區、庭院1899個,據不完全統計,『僵屍車、貓冬車』已由2014年的400餘輛增加至現在的近千輛。面對廣大居民的訴求,以及兩種車輛事實存在的佔用公共資源、影響環境衛生、帶來安全隱患的諸多問題,該區主動擔當,決定在全市率先打響『僵屍車、貓冬車』殲滅戰。
沒有現成的法律法規可依,該區便組織辦事處、交警、執法、消防、司法等相關部門先後召開座談會、協調會、聽證會等專題會議16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9類13條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逐條查閱、學習。在此基礎上,《道裡區關於開展『僵屍車、貓冬車』集中清理整治工作方案》逐漸成型,讓集中清理整治有章可循。
與此同時,該區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區直38個部門單位參與的道裡區『僵屍車、貓冬車』集中清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調查摸底、張貼通告、車主自清、強制拖移』四個工作流程,印發集中清理整治行動指南等規程。
『全區上下堅決打贏這場清理整治攻堅戰,共同創造宜居樂業的美好家園,向全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2016年12月8日,伴隨著道裡區相關負責人擲地有聲的話語,道裡區『僵屍車、貓冬車』集中清理整治暨『庭院即我家』工作全面啟動。
重拳出擊順應民生需求
『以往類似的整治行動幾乎都無果而終』、『這回不會又是一陣風吧』……集中清理整治啟動之初,並不被居民們看好,然而當一個個舉報電話落實,一臺臺『僵屍車、貓冬車』被拖移,居民們逐漸意識到這次道裡區『不走過場』。
『整治中居民們的態度就是最好的風向標、晴雨表。』孫悅春告訴記者,整治啟動之初,該區每日接聽的四五十個監督舉報電話中,多數居民都抱著懷疑的態度詢問庭院內的兩種車輛能否清理。但隨著整治的逐步深入,『整治效果太明顯了』、『我又發現了幾臺僵屍車』則成為了監督舉報電話中聽到最多的聲音。
不僅多數居民認可,該區整治的決心更是讓許多車主由最初的抵觸轉變為主動配合。在道裡區大安街100號庭院內,看著自己停放多年的車輛被拖走,居民王明沒有不捨反而更顯輕松,『之前幾次整治行動,耗上幾天我的車也沒被拖走,本打算這次也這樣耗下去,但通過一封封告知書、整改通知單,以及相關部門的反復講解說明,我意識到了車輛長期佔據公共空間的危害,這次我自掏腰包拖車還路於民。』王明說。
據了解,為做到家喻戶曉,該區共發放《道裡區集中清理整治工作通告》2000份,《致居民一封信》9.8萬份,張貼整改通知書1720份。強力的整治態勢之下,越來越多『僵屍車、貓冬車』車主主動選擇自清。目前,該區清理的899臺兩種車輛中,自清臺數達489臺。
在調查摸底、張貼通告、車主自清、強制拖移四個整治階段中,該區各辦事處、交警、城管、執法、消防、公安、司法等部門在區文明辦的統一指導下,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這次集中清理整治不僅有章可循,更有多個部門來配合,整治的每個環節都能落實、落細,收效自然顯著。』采訪中,已基本完成清理任務的經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據介紹,此次整治中,該區建立工作微信群,及時下發有關工作提示、通知、要求等,明確工作內容和時限。建立完善臺賬統計、工作日報、登記備案等工作機制。『以日報為例,我們要求街道辦事處對每日整治的僵屍車不僅登記在冊,更要通過互聯網申報整治車輛信息、上傳整改前後對比照片,真正做到不走過場,落到實處。』孫悅春說。
長效管控
庭院環境有保障
清理之後,為解決這千餘臺車輛的存放問題,該區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投入百餘萬元造3處『僵屍車』和『貓冬車』指定停車場,共規劃停車位2180個,供居民免費使用,保證強制拖移車輛安全、有序存放。
清走了『僵屍車』『貓冬車』,如何防止車輛回流、問題復發是此次整治行動的關鍵。對此,道裡區在整治『僵屍車』『貓冬車』期間,同步制定《『庭院即我家』居民庭院整治管控工程實施方案》,通過政府資金投入撬動、街道負責管理服務、社區居民協商自治、其它部門齊抓共管相結合的方式,引導社區居民從自行規劃管理停車泊位開始,向庭院建設自我協商、自我管理延伸,進一步加大公共區域利用率,提昇庭院建設水平。
按照《方案》,在全面清理整治基礎上,分別由區物業辦、街道辦事處負責對未封閉的小區、庭院在不影響消防通道前提下,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劃定停車泊位,引導廣大居民合理、規范、有序停車。對管理有序到位的小區庭院,由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經過相關部門考核認定,采取政府資金投入撬動的方式,對安裝門禁、封閉大院等硬件自行投入的居民庭院按照1:1比例,給予資金匹配支持。同時,該區還全面建立起兩種車輛隨時發現、隨時舉報、隨時清理制度,並將清理整治情況納入到街道辦事處年終考核之中,真正實現兩種車輛無處遁形,預防死灰復燃。
『這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動,區裡為我們辦了一件實事好事,「庭院即我家」活動更是提昇了我們參與庭院管理的熱情,相信在區裡的支持下,我們的庭院環境一定會在全市打樣。』采訪中,道裡區許多社區居民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