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微信聊天成老年人解悶新方式 長輩大多是群主
2017-01-11 09:20:49 來源:大慶網  作者:李曉禹 尤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訊 眼下,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很多老年人也學會使用智能手機,加入到『低頭族』的行列,而這些老年『低頭族』,最為鍾情的,就是在家庭微信群裡聊天。

  家庭群名字各異

  家庭微信群裡,天南地北的親戚,每天在群裡互動,你家最近去哪兒玩了,誰家又生孩子了……你一言我一語,熱鬧勁兒,像過節一樣。

  微信家庭群名,也成為一道奇異的風景線,1月6日,記者隨機采訪了20多位市民,就他們的家庭微信群都叫什麼名字進行了調查。

  調查發現,有的群名情意綿綿,有的文風清奇,有的則很風趣。

  最常見的是『相親相愛一家人』、『溫暖家族』、『我愛我家』、『Weare伐木累』、『家和萬事興』、『幸福一家人』、『吉祥三寶』。

  這些名字,一般是長輩們起的,接地氣,又不失溫暖。有些家庭群的名字,與家族的姓氏有關系,比如董先生,他家裡的群竟然叫『董事會』。有一位姓周的先生,他家裡的群名叫『五湖一鍋粥』。

  采訪中記者發現,關於家庭微信群的名字,五花八門。比如,趙女士家有姐妹7個,家裡的群叫『七仙女』;還有的家族,因為不少人喜歡寵物,家裡的群名竟然叫『喵咪家族』;也有的家族群名用的是歌曲的名字,比如『忘情水』、『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老人大多是群主

  記者發現,有的大家庭一個微信群甚至有上百個成員,而且一個家族裡根據人員的不同,往往還會分好幾個群。這些群裡,往往都是老人『坐鎮』,跟兒孫們頻繁互動,既方便交流,又省錢。

  家住東風新村的張女士說:『去年家裡的姐妹建了家庭微信群,有事就在群裡商量,有好吃的,或是節日,就發發紅包,有時高興了,還在群裡唱上幾句,雖然大家離得遠,但心裡感覺很近。』

  相比年輕人,老年人對於家庭群更加重視。李成福老人今年70歲,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都在大慶工作,但老人並沒和兒女一起生活。

  去年『十一』假期,女兒特意給他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並教父親如何使用,還建了一個名叫『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微信群,把家裡的親戚都拉進來。

  李成福老人一有空,就在群裡問這問那,快樂得不得了。家住銀浪小區的張大娘,會玩微信纔一個多月,如今,她已經成了個『手機控』,到哪兒先找WIFI,沒事就在家族群裡聊天,原本感覺枯燥的退休生活,因為微信,而變得豐富起來。

  網上溝通不能取代現實陪伴

  采訪中記者發現,家庭微信群,開始在老年人中流行,改變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方式。

  雖然通過微信互動,既方便和親人交流,又省錢,對緩解老人寂寞,也有一定的作用。

  專家指出,家庭微信群,確實對親人間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但不能完全取代親人間面對面的溝通,尤其是子女,要經常回家看看。

  陪父母走走、說說話、談談心,重點在情感和精神方面滿足老人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