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月14日訊 手機收到一條短信,打開短信鏈接,沒想到銀行卡裡的錢就『不翼而飛』了!近日,牡丹江海林市的劉先生就因為點擊了短信鏈接,銀行卡被盜刷了1萬元。
點開短信,1萬元沒了
『在忙什麼呢?這是我們以前的一些合影,裡面有認識你的人,有空看看吧t.cn/R2ar0q5。』如果你收到這樣一條短信,會點開鏈接去查看照片嗎?
2016年12月26日,家住牡丹江海林市的劉先生手機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盡管覺得『蹊蹺』,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還是點擊了網址,可裡面並沒有什麼照片。劉先生也沒當回事,可沒過多久,劉先生的手機不斷收到銀行的短信提醒,通知他的銀行卡裡的錢正在被陸續提現。
收到銀行短信提醒的劉先生大驚失色,立即跑到銀行查詢,發現卡裡的1萬元錢真的『不翼而飛』,隨後,劉先生立即將此銀行卡裡剩餘的錢全部取出,並向公安機關報案。
短信網頁鏈接暗藏病毒
接到警情後,海林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偵查員李曉峰,立即根據劉先生提供的信息進行核實,經調查確認這是一起電信詐騙。嫌疑人將木馬病毒偽裝成鏈接發送到劉先生的手機中,不明真相的劉先生點擊鏈接後,手機被植入病毒。病毒盜取了劉先生的個人信息,然後在後臺通過網絡支付工具,開通第三方快捷支付等方式盜刷銀行卡。
了解情況後,民警迅速展開調查。為防止錯過最佳止付、止損時間,偵查員李曉峰迅速與省銀聯及相關第三方支付平臺聯系,對劉先生銀行卡裡的資金進行追蹤。經過不懈努力,民警成功止付了劉先生銀行卡裡被盜刷的5000元。為其挽回經濟損失5000元。
經調查發現,劉先生不僅只有這一張銀行被盜刷,其名下的另外兩張銀行卡也被掛在深圳及北京的兩家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卡上的資金隨時有可能被盜刷。民警將這一情況告知劉先生,劉先生趕忙去銀行將兩張卡內的12萬餘元轉移至安全賬戶。並對民警一再表示感謝。
警方提醒:手機鏈接小心『點』
警方提醒,近年來,利用手機病毒實施詐騙的案件時有發生,這些病毒往往通過短信、郵件、第三方應用程序等載體傳播。市民在收到此類短信後,千萬不要打開裡面的鏈接,否則手機很有可能『感染』病毒,被不法分子盜刷銀行卡。